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靚雅
摘要:目的:探究病案式教學結合PBL教學在呼吸內科帶教中的應用。方法:在我校本科五年制呼吸內科教學相關的醫學生中隨機選擇50人,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傳統講座式教學方法,觀察組采取病案式教學與PBL教學(Problem-Based Learning)相結合的方法。對兩組學生進行課堂學習與考試成績兩方面評價,并將研究結果進行比較。結果:經過對比發現,觀察組學生在基礎知識、病例處理以及總分方面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技能方面兩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學生的溝通能力、查找資料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專業知識理解程度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病案式教學結合PBL教學在呼吸內科帶教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病案式教學;PBL教學;呼吸內科;帶教
當前,臨床實踐在醫學生學習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通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促進教學成果最大化,因此在臨床帶教中須予以重視[1]。隨著醫學教育的發展,傳統講座式教學已無法適應當前教學的實際需求,因此我校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在帶教中采取病案式教學與PBL教學(Problem-Based Learning)相結合的方式,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績。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材料
在我校本科五年制呼吸內科教學相關的醫學生50人,依照隨機平衡序貫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學生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21-24歲,平均年齡(22.21±0.32)歲;對照組學生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23.14±0.28)歲。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實習時間等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學生正常使用LBL教學方法并選取《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第7版)第二篇與呼吸系統相關的內容進行授課,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進行講解,共進行三周,平均每周授課兩次。
觀察組:觀察組學生采用病案式教學結合PBL教學方式進行授課,除授課地點為患者床前外其他條件與對照組相同。主要內容有:(1)課前:提前將上課所需要涉及到查房的病案發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預習,并主動查找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料。(2)課堂中:在查房時以學生為主導,由學生述查房患者的病情,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并提供合理的治療方案。如果在此過程中遇到問題,可讓學生按小組進行討論。(3)課后討論:由帶教教師對本次臨床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分析此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教師也應該給予詳細的解答,并匯總學生常見的問題進行著重講解。
1.2.2分析指標
對學生的學習通過課堂評價與考試成績兩方面進行考察。其中,課堂評價由教師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5部分,即:學生的溝通能力、查找資料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專業知識理解程度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共20題,進行差異化評分,差為1分,一般為2分,中為3分,良為4分,優為5分。考試成績由教師按照授課內容并結合呼吸內科教學大綱設計考試試卷進行考察,全部50名學生都需要參加測驗。試卷主要涉及兩部分內容,即筆試與技能考試。其中,筆試主要考察呼吸內科基礎知識50分、病例處理30分,技能考試為20分。
1.3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7.0版本軟件對組間數據差異展開檢驗,把計量資料(x±s)與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
對比結果表明,①觀察組學生基礎知識(46.17±2.45)分、病例處理(24.07±3.23)分、總分(85.69±4.28)分,對照組學生基礎知識(38.26±5.28)分、病例處理(18.19±4.33)分、總分(73.56±7.14)分,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②觀察組學生技能(17.69±2.56)分、對照組學生技能(16.84±2.12)分,兩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學生課堂評價比較
分析研究兩組學生的問卷結果發現,觀察組學生的溝通能力(16.35±2.38)分、查找資料能力(17.14±2.54)分、邏輯思維能力(16.26±2.05)分、專業知識理解程度(17.73±2.33)分以及學習的主動性(17.18±2.32)分高于對照組學生的溝通能力(13.46±2.49)分、查找資料能力(13.06±3.17)分、邏輯思維能力(11.28±3.46)分、專業知識理解程度(12.88±3.47)分以及學習的主動性(13.19±1.28)分,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呼吸內科本身有著一定的復雜性,臨床癥狀多樣、病情復雜,因此專業知識較多,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呼吸內科的現實需要,因此病案式教學結合PBL的教學模式被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來,經過實踐表明該種教學方法有著良好的教學效果。病案式教學主要是依托典型病例,在此基礎上對疾病的臨床癥狀、病理以及病因進行講解,并提出治療方案。PBL也稱作問題式學習,醫學生為中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①從問題出發,基于現實世界[2]。②教師和學生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③學生在學習中得到能力的提升。病案式結合PBL教學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并加以運用。不僅如此,在查找資料以及討論等環節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與理解能力。通過本研究發現,觀察組的學生對于呼吸內科的基礎知識以及病案分析知識理解的更為透徹,掌握的也更加全面,并且成績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呼吸內科帶教中采用病案式教學結合PBL教學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學知識,促進學生動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有著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譚平.病案式教學結合PBL教學在呼吸內科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35):12-14.
[2]安立.PBL 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3(5):68-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