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玉
【中圖分類號】R57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0-01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資料如下,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在25-70歲,平均年齡(45.6±1.9)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研究標準,可以對資料進行分析。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采用非手術治療方式,以保守治療為主,在禁食和胃腸減壓基礎上給予補液、盡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起到改善微循環的作用。此外可以采用生長抑素治療,6mg/d泵入治療,。同時加入H2受體阻滯劑奧美拉唑進行干預,起到保護胃黏膜組織的作用。最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給予必要的營養支持、控制體溫,糾正缺氧[1]。。
1.3 臨床效果評價。顯效:患者不良癥狀消失,經過檢查后各項指標符合標準。有效:經過治療后,相關炎癥消失,生活質量有所提升。無效:臨床治療效果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指的是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檢驗,當 P<0.05 說明比較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引言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當前臨床研究中常見的一種癥狀,對患者自身有嚴重的影響。該病癥起病急、病情兇險,并發癥有很多,針對其特殊性,在臨床研究中需要從實際情況入手,做好病癥分析工作,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治療。當前對于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以非手術為主,醫護人員要對患者病癥分析,合理選擇治療方案。由于對治療效果存在爭議,如何合理選擇治療方式,降低病死率成為關鍵所在。為了分析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方式,在本次研究選擇近三年我院收治的3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擦采用保守治療方式,詳細如下:
3 結果
2.1 所有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對所有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析,實踐證明,50例患者中27例患者有效,總有效率為90%,如表一:
2.2 50例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分析
對50例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分析,實踐證明,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現腸瘺,1例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出血,不良反應率為13.2%,如表二:
4 討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當前臨床研究中常見的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有嚴重的影響,針對其特殊性,在整個護理階段需要按照現有護理要求實施,保證護理指導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該癥狀對患者身體器官有一定的消極影響,由于起病急、病癥進展快,早期可能會出現并發癥,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避免病癥惡化。當前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個方式,保守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手術治療則是結合患者病癥變化進行針對性治療,但是手術治療存在部分問題,應用優勢不明顯。
既往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規采用早期手術治療,但結果不滿意,病死率高。近年來有學者研究認為,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是由于機體受到各種物理、化學、感染等損害因子的侵襲引起機體的應激反應,表現出超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而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礙乃至衰竭以及內環境失調。早期手術必會加重對機體的打擊,加重全身炎癥反應和誘發繼發感染,造成很高的并發癥和病死率。根據患者病癥變化可知,如果存在相關不良反應,勢必產生其他炎癥。在整個治療階段,必須進行重癥監護,以吸氧治療和使用生長抑素等為主,其目的是改善微循環,非手術治療形式的優勢明顯,能緩解相關炎癥。針對病癥的特殊性,醫護人員必須從實際情況入手,對病情分析后,合理給藥治療。根據臨床研究證明,重癥胰腺炎的病變是漸進性壞死的過程,大的手術并不能阻斷病情進展,且胰腺的壞死組織和正常
組織的界限不清,交替存在,試圖通過一次性手術清除胰腺壞死組織是不可能的,且有可能損傷周圍臟器以及術后出血。
根據現有治療方案可知,只有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才能緩解病癥。初期保守治療效果明顯,進行常規禁食、胃腸減壓和抑制治療等方式,此外在整個治療階段,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也是重點,根據分析結果可知,如果存在治療不及時或者其他類型的問題,必須合理應用預防性抗生素,降低胰腺腫瘤和胰腺外周感染率。在初期治療過程中以藥物治療為主,大黃能促進胃腸道蠕動,丹參能具起到改善微循環的作用,促進胃腸蠕動。針對現有治療方式可知,初期治療過程中必須合理用藥,避免出現治療不及時或者其他現象。腸內營養制劑含有完備的患者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由于腸內營養制劑能起到明顯的維持作用,因此在治療階段給予適當的營養支持,能滿足患者自身要求[3]。
由于發病比較急促,病情進展快,容易出現多器官衰竭和感染的現象,病死率較高,治療難度比較大。針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特殊性,在后續治療過程中需要對病理機制進行分析,及時治療。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胰腺血液循環障礙以及組織壞死等情況,釋放多種酶和生物活性物質,能起到明顯激活作用。很多物質能引起休克、ARF和ARDS等炎癥,在后續治療階段必須及時清除壞死組織,避免出現滲液側漏的現象。如果手術創傷較大,并發癥多,則會,導致病癥惡化,很難治愈,因此保守治療優勢更為明顯。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要從現狀入手,對具體病癥分析,結合后續具體治療模式要求實施[4]。在治療前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教育,部分患者心理壓力比較大,擔心后續治療不合理,出現并發癥。因此在干預治療過程中必須從實際情況入手,給予患者必要的鼓勵和心理指導,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接受治療,提升治療依從性。腸瘺、消化道出血、出血等是常見的不良反應,為了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醫護人員在非手術治療階段要提前對患者病癥進行分析,按照具體給藥流程實施,保證整體治療的有效性。根據現有治療方案和實際要求可知,不良反應直接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只有做好病情分析工作,才能適應現有治療方案要求,提升治療依從性,讓患者盡快康復。
在本次研究中對所有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析,實踐證明,50例患者中27例患者有效,總有效率為90%。對50例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分析,實踐證明,不良反應率為13.2%說明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采非手術治療,其效果均明顯[5]。
綜上所述,對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要做好病癥分析工作,結合具體情況給予有效方式治療,避免出現炎癥惡化的現象。
參考文獻
崔軼,胡艷艷.奧曲肽不同給藥方式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對比分析[J].北方藥學,2017,17(05):113-114.
王敏,陳欣.用不同供能方式治療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藥論叢,2016,05(02):157-158.
曾德軍.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治療方式及手術時機[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7,(05):345-346.
區金銳,侯寶華.分期微創手術方式在重癥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6,05(01):61-62.
余建新.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方式選擇[J].南華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14(02):202-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