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連民心,民生聚民力,民生系福祉。今年以來,全區人社系統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凝心聚力,迎難而上,各項工作總體進展順利,重點工作和重點任務均按時間要求如期完成,交出了一份溫暖的“民生答卷”。
——穩住了基本面。一是就業工作穩步推進。1—7月,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8.06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84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6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增就業43.89萬人次,7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85 %。二是社保工作穩步推進。1—7月,全區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全區社保卡持卡人數突破2674.25萬人。三是人事考試工作穩步推進。上半年,全區共組織各類人事考試15大項,參加考試總人數超45萬人次。其中,全區公務員四級聯考,計劃招錄人數8857名,報考24.6萬名,參加筆試18.7萬名,考試人數創近年新高。命題、閱卷、面試等各項考務工作順利開展。四是勞動關系工作穩步推進。截至6月底,全區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94.75%,1—7月全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69.9%,調解成功率61.9%,均超年度計劃目標。此外,矛盾糾紛排查、信訪積案化解等工作也取得了積極成效。五是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嚴格落實“一崗雙責”,把黨風廉政建設納入人社工作板塊中,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重點監督,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
——增強了獲得感。一是連續第二年同步調整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區共有247.8萬名退休人員獲益。二是連續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每年450元,基本醫保待遇水平穩步提高。三是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建立符合廣西實際的公立醫院、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四是加強企業工資宏觀調控,啟動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工作。
——激發了新動能。一是“雙創”工作持續發力。上半年,廣西眾創示范基地新增入駐孵化項目17個,累計孵化項目98個,注冊資本超4.3億元,專利和在申請專利103項,榮獲共青團中央授予的“全國青年創業示范園區”稱號。全區共認定各類創業孵化基地133個(含眾創空間14個),累計入駐孵化項目達3663個,直接帶動就業2.56萬人。二是高層次人才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廣西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正式投入使用,成功為64位來桂工作的外國專家頒發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新增自治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0家,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1家。廣西·中關村創業創新人才基地新增引進高層次人才8名,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25名,其中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5名。研究制定《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引進海外人才工作實施辦法》《特聘專家制度實施辦法》《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辦法》《加強博士后管理工作實施辦法》《加強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積極創新人才引進、培養、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三是基層公務員隊伍活力增強。今年基層公務員的錄用計劃占全區計劃總數的81.4%;公開遴選計劃由去年129人增加到708人;推薦參加全國表彰的基層人員占71%,有效激發了基層公務員干事創業的激情。四是積極為企業減負增效。上半年為企業及個人降低社保費達18億元;發放企業新增崗位社保補貼3522萬元,惠及42080個新增崗位;發放穩崗補貼2524.88萬元,惠及758家企業的7.64萬名職工,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后勁和活力。
——創造了新亮點。一是精準幫扶“兩后生”,提高人社扶貧精準度。深入開展48所技工院校結對幫扶54個貧困縣貧困家庭“兩后生”精準職業培訓工作,2016年招收的6350名貧困家庭“兩后生”已順利完成培訓,向他們提供了5萬多個崗位供選擇,目前95%以上的“兩后生”都明確了就業意向。二是開展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按照“六有標準”,推進全區14268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聘請專(兼)職協管員負責辦理就業社保業務,使人社服務真正延伸至村。三是全力推進社保“一卡通”。目前全區2335家定點醫院和4279家定點零售藥店實現區內異地就醫購藥即時結算,分別占全區總數的92 %和95%。自治區本級和14個市的285家定點醫療機構順利接入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系統,開通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覆蓋廣西所有縣(市、區),成為全國接入數超過200家的六個省份之一。四是穩步推進城鄉居民醫保整合。目前各地已基本完成機構、業務和制度整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