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徐宏坤,蔣群燕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普外科患者腹腔鏡手術中低體溫的護理干預方法及效果
李 華,徐宏坤,蔣群燕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應用于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預防患者低體溫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普外科患者15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6例,對照組在手術過程中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則接受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寒戰發生率及術前、術中、術后的鼻咽溫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寒戰發生率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普外科患者的腹腔鏡手術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寒戰發生率、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還可以使患者的體溫維持在穩定值,避免低體溫情況的出現,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普外科患者;腹腔鏡手術;低體溫;護理干預
麻醉或手術過程中偶發的非控制性體溫降低是一種對患者極具危害的并發癥,可導致患者的麻醉藥物代謝速率降低、免疫能力下降、寒戰、心肌缺血及術后創口感染等癥狀的出現,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1]。在腹腔鏡手術中患者常發生低體溫的癥狀,不僅會延長手術時間,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時也會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2]。因此,本次研究立足于為普外科患者腹腔鏡手術出現的低體溫癥狀尋找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普外科患者152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經臨床診斷確需實施腹腔鏡手術;排除高血壓、心臟病、凝血功能障礙、精神病、家族遺傳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3];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76例,男35例,女41例,平均年齡(44.24±5.34)歲;觀察組76例,男45例,女31例,平均年齡(53.65±7.8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⑴按照普外科腹腔鏡手術的正常流程進行手術。⑵手術過程中按照常規護理方法對對照組進行護理。⑶對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預防低體溫的護理干預:①務必將手術室的溫度始終控制在21℃~26℃。②進入手術之前給患者加蓋棉被以減少患者體表熱量的散失,可在手術臺上鋪電熱毯以利于控制患者的體表溫度(注意用電安全)。③進入手術室后檢查患者是否有身體部位暴露,應盡量減少患者體表的暴露面積及暴露時間。④手術過程中使用的消毒液、靜脈輸液、腹腔沖洗液等應事先加熱至37℃左右[4],避免因過冷的液體所導致的患者體溫下降情況出現。⑤可使用加溫到37℃得二氧化碳為患者建立氣腹[5]。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寒戰發生率,并在術前、術中及術后及時測量患者的鼻咽溫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寒戰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平均為(74.42±17.86)min,寒戰發生率為14.47%;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平均為(87.65±16.87)min,寒戰發生率為44.74%,觀察組在手術時間及寒戰發生情況方面的表現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寒戰發生率統計
2.2 兩組患者在手術前、中、后期的鼻咽溫度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前及手術開始30 min以內的鼻咽溫度比較,(P>0.05),手術開始30 min以后觀察組的鼻咽溫度維持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在手術前、中、后期的鼻咽溫度比較(±s)

表2 患者在手術前、中、后期的鼻咽溫度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發現,bP<0.05
組別 n 鼻咽溫度(手術前) 鼻咽溫度(手術30min) 鼻咽溫度(手術結束時)觀察組 76 (36.42±0.43) (36.39±0.38)b (36.25±0.39)b對照組 76 (36.39±0.45) (35.24±0.25) (35.27±0.31)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提高,其應用愈加廣泛,患者手術過程中出現的低體溫問題也愈加凸顯,已經引起了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6]。手術過程中的低體溫不僅會使患者的免疫能力及麻醉藥物的代謝速率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還會對患者的呼吸及循環系統造成影響,使患者的心肌收縮力及凝血能力降低,引發術后感染,影響患者的預后[7]。造成患者在腹腔鏡手術過程中出現低體溫癥狀的原因較多,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患者的皮膚暴露部位過多,引起皮膚散熱的增加;手術中使用的消毒液、注射液、腹腔沖洗液、血液等溫度較低,進入患者體內后引起患者的體溫下降;麻醉發揮作用后患者的肌肉變得松弛,機體產熱減少[8];環境溫度相對較低等。護理干預是通過提高患者的冷刺激值、控制患者術前及術后體表及體腔的散熱、控制環境溫度、控制手術中所用液體溫度等達到維持患者體溫恒定的目的。實踐表明,采用護理干預不僅可以維持患者的體溫,避免患者的低體溫出現,還可以降低寒顫的發生率,提高患者術后的康復速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寒戰發生率分別為(74.42±17.86)min、14.47%,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寒戰發生率分別為(87.65±16.87)min、44.74%,結果顯示采用護理干預不僅縮短了手術時間,而且使患者手術過程中發生寒戰的幾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舒適度,減輕了患者手術過程中的痛苦。提示采用護理干預的方法對維持患者手術過程中的體溫恒定、避免患者低體溫癥狀的出現具有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普外科患者腹腔鏡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低體溫情況,可以采用護理干預的措施加以預防,護理干預不僅可以令患者手術過程中的體溫維持穩定,而且還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的痛苦,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值得臨床推廣。
[1] 李世春,莫麗娟,劉 冰.護理干預在腹腔鏡手術低體溫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4,35(10):2205-2206.
[2] 張仙夢,王淑茹,李 莉.腹腔鏡婦科手術中低體溫的預防性護理[J].微創醫學,2015,10(03):411-412,372.
[3] 楊劍云.腹腔鏡手術防止術中低體溫的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06(08):82-83.
[4] 石 英,李春來,孫躍民. 腹腔鏡膽道術中造影132例臨床應用體會[J].貴州醫藥, 2012,36(09):799.
[5] 李慶華.探討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7):261-262.
[6] 夏麗敏. 舒適護理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06):172-173.
[7] 劉 麗.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2:108,110.
[8] 林碗娜.手術室患者低體溫護理干預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7,10(07):1-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3.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