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良斌+楊建全
摘 要: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為北京和張家口的城市經濟及京津冀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帶來重大利好,對河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大型體育賽事(活動)的順利承辦,能明顯促進承辦城市的經濟發展,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加快城市的發展,加速良好城市形象的塑造,對打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意義。就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對華北地區區域經濟的影響做宏觀論述,并對如何提升京津冀區域經濟,提高區域內體育產業、旅游產業、休閑娛樂產業、餐飲業、通訊業、建筑、廣告裝飾、服裝業等一系列的服務行業和商業的發展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北京冬奧會;體育產業;宏觀經濟;區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7-0056-02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宣布北京成為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北京賽區將承辦全部冰上項目,延慶舉行高山滑雪、雪車、雪橇項目,張家口市崇禮縣負責其余雪上項目。相比之下,張家口從未舉辦過任何大型賽事,但其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地形豐富多樣,擁有很多開發程度較低的體育資源。因此,張家口市可以借此機會大力推動城市體育發展。冬奧會對城市體育帶來的影響遠不止籌備這七年,在賽事結束之后,更要將準備和承辦期間的成果延續下去,使體育運動真正深入居民生活,盡可能規避后奧運風險,最大化冬奧會對城市經濟和體育發展的積極影響。此外,體育產業可以牽頭帶動城市經濟模式轉型,加速區域經濟發展,切實提高城鄉居民水平。
一、北京冬奧會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分析
(一)成功舉辦冬奧會對社會經濟的作用與影響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一般都會吸引社會各部門、行業以及團體和個人參與體育事業,為承辦城市帶來大量優質先進的無形資產,如經營管理、服務技術、營銷方式、經營業態的增值,以及密集的資金投入。還會為當地帶來大量體育觀光人流,促進當地及周邊旅游觀光、餐飲住宿、交通物流、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的大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人力、財力等多方面的巨大便利。
冬季奧運會作為一項世界性的大型體育賽事的順利承辦,對于北京及河北、天津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這讓城市及周邊區域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提升,體育經濟的發展又為當地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使當地的民眾得到實惠,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二)北京冬奧會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奧運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十分明顯。此次冬奧會將對北京及周邊地區帶來的影響可以從相關產業發展、國民生產總值、投資消費和就業幾個方面來討論。
與冰雪相關的產業鏈可以從器材、場地、賽事、培訓輻射到相關的很多上下游產業,如交通、通信、節能、地產等,發展空間巨大。根據北京申奧委的計劃,中國將為2022年冬奧會總體投入39億美元,所涉及的冰雪運動帶動的其他關聯產業收入將達到3 000億元以上。
對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規模,當年共有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參賽運動員11 438人,設302項運動,包括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在內共有60 000多人參加;冬奧會現有共120項運動,上屆索契的冬奧會有87個代表團、2 873名運動員以及萬余名記者參加。在2005—2008年的“奧運投入期”內,北京市GDP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6.5%,尤其是2007年高達21%。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投入了大約2 800億人民幣,若將此次承辦2022年冬奧會的投入以39億美元約240億人民幣估算,冬奧會可以拉動舉辦地區的國民經濟年增長約1~2個百分點,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經濟增長每年可再提高0.1~0.2個百分點。
奧運會投資一般在舉辦奧運會的五年前啟動,奧運會結束一年后基本停止;投資結束后,其產生的乘數效應仍將延續5—6年,投資機會將表現在基礎建設、特許經營、奧運會概念股等方面。此次我國舉辦冬奧會編制的預算規模為15.6億美元,非組委會預算場館資本投資總額為15.1億美元。在15.1億美元的場館投資中,65%由社會投資,其中3個奧運村投資會完全由企業承擔。冬奧會還將帶動體育產業、旅游、休閑娛樂等消費服務的開發。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時,消費市場總需求超過了15 000億元,預計2022年冬奧會可以衍生出約1 300億元的消費需求。
在就業方面,上屆的索契冬奧會便為舉辦城市創造了56萬個就業機會,而據張家口申奧負責人張春生預計,申辦冬奧會將會增加約20萬個就業機會。
(三)北京冬奧會對區域的經濟影響
2022年冬奧會可以幫助北京和張家口提升城市的經濟功能,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為北京向張家口疏解其非核心功能提供了機遇。
現在北京城區、延慶、張家口的三個場館群之間有先進的京藏高速(G6)、京新高速(G7)、110國道和修建中的京張高速鐵路連接,機場、高鐵等項目也都在積極推進,屆時張家口將進入“首都一小時生活圈”。如此看來,一般性的制造業,甚至是部分中央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都可以考慮向張家口搬遷,進而達到抑制首都增量、調控存量的目的。而冬奧會所創造的就業機會,也將極大地緩解北京就業市場的壓力,增加張家口市周邊城市的就業機會。
申冬奧成功對于張家口、懷來一線的地產項目來說,也將迎來重大利好,并且有可能會緩解北京人口壓力,平抑四五環的房租房價。但2022年冬奧會對樓市產生的拉動作用會比2008年奧運會小得多,因為無論是2008年時樓市本身的熱度還是北京城的首都效應,都是張家口所不具備的。所以總體來看,京津冀各個區域的經濟仍有自身的獨特性,僅通過冬奧會把原有的板塊都打通還是不現實的。
在成功獲得冬奧會舉辦權之前兩天,國務院還剛剛批復同意了設立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藍色經濟”也將借力冬奧會迅速發展。數據顯示,2014年張家口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 318萬人次,旅游收入23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33%和28.46%。2015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2 45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3%。第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總量首次超過了第二產業。endprint
(四)北京冬奧會對華北地區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影響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必將帶動我國冰雪產業的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必然會促使申辦地北京與河北成為冰雪項目的發展中心,尤其是像冰雪競技產業、冰雪旅游產業、住宿餐飲產業等方面帶來優越的發展前景。因為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勢必會帶動冬季冰雪資源更加豐富的東北三省冰雪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冰雪產業的升級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因此,大量增加的冰雪運動人群將會有效地帶動冰雪產業裝備制造、餐飲住宿、道路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這就有利于傳統高污染高投入的產業轉型為綠色環保的體育產業,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五)北京冬奧會對華北地區環境改善的影響
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為華北地區環境污染帶來非常積極的因素。在舉辦冬奧會前國家會采取多種手段多方面加強環保措施,加強華北區域大氣污染、水污染等各類污染的治理力度,為區域減少污染改善環境做出更大貢獻,為順利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做出更大的環境投資。
二、北京冬奧會對區域經濟負面效應的對策
第一,秉承節約理念,減少奧運會前期的盲目過度投資。從歷屆夏季奧運會與冬季奧運會的舉辦經驗來看,一旦臨近奧運會結束,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需求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下降趨勢,對當地基礎建設及旅游、餐飲住宿方面帶來巨大風險。因此,在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籌辦過程中務必要秉承節約理念,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利用城市及區域特點合理布局,因勢利導地充分利用資金,做好冬奧會舉辦前、中、后的資金運行規劃,為后奧運經濟的良性運行做足功課,避免經濟大起大落。
第二,強化設計,保證奧運場館的賽后利用。冬奧會舉辦結束后作為奧運遺產的體育場館應合理利用,積極開發體育市場,加強競技比賽項目的引進,大力推廣全民健身運動充分合理利用場館資源。北京冬季奧運會后相關城市體育經濟發展能否繼續平穩、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就是,各類體育場館能否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
第三,合理規劃,提供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冬奧會的舉辦是河北省的重要發展契機,對華北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應該因勢利導,積極引導河北省的經濟走向持續健康的發展軌道,應適時調整河北及北京一些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行業和第三產業,實現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
三、結語
冬季奧運會是世界范圍內最高水平的冬季體育賽事,對任何一個主辦城市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對改善京津冀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及提升大氣和環境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應從政府、企業、社會等渠道籌集大量資金吸引京津地區與河北的合作,尤其是奧運經濟、生態經濟等方面。無論是京津經濟轉型,還是河北經濟綠色崛起,都會隨著奧運會的申辦而得到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國強.申冬奧背景下河北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社會科學論壇,2015,(12).
[2] 王誠民.舉辦冬奧會對提升中國國際形象價值的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9).
[3] 孫科.2022年北京冬奧會:改革·轉型·引領——易劍東、張斌對話錄[J].體育與科學,2015,(5).
[4] 劉靜,李艷芳.以申冬奧為契機實現京津冀旅游一體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1).
[5] 周瑞峰,徐秀娟,李南閱.奧運經濟與張家口區域發展[J].知識經濟,2014,(23).
[6] 趙敏燕,朱少卿,李宇,等.基于事件旅游效應理論的張家口冬奧城市發展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5,(8).
[責任編輯 陳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