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翠
對女人來說,生兒育女既是一件幸福的事,同時也是一道精神與身體的“試練”。畢竟孕媽要獨自熬過懷胎十月,還要忍受生產疼痛,更要面對突如其來的孩生活……所以,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一切決定應以女性舒適為重。不然很可能就會釀造如“陜西榆林孕婦”一樣的悲劇事件。
確切的說,如何生孩子,是一個牽涉到生命平等、家庭和諧甚至是生死抉擇的大問題。好在,經濟社會能夠買到更多的“合理性”,比如月子會所的出現,就是解決婆媳沖突、育兒分歧、產婦勞累的“及時雨”。而隨著二胎媽媽與90后媽媽越來越多,高端的母嬰護理不再只是有錢人的游戲,因為有了經濟實力的“二胎媽媽”們,與追求自我的90后媽媽們,更愿意到月子會所里輕松坐月子。
高端專業的母嬰護理長什么樣?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濟南市奧體中心的知名月子會所——福座產后護理中心。作為訪客,進門時要穿鞋套,戴口罩,“產婦與嬰兒需要更‘干凈的環境,所以我們采取醫院級別的消毒標準,對訪客設置了探訪要求。且24小時開新風系統。”整個月子中心很像一家高級酒店,月子房的布置仿照酒店客房,風格偏溫馨,每一個房間都擺放著嬰兒床。仔細辨認會發現很多母嬰護理的細節,比如,考慮到媽媽產后腰與骨盆的疼痛,房要比一般床鋪更硬;為避免刺激嬰兒視力,室內燈光全部改為溫和的橘色;為方便產婦護理,馬桶全部安裝噴淋設置;洗手間內安裝凈水系統,特別為嬰兒增設了洗漱盆,水龍頭要高一些,方便抱著寶寶清洗……VIP房間還帶有陽光房與會客廳……
最重要的,像福座這樣的高端月子會所,“更好的產婦與育嬰護理”才是其提供的價值所在。據了解,一支由產科、兒科、中醫科、心理學、營養學專家組成的月子醫師,還有一支由高級護理專家、專業護士等組成的醫護團隊,會24小時為母嬰監護……
“所有預定我們月子中心的孕婦,孕期就已開始得到照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為孕媽們提供溫馨提醒外,“臨產時,我們會派一名工作人員去陪產。”最重要的,產婦在這里可以得到全面的護理。營養學專家會根據她們的恢復情況給出護理方案,一日三餐會根據恢復情況做出調整,真正能做到餐餐不同。“一天六頓月子餐都是由營養師核準,雞、魚、蛋、肉、菜等等都要有所涉及,既要考慮到產婦的機體恢復,還要有利于乳汁分泌以及新生兒的營養需求。一個月子坐下來,能吃到200多種食材。”產婦齊瑞曦已經開始了她的第二個月子旅程,記者采訪時,她剛做完身體SPA,而孩子則在房間里由護理人員哄睡,齊瑞曦的婆婆就在旁邊觀看,“她們教給我們學習如何撫觸,如何讓嬰兒做操,如何哄睡……”齊瑞曦的婆婆告訴記者,這更新了她的“育兒經驗”。
據福座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的預定已經排到年底,且普通房間已經全部滿員。“90后辣媽最多,一是她們期望能夠輕松坐月子,安全護理嬰兒;二是年輕的辣媽們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想盡快恢復身材和容貌。”
二孩政策放開后,更多的中產家庭加入到二胎隊伍中來,他們給中國的母嬰行業帶來了諸多的“商機”,特別是專業護理級別的月子會所,以“解放產婦、照顧產婦”為由,吸引了更多的“辣媽”。
選擇權在誰的手中?
除去新手媽媽的育兒觀念不足,婆媳關系的緊張以及兩代人育兒觀念的差異,也是新手媽媽選擇外出到月子會所坐月子的“理由”。
齊瑞曦告訴記者,家里老人不管是婆婆還是媽媽,她們的“月子經”太多了,諸如月子里不讓洗澡、洗頭,不讓通風,月子里大魚大肉大油水……在整個孕期,齊瑞曦聽到太多來自于同齡朋友們有關坐月子的“吐槽”,家庭條件不錯的她為了防止與“媽媽們”產生分歧,在孕7月訂下了到月子會所坐月子,“本要雇用月嫂在家坐月子,擔心婆婆媽媽會插手‘參與意見,他們的育兒觀念特別陳舊,就拿給孩子穿衣就會引來分歧,婆婆總會說穿得太少,可是科學育兒應該是少穿,以防出濕疹……”齊瑞曦滔滔不絕,“坐了一個月的月子后,發現自己省心又恢復的不錯,老人也卸下了‘育兒重擔,緊接著又續訂了一個月。”
算下來,齊瑞曦兩個月支付坐月子費用8萬8,這數字對工薪家庭來說,簡直“望而卻步”。她選擇的只是普通套系,優惠完一個月(28天)4萬4。據了解,VIP服務在7萬—10萬,高端服務就更不敢問詢。“這只是三線城市的價格,就在國內頂級的月子會所——巍閣,更是開出了34萬一個月的套餐。”有咨詢過的朋友告訴記者:“人人都知道月子會所好,但有錢才有資格去選擇。”
“最近來預約的孕媽,一個49歲,一個51歲。”福座月子會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高齡產婦家庭經濟條件都不錯,且有一定的經濟自主權,所以她們直接避開了“在哪里坐月子”的問題,而是直接到高端月子會所坐月子,“為了更好的照顧自己”。
生意里的“照妖鏡”
有孕婦朋友告訴記者,在醫院產科等待檢查時,會碰到很多跑來發宣傳頁的月子會所工作人員。
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緊跟政策,孩子越生越多,月子會所的生意也不斷擴大。在濟南,高端月子會所有福座、禧月匯……其他月子護理中心不計其數,甚至很多民營醫院也在考慮開設月子會所,諸如圣瑪麗亞婦產醫院,提供孕檢、生產、產后護理一站式的“全套服務”。
專業人士表示,月子會所競爭激烈,“專業醫療級別的護理”成競爭時的“亮點”,同時也是“噱頭”。據爆料,舉凡月子會所,都會主打宣傳自己擁有一支專業醫療級別,甚至是與三甲醫院醫護同等級別的“護理團隊”,實際上,很多護理人員都來自家政公司。“月嫂換了身衣服就變成穿著粉色護士服的月子中心內所謂的醫護人員。”濟南禧月匯國際月子會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她們的月子會所才是本土唯一一家具備三甲公立醫療背景的月子會所,“一直以人性化設計國際化高標準月子休養房、三甲公立醫院專家照護、醫美專業產后康復等優勢享譽省府,受到文體界明星的廣泛認可。”不管是宣傳頁還是網站上,禧月匯都如此宣稱。
實際上,因為開設月子會所既沒有門檻又沒有法規,在工商部門領取營業執照即可開設一家月子中心,由此也造就了市面上月子會所的“良莠不齊”。據爆料,一些月子會所租用的營業地點消毒隔離措施等難以達到預防感染的基本要求,更可怕的是,“專業護理人員”的“造假”,也有可能釀造“悲劇”。此前有新聞曾曝出,錯誤的拍嗝,讓一四個月大的嬰兒,因為溢奶而嗆死。
不過,這種無序的局面很快就會結束。9月,堪稱月子會所國標的《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正式出臺,其規定,自今年9月1日起,目前全國4000多家月子護理機構即將實施統一的國家標準,月子機構及其經營場所應在顯著位置設立投訴電話、意見簿等記錄投訴的方式,在24小時內受理投訴,并在5個工作日內采取有效措施處理顧客投訴。
這對于更多想去月子中心坐月子的孕媽來說,是一個值得托付的“喜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