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英+鄭曉妮
【摘要】目的:探討圖示教學法在健康評估癥狀學黃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5級大專護理A班共50人為實驗組,B班共50人為對照組。實驗組健康評估癥狀學黃疸教學采用圖示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通過健康評估癥狀學黃疸的理論考試,比較2組的學習效果。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癥狀學黃疸考試的優良情況、平均成績、成績構成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組的成績優良情況、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圖示教學法在健康評估癥狀學黃疸教學中的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值得廣為推廣。
【關鍵詞】圖示教學法 黃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214-02
《健康評估》是護理基礎課程與臨床護理學科的橋梁課,是護理專業的重要課程。學好健康評估,是日后進一步從事專科領域護理的基礎,也是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要求。癥狀學黃疸是健康評估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在以往的癥狀學黃疸教學中,我們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法,即:理論講授輔以多媒體教學。學生普遍反映難以學懂,枯燥乏味。為改善這種學習及教學現狀,筆者開展了圖示教學法應用于健康評估癥狀學黃疸教學的研究,以探索其具體應用及觀察其教學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我校2015級大專護理專業學生100人為研究對象,其中A班為實驗組,共50人,B班為對照組,共50人。
1.2方法:2組學生使用相同的教材,由同一位教師任教,課時數亦相同。在入校分班時已將其基礎成績分成若干個分數段,由電腦隨機抽取,故排除了基礎成績的影響[1]。2組學生在性別、年齡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實驗組黃疸教學采用圖示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即:講授法+多媒體教學,通過理論考試,比較2種教學法的效果。實驗組黃疸教學采用圖表和動畫演示膽紅素的代謝及三種黃疸的形成過程,并將三種黃疸的知識點用圖示對比。教學效果評價:2個班級的學生在黃疸考試時,使用統一命題的試卷,統一考試時間,統一閱卷,統計2個班級的得分作對比分析。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考試成績對比見表1
3.討論
3.1 圖示教學法是指運用關鍵的文字,簡單的符號、線條等構成圖文式樣,進行黑板書寫或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方法。圖示方法常用的有線框圖示、圖表、圖畫等。這種教學法能夠使抽象的思維具體化,學生能更直觀地學習,教師教得輕松,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2]。
3.2 圖示化教學法的特點:(1)圖示化板書設計采用形式多樣,圖文并茂的平面型板書,而傳統教學法采用的是死板的直線型板書模式。圖示化使學生從整體上直觀地把握知識結構,找到內在聯系。(2)平面型板書是傳統教學法的輔助方式和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傳統教學法常常采用口語表達和書面語表達。口語表達時,可用體態、手勢、表情等。而用書面語表達時,主要采用書寫文字,則顯得枯燥死板,若配以關鍵的文字、簡單的符號、線條等組成的圖示,則簡單明了,一目了然。(3)平面型的圖示板書便于知識點間的比較,易于引起學生的注意,體現了思維的過程,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4)圖示化教學法使知識系統化,形象化,有利于強化知識的信息,加強知識的聯想和信息的傳遞[3]。
本研究顯示在健康評估癥狀學黃疸教學中,圖示教學法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大英.急救護理學教學中情景模擬教學法的應用.課程教育研究[J],2013,7,(19):230-230.
[2]楊璐.析“圖示教學法”在中小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J],2015,(4):175-176.
[3]黃文波.圖式法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J].2014,(17):319-320.
作者簡介:
郭大英(1970年-),女,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本科,專業方向:心血管內科臨床及教學。
鄭曉妮(1980年-),女,湖南益陽人,主任護師,本科,專業方向:護理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