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教學即將面臨極大的沖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思路上,語文教師們如何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適應和轉變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深刻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從目前的教育大環境來看,我國的初中語文教育大多數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一般作為教學的主體將知識以填鴨式的方式灌輸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很少能夠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始終處于相當被動的狀態,這種情況一旦持續下去,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對于語文的學習熱情自然也就被消磨殆盡,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引入,我國初中語文的教學模式已經開始走出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學生開始作為課堂的主體,擁有最為根本的主動權,而教師只是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幫助學生逐漸領悟課堂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最大化地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并且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二、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策略分析
1.多樣化課堂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化的時代已經來臨,教師們可以將信息化的多媒體平臺引入初中語文課堂,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圖片、文本、音樂和視頻等材料通過合理的剪輯展示給學生,將他們的各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在多元化的體驗中感受課堂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和好奇心。另外,利用多媒體平臺,教師可以將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融入進來,使得學生在領悟課堂知識的同時也能通過多媒體拓寬自身的知識面,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知識水平得到一個質的提升。
此外,教師也可以將實驗教學引入課堂,和多媒體相比,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以更加實際的體驗去了解語文、理解語文,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動手或者是多樣化的戶外體驗,都能幫助學生意識到語文不只是課堂上的知識,同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從而樹立起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并以更加多元化的視角去看待語文,這也是初中語文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
2.創新化課堂教學模式
要想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語文教師需要從創新化的思路入手,例如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模式開展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對語文知識進行自主探討和分析,從而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和知識領悟。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人情況,結合學生每個人的知識儲備、個性特點等因素,保證每個小組中不同的學生能形成合理的搭配和互補,從而使得每個小組中的學生都有充分的興趣和機會參與到討論中,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另外,教師不能在課堂一開始就直接應用小組教學模式,應該先為學生定下討論的主題,再通過對主題的一些簡單講解為討論做好鋪墊,同時也為學生接下來的討論指明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小組討論教學模式的質量和效率,學生在討論中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產生錯誤的討論思路。
3.豐富化課堂成績評估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評估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只有在良好的教學評估系統下,學生才能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通過改進自身的學習方法來促使自己進步,因此,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采取豐富的課堂評估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須摒棄單一閉塞的課堂評估手段。首先,在傳統的考試考核中,教師應當對考試考核的評估手段進行優化,通過單元考核、專題測試等多種考試方式,對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進行評估測試,這樣才能對學生的綜合實力有一個準確的判斷,教師接下來的教學才能更加具有針對性,其次,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增設開放式考核等項目,例如課堂即興演講、即興小論文等,讓學生在課堂上將剛學習到的語文知識即時應用,從而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并且這種方式也能使教師教得更輕松、更準確。最后,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具有探討性的話題,讓學生積極舉手進行發言,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將學生喜歡的事物或者社會的熱點話題作為討論話題,以此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就應該及時轉變教學思路,消除傳統教學的弊端,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創新性的教學保證語文課堂能獲得質量和效率的雙重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觀能動性也能得到充分的激發,本文就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給相關教育工作者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黃友義.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體系的構建及應用[J].求知導刊,2015(11):117.
[2]周元武.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課外語文(下),2014(12):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