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松+龍才芬+潘裕遠
廣西北海市于2016年1月正式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今年6月, 經過連續奮戰,北海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現了重要突破,改革步入了快車道。
2016年,北海市政府掛帥, 成立了以市長擔任組長、 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北海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由市人社、編辦、財政等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北海市曾于1996年10月進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試點改革,如何確保政策順利銜接以正常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北海市社保部門面臨的難題。北海市社保部門組織縣(區)社保部門集思廣益,抽借縣(區)社保經辦人員合署辦工,集中力量以市本級作為突破口,穩步推進。2016年10月,實現了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費的正常收繳,2016年12月成功試發放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費,2017年1月起原市財政統發的退休待遇的人員全部移交市社保局發放,2017年4月擴大到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單位退休人員,實現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待遇發放正常化。
在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過程中,北海市社保部門多措并舉,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一一破解。
問題一:如何進行資格確認
主要是審核參保單位及其職工是否符合納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范圍條件,先由單位的主管部門及編辦、財政、人社等部門共同審定,社保部門最后把關入庫。由于單位體制、性質、所屬行政區域的變更等原因,資格確認難度較大。面對問題,北海市社保部門嚴把入口關,在確保財政基金不流失,參保職工待遇不受損的前提下,完成了對全市各單位所有人員的資格確認工作,完成率達100%。
問題二:基金征繳舉步維艱
由于北海市正式開始開展機關養老保險費征繳的時間距國務院規定的改革開始時間已2年,等待期內參保單位的工作人員變化較大,以及單位經辦人員對繳費基數構成的不了解,導致他們在信息采集系統錄入的數據存在差異,經社保局工作人員反復核對和校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征繳業務正常化。2016年10月,實現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正常收繳。
問題三:新系統運行速度慢,數據維護工作量大
北海市本級機關養老保險待遇于2016年12月試點發放成功。為全面實現社會化發放,社保局工作人員主動聯系參保單位補充與待遇相關的材料,核對無誤后對機關養老保險系統上的數據進行維護。而此次發現第三大問題,即新系統剛上線時,運行速度較慢,數據維護工作量大,加上北海市社保局人手嚴重不足,很多工作只能開啟“白+黑”“ 5+2”模式,加班加點完成。終于在2017年4月實現對全市所有單位退休人員的全面發放,發放率達100%。
問題四:資金清算難度大
2017年5月,北海市市本級的在職人員養老保險清算工作在全區率先完成。清算工作難點在資金落實。北海市社保局從2016年12月開始便積極與財政部門溝通協調,最終爭取到財政部門的支持,把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清算資金列入了2017年財政預算,并于2017年3月核撥給參保單位,4月參保單位與社保局進行了實賬結算,5月全面完成該工作。據了解,目前在全區范圍內北海市本級首先完成了在職人員清算工作,為下一步改革后退休人員的待遇重核打下了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