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一直是很多學生認為比較難學的一科,所以初中階段剛開始接觸它時一定要打好基礎。對于初一時成績稍差一些的孩子來說,初二的物理課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次轉機,關鍵看他們如何對待。從積極的角度分析,物理是一門全新的知識,與其它學科并無多大聯系,學生可以重新開始努力學習,與成績好的學生都是零起點。從消極的角度來看,如果放棄學習物理,有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成績就會加速下滑。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們有責任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讓他們愉快地接觸新學科,并能輕松地學下去。所以,我想從如何幫助學困生怎樣學好物理方面談談我的想法。
一、平等看待每一個學生
初二新學期開始時,我與學生之間都是陌生的。我只會要一份班級成員名單,不需要了解孩子們的成績如何。因為看到了成績就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這會影響我對孩子們的評價。他們對于我來說,都是完全相同的白紙,上面是什么畫面需要他們以后再來填補。內心也要告訴自己,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其它學科成績好并不代表物理同樣優秀,成績差一些的也許物理就是提升自信的好機會。平等看待每一個學生,不僅是從學習方面,也是從德育方面,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用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課程理念強調:“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次見面第一印象會影響以后的相處,上課也同樣如此,所以上好第一節物理課至關重要。第一節課就是準備各種生活中常見的小實驗,簡單操作,實驗現象還有點出乎意料的。讓學生覺得有趣,和生活還很貼近。不用解釋原因,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消除之前對物理知識的恐懼心理。在平時上課時,引入環節也要設計一些與本節課知識相關的小實驗,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參與其中,將實驗一直貫穿在物理教學中。這樣學生不會覺得物理就是枯燥難懂的、與生活脫節的學科。尤其是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孩子,我們要給與更多的關注,讓他們多動手、多參與,享受實驗成功的成就感。在教學中我發現,有一些男生雖然學習成績較差一些,但是他們特別喜歡做實驗,實踐操作。這時就要借此機會引導鼓勵他們,告訴他們不僅要會實驗,而且要知道實驗的奧秘,應該怎樣解釋實驗。這樣,一節課之后的環節,他們的專注度會更高,思想會更集中。
三、給與他們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
學困生多數是自卑的,容易被忽視的。他們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放棄學習,不是不想好好學,而是他們預料到結果不好,害怕面對失敗,所以選擇了逃避、抗拒,抵觸學習,用這種方式掩飾自己自卑、脆弱的一面。我們作為師者,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專屬的閃光點,發掘他們的長處,使其最大限度的表現出來,讓孩子從而提升自信。有的男生喜歡學電學,我就經常讓他給大家展示他畫的電路圖,表揚他畫得既規范、又準確。每次畫圖的試卷他總是第一個交。雖然他在其他知識方面學得不好,我們也要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和發自內心的欣賞。有的女生擅長畫畫,盡管她學習不努力,但是如果有在黑板上需要板畫的簡圖,我都會找她去畫。
選擇課代表方面。通過一段時間觀察,我會選擇做事仔細,但是理科思維弱一些、學習物理有點吃力的學生。而且他們在班級各方面表現也不突出,容易被忽視。可能他們其它學科成績不好,物理這一科學習也不突出,但往往這樣的孩子更加重視這個“芝麻官”,也樂于做這份工作,工作起來也會非常認真。更重要的是,通過做事,人也變得積極,自信。因為課代表的頭銜,他自己也會有提高自己成績的欲望,所以更加努力,認真學習。
四、不拋棄、不放棄、多鼓勵、多表揚
為人師者,不只是傳授知識,甚至于這個信息化時代,知識的獲取可以不通過教師這個渠道。所以我認為,老師更重要的是用行為和語言影響孩子的精神世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讓他信任你,愿意接受你給他的引導才是更重要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如何能讓學生信任我們,我覺得就是:不拋棄、不放棄、多鼓勵、多表揚。前提是:1、發自內心,不能是走過場,虛偽客套的;2、私人訂制,針對每一個學生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語言。要讓他覺得,這個話就是老師專門為我而說的。
通過各種不同方式鼓勵、表揚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例如:每天批改作業時,會寫幾句點評。點評內容不限,字數不限。有的表揚作業工整,有的表揚作業真實,有的表揚作業經過認真思考;有的提醒最近作業不夠認真,有的提醒上課狀態不好,有的就是一個笑臉符號外加“加油”兩字。這種用文字交流的方式比直接面對面交流會更容易讓人接受,更覺得你和他親近,他同樣也會用這種方式回復你,久而久之,學生和你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從內心真正的接納你。不管交上來的作業質量如何,哪怕是只做了一道題,也要認真批改,而且鼓勵他以后多交多做。針對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批改時遇到做錯的問題,會有不同的批注,告訴他們這樣的題是重難點,那樣的題你不該錯等等。每次考試卷批完后,都會在每名學生的試卷上寫評語,表揚、鼓勵,對下次考試成績的期望值等等。因為物理知識都是分塊的,力、熱、光、電,每一部分知識不存在任何聯系,所以在開始新的內容時,都要鼓勵學生即使之前學得并不是很好,但是不影響之后的學習。
鼓勵、表揚要時刻貫穿于每天的教學中,我們要有善于發現優長的眼睛,尊重孩子的差別。每個孩子的發展都是不均衡的,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評判任何人,看到孩子身上不同的優點,而且不能只是看到成績,品德比成績更重要。
物理教學只是一塊敲門磚,我覺得這些想法也同樣適用于其它學科教學。我們要正視一個問題,老師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是靈魂的塑造者。用真心去傳遞真心,用真情去感染真情。所以面對學習消極的學生,我們不能急于去給他們灌輸知識,急于批評貶低否定他們的能力。走進他們的內心,真正了解他們的性格,知道他們所需要的,才是給他們最好的東西。每個孩子就像一朵花一樣,有著各自不同的花期,總會有綻放的時刻。我們除了用愛心給他們澆水,就是耐心地等待。
“靜待花開爛漫時”就是最好的詮釋。
作者簡介:牛玉慧,畢業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大學物理學專業,現任大連市一一三中學物理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