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摘 要:思想品德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不少學生抱怨思想品德課無聊、沒意思。初中思想品德對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教師應當引入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多媒體手段的運用進行簡要分析,認為教師可以從如下方面展開教學:營造輕松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創建學習視頻,拓展課程資源;組建微信群組,實現線下互動。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階段是他們身心發展、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幫助。現代教育理論強調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培養學生能力和開發智力的重要作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應當牽手多媒體,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利用多媒體優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一、營造輕松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盧梭曾經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激發他愛好學問的興趣,并且在這種興趣充分激發起來之際,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興趣是驅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內在動力,當他們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之后,學生就會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參與學習活動。多媒體教學的出現,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來了轉機。開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嘗試借助多媒體創設趣味情境,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年級下冊第20課《法律護我成長》教學中,筆者在課件上播放了一則材料:正在上初一的王××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被自己的老師懲罰。學生注意力很快被集中到課件上,材料播放完畢之后,我提出三個問題:(1)對于老師懲罰的行為,你是怎么看待的?(2)老師的行為是否違法?(3)假如你是王××,遇到這種問題應該怎么處理?學生圍繞材料積極開展了討論,由此引出了未成年人是社會弱勢群體,要給予他們特殊保護這一話題。教學導入順利進行,學生也愿意參與課堂活動了。
二、創建學習視頻,拓展課程資源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建立融合、開放、發展的課程資源觀,整合并優化課程資源,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為課程實施和教學服務。”多媒體教學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思想品德學習興趣,還能拓展課程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備課時,教師可以搜集教學資料,為學生創建與本堂課內容相關的學習視頻,引導學生課前就學習視頻進行深入思考。這將會極大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在課前觀看學習視頻時,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去思考、去質疑、去查找資料。久而久之,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也會顯著
提高。
九年級第7課《維護合法權利》教學中,筆者創建了8分鐘的學習視頻,要求學生課前觀看學習視頻,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經濟權利的基本內容。學習視頻以一段張爺爺購買、使用、出租、出售拖拉機的動畫導入,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了解公民依法享有財產所有權的哪些權利。接著視頻以層層遞進的方式,詳細介紹了財產所有權。結合視頻,學生嘗試回答教材問題情境中給出的幾個問題。課上,通過檢查學生對這幾個問題的完成情況,我大致掌握了他們課前預習質量。根據學生觀看學習視頻中出現的問題,我適當調整了教學內容。事后證明,這種教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反饋,班上大部分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了。
三、組建微信群組,實現線下互動
近幾年,伴隨素質教育理念的逐漸普及,思想品德教學愈發引人注目。但是不可否認,由于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不少學校仍然沒有安排足夠的課時用于思想品德教學。相比于語文、數學、英語,學生每周用于思想品德學習的時間少之又少。大部分學校每周只安排1~2課時用于思想品德教學,每節課時間有限,師生互動時間十分緊張,僅僅靠課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很難取得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很好地解決了課堂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教師可以創建微信群組、QQ群組與學生進行線下互動,即便學生回到了家,他們也能與教師積極互動,向教師傾訴成長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本學期剛開學,筆者就組建了班級微信群,與學生實時溝通,每次上新課之前,我都會在微信群內推送相關學習資料、學習視頻,要求學生下載觀看。對于課堂上還沒有弄清楚的問題,我鼓勵學生課下通過微信與我溝通。久而久之,師生互動不知不覺大大加強,學生投入思想品德學習的勁頭更加足了。
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設備組織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活動,充分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學效果,受到學生的一致認可。但是另一方面,如何平衡多媒體教學與實際教學內容之間的比例,不讓華麗的課件分散學生注意,仍然是今后課堂教學實踐中有待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炳榮.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旬),2016,6(9):123-124.
[2]牛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整合[J].教師,2017,4(11):10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