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蕾
(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院核醫學科,四川 德陽 618000)
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使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觀察
謝 蕾
(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院核醫學科,四川 德陽 618000)
目的 觀察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使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胃大部切除術的患者137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57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60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患者出院時,分別檢查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 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為(1.02±0.41)d、首次排氣時間為(3.02±0.41)d、術后住院時間(5.21±2.01)d,顯著優于對照組的(2.55±1.12)d、(4.57±1.84)d、(9.82±2.91)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良率為100.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5.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使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更佳,恢復時間短,可以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胃大部切除術;加速康復外科護理;護理效果
在外科手術中會發生患者因為手術而產生很大應激反應[1-2],為了能夠讓患者快速康復,縮短出院時間就會應用到外科護理,目前外科護理中常規護理方式也有新興的護理方式如加速康復外科護理[3-5]。加速康復護理可以讓患者快速康復,減少各種應激反應產生的不良反應。本研究選取在我院進行胃大部切除術的患者137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加速康復護理,并觀察兩組患者的效果,探討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中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胃大部切除術的患者137例,將其分為對照組57例和觀察組60例。對照組男25例,女32例,年齡38~56歲,平均年齡(55.32±4.32)歲,胃潰瘍37例,胃癌10例,胃穿孔10例;觀察組6男27例,女33例,年齡35~60歲,平均年齡(56.43±7.32)歲,胃潰瘍40例,胃癌10例,胃穿孔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1.1 納入標準:①患者的相關臨床參數均符合胃大部切除手術指征;②患者在手術之前進行輔助性放化療。
1.1.2 排除標準:①患者患有腫瘤、梗阻和穿孔;②患者的凝血機制發生障礙或者有嚴重的臟器功能障礙;③患者的臨床數據不全。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外科常規護理:①對患者進行常規健康教育;②術前準備:提醒患者禁飲禁食,并應當做好術前腸道準備;③術后護理:患者手術后要進行靜脈鎮痛泵止痛,并要進行飲水試驗,對患者進行床下活動護理。
1.2.2 觀察組采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①術前準備,患者在手術前1天可以食用半流質或者全流質的食物;②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的情緒合理疏導,如條件許可,可以讓患者與手術成功患者溝通交流,從而讓患者對手術抱有信心,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從而可以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③術后護理:患者術后給予心電監護儀6 h,及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并記錄。若生命體征不穩定者,可適當延長心電監護時間,直至穩定。患者全麻蘇醒后,護士可安排親屬探望,但是探視時間不能過長,人員不能過多。術后醫護人員應幫助患者采用最合適的體位休息,及時詢問患者的身體情況。若患者在術后產生劇烈疼痛,應當調整鎮痛泵的用量。若患者處于低溫狀態,會容易導致患者的耗氧量增加,產生凝血功能障礙,所以術后應給予患者保暖。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且腸道首次排氣后,應給予少量流質飲食,如無特殊不適,逐漸增加攝人量。患者飲食攝人應遵循流質、半流質、普食循序漸進原則進行。
1.3 觀察項目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指標。
護理效果判定標準:優:患者在術后10天內出院,傷口愈合情況十分理想,沒有并發癥發生。良:患者在術后10~12天出院,傷口愈合情況較為理想,會出現并發癥,但是休息數天后消失,出院后體重減少量為原體重的3%。中:患者在術后12~15天內出院,傷口愈合緩慢并且出現的并發癥必須要經過治療才可以控制,患者出院后體重的減少量在原體重的3%~5%。差:患者在術后15天后未出院,傷口愈合情況不理想且出現的并發癥比較嚴重,出院后體重的減少量大于原體重的5%。優良率=優率+良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數(%),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護理后,對照組腸鳴音恢復時間為2.55天,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為1.02天;對照組和觀察組首次排氣時間分別為4.57天和3.02天;對照組和觀察組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9.82天和5.21天。觀察組上述數據均小于對照組,說明采用加速康復護理方式可以縮短恢復時間和出院時間。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s,d)
組別 n 腸鳴音恢復時間 首次排氣時間 術后住院時間對照組 57 2.55±1.12 4.57±1.84 9.82±2.91觀察組 60 1.02±0.41* 3.02±1.20* 5.21±2.01*
2.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護理后,對照組優25例,良18例,差14例,優良率為75.4%;觀察組優45例,良15例,差0例,優良率為100%,說明使用加速康復護理方式可以提高療效。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n,%)
經統計發現,患者在進行外科手術時,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其中一個就是會產生心理問題,如在手術之后會有消極的心態,若患者此種心態不能及時調整就可能會因不配合醫生治療而影響到術后療效。所以當患者在進行外科手術時應當進行護理干預,之前外科手術使用的是常規護理方式[6-7],但是該方法的效果不佳,如今經過護理方式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已經出現了更新的護理方式如加速康復護理,該護理方式可以減少患者在手術進行中的心理負擔,從而減少對手術的恐懼感。在進行該護理方式時不需要讓患者禁食,從而減少在準備過程中的不適,另外該種護理方式也更加人性化,患者在術后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醫護人員要時刻觀察患者的體征,并且應當定期詢問患者的身體感覺[8-10]。
本研究發現,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加速康復護理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和出院時間均小于采用常規護理的患者,另外其療效也要大大優于常規護理患者,說明若患者進行外科手術可以采用加速康復護理,該方式在術前、術中、術后都對患者進行更加精心的護理,從而有利于患者盡快康復。
[1] 姚素貞.護理干預對外科術后疼痛的影響[J].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2014,(4):39-40.
[2] 陳愛景,許 樂,王曉云,等.心理干預對腹部圍術期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24):37-39.
[3] 陳春燕.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普外科手術患者術前應激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3,(16):239-240.
[4] 朱愛明,王艷花.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小兒心臟外科手術護理中的運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63-64.
[5] 邢小玲.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結直腸癌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09(6):63-64.
[6] 馬志元,馬文義.900例普通外科手術患者輸血的不良反應分析[J].醫藥前沿,2013,(3).
[7] 歐陽紅梅,夏愛紅.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飲食指導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28):317-318.
[8] 宋述靈,尹國華,張 杰,等.加速康復護理在結直腸癌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4,11(6):67-68.
[9] 劉紅蕾,王 標.快速康復護理在肝膽外科手術護理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3,23(7):4141-4142.
[10] 黃冬梅.快速康復護理理念在心外科手術中的運用[J].西部中醫藥,2013,(9):112-113.
本文編輯:張 鈺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on patients undergoing subtotal gastrectomy
XIE Lei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Deyang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Sichuan Deyang 618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gastrectomy. Methods 137 patients with total gastr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57 cases),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for bowel sounds recovery time, fi rst exhaust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 i 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covery time of bowel sounds was (1.02±0.41)d, the first exhaust time was (3.02±0.41)d, and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5.21±2.01)d was signif i 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55±1.12)d, (4.57±1.84)d, (9.82±2.91)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 i cant (P<0.05). The excellent rate of clinical eff i cacy was 10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5.4%,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 i cacy of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resection of gastric surgery is better and the recovery time is short, which can be widely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Gastrectomy;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Nursing effect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3.94.02
謝蕾(1974-),女,四川中江縣人,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