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楊
摘 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21世紀已經步入信息化階段,評判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及其全球競爭能力的主要標準是自身的教育水平、科技發展速度以及創新能力。而上述三者都是在強調加大對人才培養的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的創造能力和實踐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網絡教育培訓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基于人才培訓的觀點,對中等教育網絡教育培訓的可行性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網絡教育;教育培訓;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7-0152-02
自2005年起,我國中等教育網絡教育市場整體規模發展極為迅猛。根據《2016年中國網絡教育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一文中的數據,全國中等教育網絡教育市場規模更是從2005年的5.4億元人民幣迅速擴張性發展到2016年的152.3億元人民幣,而預計2017年更將達到211.5億元。雖然中等教育網絡教育在全國在線教育市場整體中的比重不高,但由于其自身特征,滿足了廣大中等教育中小生升初、初升高乃至高考的巨大壓力,因此在市場中呈現出了剛性需求勢增長。同時,近幾年參加中等教育網絡課程培訓的總人數也以12%的年平均速度增長著。而金融市場對該領域的投資總額,也呈現了爆發性增長,從2012年的不足億元,發展到2015年上半年投資即超過20億元的規模。因此,研究結合中等教育特點的網絡教育培訓,將對我國教育市場的發展有顯著的意義。
一、網絡教育的基本內容及其特征
(一)網絡教育的基本內容
網絡教育的英文稱呼為E-Learning,可以被簡單地理解為通過網絡開展學習、教育。網絡教育的基本內容是指借助多媒體技術以及網絡化內容開展學習和教育的一般活動,這種教學模式將改變原有的教學關系。對中等教育而言,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變得更加多元化,從管理角度思考,則可以有效提高員工的學習效率。總而言之,網絡教育的大力發展已經從本質上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學習框架。通過筆者對網絡教育工作的研究發現,其經歷了三個主要環節,分別是函授教學、以廣播、電視為主的多媒體教學及計算機教學。
(二)網絡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非同步性。網絡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只要周邊有電腦可以連接學校的公共網絡,學生就能夠根據自身的作息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學生最近的學習進程,并第一時間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
2.教育的互動性。隨著技術的迅猛發展,中等教育機構(學校、補習機構等)的硬件水平以及技術能力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學校通過對Internet的使用,使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在這種網絡教育模式環境下,教師能夠在網絡中心傳授課程,課程當中所涉及到的聲音、圖片、數據信息等內容在第一時間通過網絡有效地傳輸到連接的各個客服端,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情況也因此變得更加緊密。
3.教學數據的集中性。多媒體課件有一個基本的特性就是集中性,即教師在課堂上所使用過的圖片、PPT、視頻以及教學用具等都夠有效地集中在多媒體課件當中。學生在視覺以及聽覺方面會產生與傳統教學模式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教學數據集中性是網絡教育培訓的主要特色之一。
二、網絡教育培訓平臺建立的重要意義
與原有的中等教育教育培訓模式相比,網絡教育培訓具有顯著的優勢,即學校可以借助網絡培訓的途徑,在不導致費用增加的條件下,大幅度增加教育培訓的覆蓋面積,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因此,建立網絡教育平臺的重要性便體現出來。首先,構建網絡教育培訓平臺,可以為中等教育創造一個全新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其次,網絡教育培訓平臺的構建還可以大幅度提升學校的知名度,為學校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各大中等教育構建的網絡教育培訓平臺能夠有效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工學沖突”等問題,盡可能地降低學校在培訓資金方面的投入力度。在確保原有考試模式可以繼續執行的同時,增加網絡在線考試平臺數量,這樣也可以提高學校的考試公平性。與此同時,教育培訓平臺的建立還有助于學校整合各個教學課程資源,吸取其他院校先進的教學理念,了解現階段各大中等教育教學的進程等等,學校之間的信息交流情況變得更加頻繁,資源共享現象也變得更加普遍,這也正是開設網絡教育培訓平臺的意義所在。
三、現階段網絡教育培訓環節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與學生使用計算機技術的能力普遍較低
各大中等教育機構中都有許多資深的教師,他們歲數普遍偏大,因此對互聯網技術的掌握情況往往較差,這就阻礙了網絡教育培訓工作。與此同時,學生目前的學習途徑還是以記筆記的方式為主,隨著課程難度的提高,大多數學生的重心都放在復習方面,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了解網絡教育培訓的基本內容,進而增加了學校開展網絡教育培訓工作的難度。
(二)優質的教育培訓資源不夠充分
我國目前開展網絡教育平臺的學校數目有限,因此網絡分享的課程資源也十分有限,所以優質的教育培訓資源明顯滿足不了現階段學生的基本需求,學生還是會把精力放在傳統的教學環節當中。久而久之,網絡教育培訓開展的目的并沒有得到實現。
(三)網絡教育培訓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網絡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獲得更多的資源,也促進我國中等教育市場加快構建網絡教育培訓平臺的速度,但是目前網絡教育培訓機制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只有保證網絡教育管理機制完善,才能確保教育體系的發展處于正確的軌道之上,以便學生獲得更加科學、有效的數據和信息。
四、針對目前網絡教育培訓問題應采取的解決措施
(一)加快網絡教育培訓機制的完善速度
1.中等教育需要掌握開展網絡教育培訓工作的目的。加快網絡教育培訓機制完善速度的第一個環節就是,需要中等教育切身實地了解開展網路教育培訓工作的目的。首先,中等教育需要了解現階段我國教育的基本水平,并通過對自身的分析,尋求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網絡教育道路。其次,充分掌握開展網絡教育培訓平臺的目的,不要出現跟風的現象,只有充分了解工作目的,才能制訂出最適合的計劃方案。最后,對學校的學生情況進行分析,學生對課程的理解能力存在差異,對計算機的使用情況也層次不齊,學校必須掌握學生的基本特征,只有這樣才能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網絡教育培訓工作,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網絡教育培訓平臺當中獲取到自身所需的“知識”。在對教育培訓資源進行收集時,學校需要進行細致的審核工作,確保該內容的可靠性之后,分享到網絡平臺當中,為學生提供一個科學、健康的學習環境。endprint
2.增加視頻教學的可行性。加快網絡教育培訓機制完善速度的第二個環節就是增加視頻教學的可行性,目前網絡教學培訓平臺主要的服務是為學生后期復習階段提供幫助,大多數情況,教師還是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授課。所以,增加視頻教學的可行性至關重要,教師通過使用E-learning技術,把圖片、視頻以及課程用具等內容有效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到新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大幅度減少教師的教學時間,縮減學校教育的成本,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學習地點以及時間,進而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3.提高網絡教育培訓的監管功能。加快網絡教育培訓機制完善速度的第三個環節就是提高網絡教育培訓的監管功能,學校必須加大網絡管理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教育培訓環節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網絡教育培訓工作有效分擔了學校集中授課的壓力,大幅度增加教育的覆蓋面積,進而提升了教育質量。但是,監管力度也必須隨之加強,通過對參與網絡學習的學生的實時監管,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教師更好地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輔導工作。
(二)增加中等教育網絡教育培訓機制的多元化
提高中等教育網絡教育培訓機制的多元化,是保證網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現階段的網絡教學還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所以必須增加其多元化,以便其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舉例而言,教師需要了解每一個參與網絡學習的學生的基本情況,以便掌握學生的問題所在,并制定最適宜的教學方案。由此可以看出,教學模式不再是“填鴨式”的方式,增加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互動,是未來網絡教育的發展方向。
五、結論
中等教育開展網絡教育培訓平臺,可以大幅度增加教育的覆蓋面積,進而提升教學質量。雖然網絡教育在全社會中的發展及應用不斷深入的拓展,但是現階段在網絡教育可行性方面還是存在問題,所以還需要不斷完善網絡教育培訓機制,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
[1]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年中國網絡教育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EB/OL].弘博報告網,2016-09-27.
[2] 程庭喜,周湘泉.遠程培訓三元質量管理體系的實驗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4,(6).
[3] 田君.網絡教育是企業培訓的有效方式[J].現代企業教育,2015,(7).
[4] 黃丹青.遠程開放教育的各種特色和發展趨勢[J].中國當代教育,2015,(11).[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