李余蘭
【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交通設施、市政設施等領域開始應用PPP模式,通過該模式政府部門能夠成功吸納社會資本參與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進而促進社會整體健康穩定發展。然而PPP項目投資運作中存在較多風險,具體包括系統風險和非系統縫隙,這些風險存在會影響PPP項目的開展。基于此本文將對PPP項目投資運作模式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PPP項目投資運作主要風險,進而從對風險把控體系進行完善、構建PPP項目風險管理機構、對風險分擔體系進行完善等三方面探討PPP項目投資的風險把控對策,為PPP項目投資運作和風險把控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PPP項目 投資運作 風險把控
PPP項目是一種新型融資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有效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夠減少政府投資壓力,還能夠使得私營資本獲得經濟利益,對于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然而相對于傳統工程承包,PPP項目投資運作存在更多風險,而一旦沒有有效把控這些存在的風險,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相關部門應當強化對控制PPP項目風險的重視,對PPP項目投資運作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進而制定PPP項目投資的風險把控對策,為PPP項目的有序開展提供保障。
一、PPP項目投資運作模式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市政設施、交通設施等領域開始廣泛應用PPP模式。交通設施領域開展的項目建設包括水運、機場、鐵路、公路。通過PPP項目模式,公共部門建設和服務能夠從私營組織獲得投融資、維護等,同時私營組織也能夠獲得合理回報,公共部門資金投入壓力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并將項目風險適當向私營組織轉移。PPP項目投資運作模式中通過政府采購模式政府部門與中標單位簽訂合同,項目規劃、建設、運行的負責主體是中標單位,其同時獲得一定收益權和特許經營權,項目公司在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獲益。
PPP項目具有多樣化參與方,具體有運行商、承建商、項目公司、政府、投資方、金融機構。PPP項目具體包括三類項目,分別是準經營類項目、經營類項目、非經營類項目。常見的經營項目包括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這些項目不僅具有較高收益,而且運作機制成熟,有眾多社會資本參與。但一些非經營類項目和準經營項目,其存在投資周期較長、收益較為緩慢的問題,并且需要通過融資租賃、銀行貸款等金融工具確保項目實施。這些項目特征使得PPP項目模式的風險比傳統工程承包更大。
二、PPP項目投資運作主要風險分析
(一)系統風險
PPP項目系統風險產生于生產運行或規劃建設過程中,其出現風險的原因是超出項目公司和投資方的控制范圍,常見類型有政治風險、不可抗力風險、金融風險。政治風險在PPP項目全過程中始終存在,PPP項目具有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國家政策、政策具有不可預測性。常見的金融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外匯風險,兩者異常變動影響項目收益進而出現風險。不可抗力風險包括設備以外、自然災害等風險,實際中難以控制這類風險。
(二)非系統風險
非系統風險和項目生產經營、規劃、建設存在直接關系,常見的非系統風險包括生產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生產風險是生產中材料、技術中存在的風險,其與生產能夠正常有序進行存在直接關系。信用風險在整個PPP項目過程中都存在,其產生的原因是融資各方無法履行合同、拒絕履行合同。市場風險出現的原因是項目收益未達到預期。建成運營后部分項目運行收益低于預期,進而有市場收益不足的風險出現。例如我國PPP項目京通高速建成后,由于車流量小,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項目收益風險。
三、PPP項目投資的風險把控對策
(一)對風險把控體系進行完善
PPP項目的推廣發展,應當突破操作上升級的微觀層面,有效開展頂層設計,有機融合項目運作和設計理論,使得PPP項目發展能夠獲得機制保障,從而促進風險把控的有序進行,使得各方利益得到保障。首先立法部門應當對立法進行完善,在法律規定中對相關風險進行明確,為社會資本投資提供法律依據。政府應當對完備的政策進行制定,具體包括環保保準、稅負政策調整等,合同期間應當盡量保證具有穩定政策。以項目風險類別為依據進行風險把控機制的建設,實際中為有效防控法律變更風險,可通過協議約定法律變動產生風險損失分配規模。從PPP項目特征出發,建立健全風險識別、評估、監測體系。
(二)構建PPP項目風險管理機構
PPP項目具有范圍廣、周期長的特點,包括經營、建設、投資全壽命周期,布局工作應當具有前瞻性,應科學劃分各自工作職責和范圍,同時針對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開展專業培訓,保證其具有PPP項目投資素養,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壯大項目管理團隊,同時積極發展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最終保證具有完善的PPP項目風險管理流程。
(三)對風險分擔體系進行完善
PPP項目的核心內容是風險分擔體系,應當盡量將社會資本自身利益和政府利益捆綁在一起,并以進行項目現金流的測算和分析為基礎,對項目收益能否覆蓋指出進行評估,依據最有風險分配原則是先項目風險的合理風險,建立健全風險分擔體系。對于金融、政治等非系統而言,政府部門具有強于私營組織的把控力度,所以政府可進行擔保。收益性風險主要有私營組織承擔。不可抗力風險的承擔者包括利益各方。
PPP項目投資運作模式能夠節約國家財政、暢通社會資本,但在PPP項目運行中社會資本和政府部門也面對眾多風險。政府和社會資本是PPP項目的兩大主體,應當從風險分擔、風險規避等層面入手,對PPP風險把控工作進行強化,進而達到各方共贏的目的。PPP項目參與方應當對PPP項目投資運作中風險進行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的應對策略,進而實現對PPP項目投資運作風險的有效控制。本文對PPP項目投資運作模式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PPP項目投資運作主要風險,并從對風險把控體系進行完善、構建PPP項目風險管理機構、對風險分擔體系進行完善等三方面對PPP項目投資的風險把控對策進行了探討,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政府部門和社會各方能夠強化重視,深刻認識到PPP項目投資運作中風險把控的重要意義,進而形成對PPP項目投資運作風險的有效控制,最終為PPP項目的穩定運行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李林,劉志華,章昆昌等.參與方地位非對稱條件下PPP項目風險分配的博弈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3,33(8):1940-1948.
[2]黃智星,申金升,王傳濤等.PPP模式下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投資策略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6,16(2):14-18,56.
[3]杜亞靈,孫娜.PPP項目中私人部門公平感知的構念及其結構維度:基于扎根理論的探索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6):201-208.
[4]李明.PPP公共體育服務項目國家治理思想、生成機制和存續邏輯——從公共管理學視角談起[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2):24-30.
[5]余慕溪,陸瑤.PPP模式下軌道交通項目干系人動態管控——以徐州軌道交通項目1號線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16):119-123.
[6]沈夢溪.國家風險、多邊金融機構支持與PPP項目融資的資本結構——基于“一帶一路”PPP項目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37(1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