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近日,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公布了2017年度地方高校新建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名單,廣西醫科大學申報的“肝臟損傷與修復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2017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成為廣西首個入選國家“111計劃”的高校,是西部省區非省部共建高校的唯一獲得者,實現了廣西在國家級人才引進平臺領域的重大突破,將開啟廣西在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上新的篇章。
“肝臟損傷與修復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創新引智基地”以廣西醫科大學區域性高發腫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平臺支撐,外方團隊匯聚了來自美國杜克腫瘤研究所、美國發明家學院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等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15名國際頂尖專家,與廣西醫科大學相應學科團隊共同組成國際合作研究團隊。雙方將通過引智和創新有機融合, 引進國外高水平人才,在肝臟疾病基礎與臨床方面開展集成創新,科技攻關,將進一步推動廣西乃至國家肝損傷與修復領域研究水平跨越式的發展,使我國肝臟疾病防治水平處于世界先進行列,為我國肝病患者帶來福音。
“111計劃”由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實施,是國家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計劃,是代表高校學科建設水平及國際科研合作水準的標志性平臺,也是目前高校創新引智工作的國家級最高平臺。該計劃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以優勢特色學科為基礎,以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為平臺,從世界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學、研究機構或世界一流學科隊伍中,引進、匯聚1000余名海外頂級學術大師以及一大批學術骨干,重點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據了解,每個入選的“111計劃”基地的建設周期為5年。“111計劃”2016年之前主要面向中央部屬高校設立,從2016年起首次面向優秀地方高校開放。2017年,全國共有21所高校入選。
廣西外國專家局將以此次獲批基地為契機,進一步優化廣西引智工作結構,改進引智服務工作方式方法,根據引智單位需求,整合引智乃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領域的各項政策資源,將對全區引智單位的管理服務從傳統的進度跟蹤、核撥資助拓展到協助創新創業、引導建立項目集群等更深更廣的層面,探索新形勢下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新模式,促進引智工作為廣西經濟社會建設發揮更大作用。
(廣西外國專家局供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