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云
閱讀是我國學生接觸外語信息、參加外語實踐的重要途徑,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外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小學六年級畢業生應該達到二級水平。其中在讀的方面要求“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傳統的教學認為,閱讀理解的專項訓練在中學才全面開展。而隨著社會在不斷地進步,教材也在不斷地更新,現在的小學畢業生所掌握的詞匯量也大了,學習的面也廣了,所以我認為,在小學進行英語閱讀理解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一、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擴大知識面,不斷拓展文化視野,加深其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發展其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正確利用豐富的閱讀材料,全面培養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形成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并有機地滲透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理想、前途等各方面的教育。
二、平時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發現學生在閱讀時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逐字逐句地閱讀。用手指著單詞一字一字,一行一行地讀。這既減慢了閱讀的速度,又會使學生不能準確地理解全文而只停留在某個單詞、短語或句子上,使學生所獲得的信息支離破碎,最終導致理解上的偏差。
2、左右擺頭。
3、小聲朗讀或在心里默讀。
4、過分重視細節,忽略對文章整體理解。即人們所說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5、缺乏自信,過分依賴字典。
三、閱讀理解訓練的方法
1、激發興趣,樹立自信。
通過閱讀,學生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這不僅擴大了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面,更激發了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和求知欲。為了保持學生的積極性,我們可以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學生由“要我讀”,變成“我要讀”。引導他們讀一些簡易的英文報刊或書籍,如:《英語輔導報》、《英語畫刊》、《英語周報》等等。另外,我們還可以開展“每周一讀”活動,利用班里的學習園地,讓學生把他們在課外讀到的小故事、笑話等展示出來,還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讀后感(中文、英文均可),展示出來與大家共分享。同學們在閱讀中嘗到了喜悅,體驗到了成功,學生們非常高興。
2、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小學閱讀理解不需要太在乎語法問題,答題時只要根據文章意思進行判斷。在一般情況下,做閱讀理解題可以引導學生采用以下方法:
(1)先通讀全文再答題,或先看看你需要完成的任務再讀全文。
(2)不要一遇到生詞就退縮,就去查字典,要學會充分利用上下文、上下句來推斷出該詞的意思,也可以利用構詞法(合成、轉化和派生)來猜測。
例:Ⅰ.上下文:Mr Webb is a rich man.He has a lot of money,four houses and two cars.
Ⅱ.構詞法:Im a Chinese boy.I have a penfriend in England.Shes Mary.I never visit her,but I often write to her.I know many things about her.
(3)認真仔細地閱讀文章,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以及與之有關的細節。在閱讀中,要善于抓住文章的關鍵詞或句。千萬不要糾纏文章中的某些細節而影響掌握全文大意。要緊緊圍繞五個Wh-questions(即when,where,what,who,how)或start,process,end總體過程脈絡來解決某些特定的問題,迅速地查找需要了解的信息。
例:Ⅰ.找中心句。
Many people in America have pets.Shaun Ivory has a pet snake.Its one year old.Its name is Petunia.Shaun likes snakes because he thinks they are beautiful.…(《拓展閱讀》P13)
Ⅱ.找出五個Wh-questions或start,process,end總體過程脈絡。
The Tomato Festival in Spain.Every country has festivals.People usually like festivals because families come together and everyone has a holiday.Spain has a special festival in a small place called Bunol.
It is always on the last Wednesday in August.Before Wednesday,people are busy.The town has a lot of parties.People dance,play music and eat Spanish food.The Spanish like rice.Twenty thousand people go to Bunol.They wear old T-shirts.They have a lot of tomatoes.The tomatoes should be soft.Then nobody is hurt….按照節日前――節日時――節日后這一主線來寫的。(《拓展閱讀》)
(4)對文章后的選擇題,要逐項進行分析比較,可以利用排除法(否定法),最后確定一個正確答案。確定你所選的正確答案的內容能落實到文章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具體的句子。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觀想象為根據,想當然地進行判斷、選擇。
3、重視堂上的閱讀教學。
(1)創設情境,或利用插圖,或通過對話,刺激學生的閱讀欲望,用簡明扼要的幾句話,迅速導入新課。介紹與閱讀內容有關的社會、歷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別是與我國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和風俗習慣資料。
(2)學生瀏覽全文快。為了提高學生閱讀速度,教師對每一篇要閱讀的文章,都限定一定的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全文,然后回答問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詞,但由于時間的限制,不容許他們查字典,他們只得根據上下文來猜測生詞的含義。這樣久而久之,學生不僅閱讀速度加快了,而且根據上下文猜詞的能力也提高了。
(3)在學生快速掃讀完閱讀材料后,老師常給出一些"Yes/No"問題,要求學生快速回答,以加深對所讀文章的印象和理解。這些問題都淺顯易答。因此,我們常把這些問題留給基礎差的同學,以增進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閱讀的興趣。
(4)提出細節性問題,讓學生獲取有關what, where, when, why, who, how等基本事實以及start, process, end總體過程脈絡。
(5)可以分活動小組討論問題答案,然后全班檢查答案。
(6)語言運用。圍繞課文開展各種形式的口筆頭交際活動,如復述課文、問題討論、角色扮演、采訪、調查、仿寫與課文相關的話題等。
四、結束語
常言到:授之予魚,不如授之予漁。新英語課程標準》也提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我們教給學生們閱讀的方法,他們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報刊,從中獲取更多的外語信息,擴大知識面。難怪有人說:“課外閱讀是教師最得力的助手。”這話確實不假。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2011),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年;
[2]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
[3]李朝輝,教學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4]新世紀出版社《Success with English拓展閱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