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銳莉
(江蘇射陽縣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300)
循證護理在骨科老年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
宋銳莉
(江蘇射陽縣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300)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對骨科老年患者壓瘡的預防方法,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20例,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60例。對照組按照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試驗組采用循證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壓瘡發生情況。結果 試驗組的壓瘡發生率為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骨科老年患者中采用循證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工作質量,壓瘡發生率明顯下降,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值得在全院各病區中推廣使用。
循證護理;骨科老年患者;壓瘡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骨科每年收治的患者中約56.7%是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骨科患者由于長期臥床,患肢制動,加之老年人機體抵抗力下降,營養失調,常伴有各種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支肺氣腫等更易發生各種各樣的并發癥,壓瘡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是護理工作中最棘手的問題,一旦發生將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增加醫療負擔和治療難度[1]。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探討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勢在必行。循證護理又稱實證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學理念,它是以證據為基礎的護理,它將科學的理論與患者的實際需求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務,目前已在全國各地推廣使用[1]。選取我院骨科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20例,隨機選取60例實施循證護理方法,進行對照分析其在預防壓瘡中的作用,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20例,其中男57例,女63例,年齡60~93歲,平均年齡76.5歲,股骨頸骨折77例,股骨粗隆間骨折43例。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60例。兩組患者病情、年齡、骨折程度、活動情況、住院時間、自身狀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入院宣教、活動指導、保持床單位的清潔整齊、加強營養指導、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加強局部皮膚的護理等措施。試驗組采用循證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成立循證護理小組
組長由年資高的責任護士擔任,護士長定期對工作質量進行督查,小組成員學習有關循證護理知識,對參試患者及家屬進行適當培訓溝通,取得理解和支持。
1.2.2 查詢實證、分析評價文獻
對老年骨科患者發生壓瘡的風險性進行評估,并分析原因和可能采取的措施,通過交流,查閱病例對患者以及家屬希望得到的護理需求有個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并查閱相關資料找出相關問題并在知網、萬方網的醫學數據庫上檢索,共搜出相關文獻36篇,對收集的文獻我們進行的具體認真的評價,對其實踐性、可行性和臨床實際情況做了綜合考慮,最后從11篇文獻中確定結論,共同制定了循證護理計劃并組織實施。
1.2.3 評估壓瘡風險
積極評估壓瘡發生因素是預防壓瘡發生的關鍵步驟,患者入院后即進行評估,包括有無基礎性疾病、有無營養不良、全身皮膚狀況等;晨晚間護理和交接班時應認真查看患者皮膚情況,患者病情變化時應隨時評估,并詳細記錄皮膚情況,皮膚評分指標我們通常用Braden評分,進行動態監測。
1.2.4 指導和協助患者正確翻身
患者翻身時應避免拖、拉、拽等動作,翻身時應兩人協助,動作協調一起翻動,翻身后擺放肢體于舒適位置,背部可墊軟枕,根據病情情況應2 h翻身1次,骨折患者由于懼怕疼痛,往往不愿翻身,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解釋工作,講述翻身的重要性,也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自護能力指導其自我掌握防止壓瘡技巧,雙上肢可借助床上吊環,做抬臀運動,健側下肢膝關節可曲身運動,患肢可做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4~5次/d,持續2~3 min/次,這樣既有利于促進全身循環,又減少了皮膚受壓、破損的機會。
1.2.5 指導正確的按摩方法(骨突處按摩方法)
經常按摩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尤其是骨隆突處,按摩時可用爽身粉少許,采取向心性按摩,按摩力量應恰當,以皮膚微微發紅即可,已經發紅的部位不宜按摩,應避免繼續受壓,根據部位可墊氣圈,局部也可外涂紅花油,冷敷等。
1.2.6 保持床單的清潔、平整、干燥
保持床單清潔、平整、干燥無渣屑也是防止壓瘡護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護士工作應積極認真負責,床單潮濕污染應及時更換,以免刺激皮膚,晨晚間護理時應濕式清掃床單,保持床單的平整清潔,給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休養環境。
1.2.7 保持皮膚的清潔
根據氣候調節適宜的溫度,用溫水擦拭全身皮膚,擦拭時禁用刺激性堿性皂液,老年人皮膚干燥,容易皸裂,可用中性乳霜或嬰兒護膚乳涂抹,保持皮膚滋潤[2],皮膚有破潰禁用,內衣應選擇純棉吸水透氣好的,如遇潮濕也應及時更換。
1.2.8 加強營養支持
患者普遍高齡,加之手術,營養支持相當重要,它即可促進患者體質恢復,又可促進傷口骨折愈合,增強機體抵抗力,同時可減少壓瘡的發生率,給予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清淡飲食,如食欲不佳可靜脈補充氨基酸、脂肪乳劑等營養支持液,保持患者營養平衡。
1.2.9 積極的心理指導
患者良好的心態有利于疾病康復,應該認真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告知壓瘡發生的原因和危害,使之能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我們的治療護理、積極主動的活動避免壓瘡的發生
1.3 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住院臥床時間14~21天,平均臥床時間為17.5天,并評價其壓瘡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壓瘡發生情況比較(n,%)
循證護理做為一種新型實用的護理模式已被全國各大醫院推廣使用,它包括提出問題、查找實證、評價實證、采取循證實踐措施、實施循證計劃并動態評審鑒定效果5個步驟。壓瘡作為臨床上常見的并發癥一直以來是護理工作的一個難題,其發生率已做為評價護理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國內外許多研究資料認為壓瘡是可以預防的[3]: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床單位的平整潔凈、勤翻身、勤按摩、勤觀察是護士所必須采取的護理措施,護士必須嚴格認真地執行,保證壓瘡零發生率,但由于骨科老年患者骨折后怕疼,不愿活動加之自身基礎疾病的原因,往往很容易造成壓瘡的發生。應用循證護理科學理念找出壓瘡發生原因,并提出臨床護理問題,進行文獻檢索,為我們預防患者壓瘡發生采取的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本組通過應用循證護理發現,壓瘡發生率為0%,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確實是一種最佳有效的護理實踐[4],它防止了骨科老年骨折患者壓瘡的發生,減輕了臨床治療負擔,提高了患者的自護能力和生活質量,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住院費用,患者及家屬滿意,醫生滿意,護理質量水平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值得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使用。
[1] 李海青.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預防壓瘡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2,33(7):1561-1562.
[2] 肖 敏.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老年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8):17-18.
[3] 孫祥麗.重癥監護患者壓瘡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8):320-321.
[4] 孔 焱,賴曉丹,李秀媚,等.循證護理在重癥監護患者壓瘡預防及護理干預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8):2023-2024.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3.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