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建
摘 要:耐久跑是中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和重要項目,對提高學生體質有著重要作用,但以教師為中心,教法陳舊單一的現狀,造成學生反感、厭惡,教學效果不佳的困境。通過改變教學方法,采用游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在實踐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關鍵詞:中學生;耐久跑;建議
一、耐久跑對中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耐久跑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項目,需要長時間連續的肌肉活動。它一方面要求盡量減少能力的消耗,維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根據比賽的情況具有加速跑的能力。長期從事中長跑運動有助于提高中學生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技能,提高心臟供血能力,促進心臟、肺等血液循環和呼吸系統的發展,提高有氧代謝的能力,還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同時對增強體能,培養人克服困難、吃苦耐勞和勇于拼搏的意志具有積極作用。
二、現有中學生耐久跑現狀
(一)中學生對耐久跑的認知現狀
1.通過問卷調查得知,絕大部分學生雖然認為耐久跑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作用,但真正了解耐久跑對人體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具體重要性的學生并不多。
2.學生討厭耐久跑的主要原因是耐久跑本身動作單一、趣味性不強、學生怕苦怕累、意志力薄弱等,有少數學生不討厭耐久跑,但真正長期能堅持下來的卻很少。
(二)現有耐久跑教學方法與手段現狀
1.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與教師訪談得知,現有耐久跑教學普遍存在不以學生為中心,教法陳舊單一。都認為非常有必要更改現有的耐久跑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形式變得多樣化、科學化。注重興趣與學生年齡特征相符合。
2.普遍認為現有耐久跑教學手段傳統,已經適應不了學生對教學的要求,導致學生對耐久跑產生反感,使耐久跑教學陷入了“教師無法教,學生不想學”的困境。
三、建議
(一)增加學生對耐久跑的認知
通過課堂上的理論講解、名人故事、身邊案例等增加學生對耐久跑的認知,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進行耐久跑練習的目的與意義。在進行耐久跑教學前對學生思想進行積極的引導,盡量采取各種方法樹立學生信心,鼓勵學生積極體驗,達到對耐久跑的深層次理解。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興趣
耐久跑簡單而枯燥,學生對它沒有像球類運動那樣高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學生的體能和心理狀況進行充分了解。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可結合本校實際安排一些趣味性比較強且容易提高學生感興趣的練習項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參與鍛煉的主動性。如“趣味耐久練習——火車掛箱游戲、聽數抱團、加大難度掛火車、反口令協調游戲”等為教學主題,并輔之以一定的教學情境貫穿教學全過程,力圖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耐久素質,從而形成堅強不拔的意志品質,讓學生在樂中練、趣中練、玩中練。
筆者認為在教法選擇和運用時一定注重教法的多樣化,以給學生帶來快樂和健康為宗旨,使學生在耐久跑教學中體會到成功與快樂,盡可能地改變傳統的機械跑步模式。如,采用流水作業法、比賽法、游戲法,與教學內容靈活地結合起來。
(三)改進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
耐久跑教學時可以采用集體與分組相結合(同質分組與異質分組)的教學方式,達到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積極練習、相互提高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教與學結合得更緊密,教學效果更加突出。筆者在實踐中常采用的教學手段有如下幾種。
1.耐久跑替代練習法
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跳繩練習、大場地的足球比賽、“橄欖球”游戲(按體能同質分成兩隊,利用追、搶、傳、投、抱、堵等各種方法獲得球權,最終在規定時間內看那隊投入對方球門的次數多為獲勝)等方法,循循誘導,同樣會取得較好的耐久跑效果。
2.耐久跑簡化練習法
耐久跑教學的主要技術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技術要領和方法,能夠積極參與練習。如果一開始就要求學生掌握其要領和方法,難免有些枯燥和難度。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從實際出發,把練習的要求“降一降”,安排一些學生嘗試性“跳一跳”。如,讓學生自由組合跑走交替練習,分組勻速接加速跑交替練習,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定距離練習等方法。
3.“越野跑”練習
讓學生走出校園,選擇較安全的自然地形或路道,到大自然中去。體育教師統籌負責,集中做好準備活動,講清交通安全、練習注意事項,做好安全預案。采用異質分組的形式,體育骨干和班干部擔任組長,組內同學相互鼓勵、團結一致、頑強拼搏,共同努力完成練習任務,
4.“接力跑”練習
體育教師把學生同質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6人,分別進行女生4×800米接力、男生4×1000米接力。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和課程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同時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
參考文獻:
[1]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06.
[2]劉冰.耐久跑對人體各器官系統的作用[J].濮陽教育學院學報,2003(11).
[3]呂勇中.如何進行科學的耐久跑[J].甘肅省體育科學研究所,2006(4).
編輯 趙 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