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享經濟和互聯網的發展,共享單車這一新興項目應運而生。本文根據共享單車的發展現狀,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共享單車 發展現狀 問題 對策隨著互聯網經濟加速發展,國內外綠色環保、低碳出行理念的誕生,共享單車這一新興項目應運而生。共享單車實際上是自行車的分時租賃,其特點是便捷、環保、便宜且適合短途,這些特性讓業內人士將其視為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利器,進而可以與公共交通、出租車、網約車一同成為解決人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共享單車的出現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契合,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人民群眾出行不便、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的問題。因此,發展互聯網+式的共享經濟,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一、共享單車發展現狀
(一)國外發展現狀
在國外,紐約市2009年開始研究公共自行車項目,2013年5月底,紐約市正式啟動一項全美國最大的公共自行交通計劃,紐約市政府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區設置333個自行車站,投放6000輛寶藍色車,將為居民綠色出行提供方便,同時也為各國游客提供騎自行車漫游紐約的服務。紐約公共自行車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自行車租賃系統。從網絡預訂到自行車車站租車,管理全面實現數字化、自動化。租車人需用信用卡或銀行借記卡支付押金后取得智能鑰匙,取出自行車。自行車用完后可以歸還到333個站點中任意一個。游客還可以用智能手機從網絡上下載專用軟件,獲得紐約市自行車路線圖以及相關各種服務。除紐約之外,世界上其他的大城市,諸如巴黎、巴塞羅拉、倫敦、華盛頓也正在推廣自行車共享計劃。
(二)國內發展現狀
在國內,現階段,《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將達5000萬用戶規模。報告指出,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2007年~2010年為第一階段,由國外興起的公共單車模式開始引進國內,由政府主導分城市管理,多為有樁單車。2010年~2014年為第二階段,專門經營單車市場的企業開始出現,但公共單車仍以有樁單車為主。2014年至今為第三階段,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OFO為首的互聯網共享單車應運而生,更加便捷的無樁單車開始取代有樁單車。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共享單車市場中OFO和摩拜兩家企業優勢比較明顯,其中,OFO單車投放量最多,達到80萬臺,市場占有率51.2%;摩拜單車60萬臺,市場占有率40.1%[1]。
2016年6月25日,“交通7+1論壇”第四十三次會議召開,主題為“分時租賃,智慧出行”,會議主要由專家學者、政府部門決策者、企業界管理者組成。城市租車服務與移動互聯網相結合,借助智能車輛控制技術,產生了“分時租賃,智慧出行”的新模式,這種新模式是一項節約社會道路資源,優化大城市交通結構的有效措施。新興技術日趨成熟使得智能設備逐漸普及并得到廣泛應用;基于大數據云服務的互聯網管理系統,可實現智能化監控并將車輛接入互聯網平臺實現實時管理,讓出行服務更便捷、安全。這種在新產業技術革命背景下產生的準公共交通服務模式是推動交通運輸組織模式創新的一種新嘗試,能有效提高車輛利用率,優化出行模式,以期在滿足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而推進城市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實現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2]。
二、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
繼OFO走出校園和摩拜單一爭高下,并沒有出現一家獨霸的情形,騎唄單車、優拜單車、小鳴單車、CCbike和奇奇出行等將近 20種共享單車相繼出現,但是許多問題也不斷顯現出來[3]。目前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類:
一是用戶的問題:①用戶破壞二維碼;②用戶惡意私藏;③未按規范停放;④惡意損壞。
二是車身本身的問題:①自行車車輪、鏈條易損壞;②技術不過關:摩拜單車GPS定位不精準、OFO無GPS并且密碼固定化等。
三是安全問題:安全隱患廣泛存在。由于后續的管理和服務跟不上,對于存在小毛病的共享單車不能定期維護,造成共享單車存在安全隱患,給客戶人身生命安全造成一定隱患和威脅。
四是管理問題:增加城市管理難度。共享單車作為新生事物,存在諸多好處,社會各級都大力支持。但企業在回收資金后,對后續投入嚴重不足,與當地政府溝通不暢,大量共享單車在非機動車道、地鐵站等聚集,增加了安全隱患,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難度。
三、共享單車發展對策
(一)宏觀方面
第一,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對共享單車運營公司企業進行嚴格管理,明確準入制度和行業標準,給予共享單車合法地位,在共享單車審批、規劃、落地等環節進行明確。
第二,獎罰分明嚴格管理。對運行好服務好的企業,政府通過資金獎勵或其他手段進行獎勵,對只注重最大化盈利疏于安全管理、造成城市安全隱患和管理難題的,加大處罰力度。
第三,加大道德素質宣傳,發動群眾力量,對私自占有共享單車的行為,鼓勵舉報,并給予一定小獎勵。
第四,鼓勵企業提高技術水平,革新單車使用制度,在單車上裝信號源,采用對使用者ID和單車定位的方法,來防止單車被私人占有、被非法利用,更好地發揮共享作用。
(二)微觀方面
第一,從技術上來說。運營商們也在想盡辦法提高技術,例如OFO已經和華為、電信合作了,未來也將會有定位裝置,摩拜單車的GPS也會越來越精準。下文也提到建立用戶信用系統,用戶積分信譽體系掛鉤結合銀行、芝麻信用等體系,多方位監管。
第二,從法律上來說。加強懲治措施,不少地區已經出臺政策,若上私鎖、損壞等,按治安拘留處罰。
第三,從管理上來說。政府加強管理,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十分關鍵。可以設立專門的共享單車停靠點,特別是在地鐵口、公交站等交通擁擠路段。劃分區域管理,每個區域設立人工咨詢服務點、電子監控等,在維護公共設施的同時,也加強了共享單車的管理和監管。
第四,從道德上來說。不要把“共享”變“私享”,共享單車最大的敵人是人性。國民素質問題愈加顯現出來,我們應該提高自身的文明自覺性。在家庭、學校、單位,加強道德素質方面的培養,一點一滴積累,逐漸改變。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在共享經濟、綠色出行受到鼓勵、傳統城市自行車租賃系統亟待擁抱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共享單車在城市出行領域顯然大有作為。對于這一新生事物在發展初期出現的問題,當多一點寬容,給予一定的改進時間,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放任問題蔓延,應盡快采取可行措施扭轉局面,從而擴大和整合循環運輸系統,使共享單車成為人們短途出行的常用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清華.共享單車開啟出行新模式[N].河北日報,2017-02-10(6).
[2]張國伍.分時租賃,智慧出行——“交通7+1論壇”第四十三次會議紀實[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6,(04):1-249.
[3]周鮮子.共享單車的現狀及未來發展展望[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7):167.
作者簡介:張贊贊(1992-),女,山西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子商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