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發性事件的應急報道是新聞媒體宣傳報道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公眾特別關注的焦點。加強溝通協作,建立良好的警媒關系是做好突發性事件應急報道的前提和基礎。本文以公安邊防部門與電視媒體協作為藍本,試從電視應急報道新聞協作現狀入手,分析研究如何加強警媒協作,實現共贏。
關鍵詞:應急報道;警媒協作;共贏
在全球化、信息化進程日益加快,網絡新媒體和手機自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能否做到快速反應,搶占輿論先機,是決定傳統媒體能否在殘酷新聞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關鍵。而加強警媒協作,建立良好互信關系,第一時間獲取核心信息,可以說是搶占輿論先機的重要途徑。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接觸第一現場的人一般是警察。公安邊防部隊也是一支警察隊伍,他們個個訓練有素,機動性強,反應快速,是沿海、沿邊地區快速處置突發性事件的有生力量,也經常配合地方黨委政府處置各類突發事件。警媒之間如能有效協作,在突發事件應急報道方面必將取得良好工作成效。但在現場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警媒協作還不夠融洽,仍存在一些需要加強或改進的問題。
一、警媒協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原因
近年來,通過雙方的努力,應該說在突發性事件的應急報道協作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在防抗臺風應急報道中,警媒協作較為融洽,特別是邊防部門與省市級電視臺協作相對比較成功。據統計,每年福建省邊防部隊在省市級媒體發布有關防抗臺風等搶險救災的新聞達到2000多條,各級邊防部門與省市電視媒體也建立了良好互動關系。但是,從全局看,警媒協作在很多方面還有待于進步加強,尤其在案件偵破、警情發布、社會性突發事件處置等方面協作還有待提高。總結這幾年邊防部隊與新聞媒體協作經驗教訓,筆者認為,當前警媒協作不夠順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警媒間缺少互信
互信是建立在密切溝通、毫無芥蒂配合的基礎之上,兩者間處于絕對信任。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并不是邊防部隊所有工作都可以對外報道,部分基層單位領導及宣傳部門對某些事件公開與不公開的界限較為模糊,不能準確地把握宣傳的限度、角度和宣傳的方法、方式,因此對一些事件,特別在案件偵辦、社會性突發事件處置等方面宣傳相對比較謹慎。再加上一些基層單位領導平時與新聞媒體溝通較少,不了解媒體記者慣性的報道方向和方式,擔心做錯事、說錯話,引發不必要的“麻煩”。與此相對,個別記者有時急功近利,不注重對新聞事實調查核實,時有出現錯誤報道或報道偏頗等現象,使相關部門處于被動境地。所有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彼此進行良好的溝通和建立互相關系。
(二)收集不到現場素材
邊防部隊負責沿海地區的治安和邊海防的安全,日常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邊防官兵也親歷見證許多可歌可泣、吸引人眼球的案事件。比如打擊走私、緝槍緝毒,海上搶險救災等等,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但由于這一類案(事)件發生時,最先到達現場處置的一般是一線的邊防部隊,他們對新聞現場的拍攝技巧掌握較少,不知道拍什么、怎么拍。現場常常是驚心魂魄,而鏡頭里往往是搖搖晃晃、暈頭轉向。然而新聞媒體往往由于時間、地點、人員等方面的因素,很難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相當一部分新聞事件由于缺乏精彩畫面支撐而被放棄或草草報道。
(三)新聞素材編輯傳輸渠道不暢
邊防部隊是臺風、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搶險救災的主力軍,新聞骨干隨警作戰,拍攝許多感人的搶險救災故事,但工作中常常由于編輯設備和通訊設備短缺,造成新聞素材浪費。如,5.12汶川地震發生后,福建公安邊防總隊第一時間組建了抗震救災醫療隊突進災區,150多名邊防官兵在災區抗震救災半個月,救治受傷人員3000多人。期間,新聞骨干拍攝了1000多分鐘反映邊防官兵抗震救災的感人素材,但由于現場沒有編輯設備,當地通信網絡又長時間中斷,與電視媒體失聯,導致這些好素材無法及時回傳播出,錯失了許多宣傳鼓勁的良機。
二、建立有效的應急新聞協作機制
(一)建立組織保障,確立互信關系
組織保障是確保重大突發事件報道反應迅速、導向正確、有序推進的重要保障。為更好地建立互信關系,警媒雙方可以以組織名義簽訂一些長期合作協議,在組織層面建立互信,確保溝通順暢。如建立邊防記者站、指定對口記者無縫對接、確立嚴格的稿件審核制度等等。這樣遇有突發新聞事件時,邊防部門在派出警力趕往現場處置的同時可以第一時間通知新聞媒體,媒體就也可以快速響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采集最現場、最核心的新聞素材。同時可組織警媒共建,共同組織開展文娛活動,增進記者與邊防官兵溝通和交往,建立常態互信。
(二)建立人才培訓保障,確保素材有效采集
組織好重大突發事件報道,關鍵是要有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人才隊伍。邊防部隊這幾年在全省范圍內物色宣傳人才,從總隊到最基層的邊防派出所都設立專兼職新聞骨干,這些骨干有一定的文字基礎,但新聞采編素質參差不齊,特別是對電視新聞的拍攝制作方面知之甚少。新聞媒體應該創造機會,提供平臺,有計劃地安排邊防部隊的新聞骨干到電視臺跟班輪訓或派駐特約記者,加強實踐鍛煉,不斷提高一線邊防部隊新聞采編能力。
(三)建立技術保障,確保傳輸渠道暢通
邊防部隊主要工作守護國門、執法辦案,維護沿海沿邊地區安定穩定,新聞宣傳部門只是其中一個保障部門,不是專業的媒體,各類設備比較緊缺,特別是野外開展宣傳工作時傳輸設備基本無法解決。而后期的傳輸設備又是突發新聞能否在第一時間傳回后方播出的最重要環節。因此,邊防部隊與新聞媒體兩個部門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建立設備幫扶機制,通過聯合配發或租用、借用等方式,提供輕便、快捷的編輯傳輸終端,確保重大突發事件中新聞及時回傳,必要時媒體可派出專業技術團隊,配合采訪報道。同時建立各級點對點傳輸平臺,組織專門的編輯、傳輸培訓班,加強技術支持,并指定專人做好傳輸對接,確保傳輸渠道通暢。
三、結束語
邊防部隊和電視新聞媒體隸屬不同部門,如何解決當前協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一步加強協作,還有待雙方進行進一步溝通和協調,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筆者相信,只要雙方能夠站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去考慮這個問題,他們一定會配合的更加默契,走的更遠。
作者簡介:黃學武(1970.10)男,福建永泰人,本科,主任記者,主要從事新聞宣傳工作,工作單位:福建省公安邊防總隊,科室:政治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