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美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任務,它同素質教育中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關系,提高審美教育會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動地達到心靈的境界的轉化,可以提高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可以達到培養學生個性,創造力的目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的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全面發展。
一、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教育過程的實施,是培養具有創造個性的人才,創造力是高素質人才的主要特征。想象是創造的主要條件,也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方法。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眲撛煨运季S并非毫無根據地胡思亂想,要收到積極的效果必須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其自覺性、積極性。單憑教師填鴨式的滿堂灌是不行的,美術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能起到很好的啟發誘導作用。多媒體的運用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通過視、聽等各種渠道影響加強學生與外界的聯系,通過各種感官刺激使學生能充分發揮想象力。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有效途徑。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而會達到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地步。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適當運用游戲于課堂教學中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興趣,兒童喜歡多種形式的游戲,教師可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這樣學生記得牢,記得深,有證明了知識的科學性,同時學生又學會調色方法,效果很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繪畫藝術。
二、在美術教學中拓展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教學時教和學的活動的統一體。教學方法既包括教師的教法,又包含學生的學法。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是實現從教到學的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應有系統地把學法指導和學習過程聯系起來,使學生有愿望也有恩那個李參與學習,進行創造。因此,應加強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
首先是觀察能力的培養,敏銳的視覺感受和正確的觀察方法時繪畫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學生認識不到這一點,因此在作畫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忙于涂抹自己的畫面,畫的多看得少,這是教師就應該調動全體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有步驟,分層次地仔細觀察,并說出繪畫對角的結構、顏色、明暗等規律性的繪畫因素,經過措辭反復的訓練一提高學生敏銳的感覺事物的能力。學生在繪畫中觀察比較自然和具體對象后,思維就有素材,接著以自身體驗進行繪畫就水到渠成。如《校園里的花》一課,先讓學生看看校園里各式各樣的花,再看看畫家筆下的花,最后看看以前小朋友畫的作品。進行比較,感知畫面的處理、提煉、創作作品。
其次是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想象是創作的源泉”世界上許多創造發明都是從想象開始的。繪畫教學中,我們可用創設情境的方法來拓展想象空間,在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間創設一種“不協調”,使學生在探索樂趣中尋求知識,培養想象力。引導學生在基于繪畫主體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地合理地想象,充分發揮小學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兒童的語言,天真爛漫地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盡管每個人最后得出的結果不同,作品的風格、表現手法不同,單只要是符合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就應該給予肯定的鼓勵,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進入情境后,就會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受,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最后是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動手操作室小學美術學科體現的最為充分的一個方面,尤其在手工粘貼畫中,它要求學生手腦并用、畫、剪、粘貼缺一不可,充分調動了學生全部的注意力,使他們始終在注意、好奇、自信及對成功的期望中進行。如《巧巧手》一課,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可利用的材料,將各種材料運用剪、折、貼、卷、插等制作方法加工成各種畫面,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因此,它也是訓練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一個有效手段。
三、在美術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進行德育滲透
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會從天而降,需要我們去培養,繪畫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豐富的藝術修養,那么在美術教學中
如何憑借教材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繪畫基礎知識,技能與陶冶美好心靈的和諧發展呢?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發學生了解我們祖先創造的藝術文明,用審美的規律去感受和欣賞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藝術文化遺產,讓我們為我們的祖先驕傲和自豪,教育德為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來提高德育的質量,讓學生在美的境界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觀念,我在教學中曾做一番嘗試,就是把美術課與思想品德課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在描繪祖國美麗的河山,家鄉的名勝古跡……進行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教育。
總之,要真正推行美術素質教育,就必須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的各種能力與素質在主動參與中得到培養和提高。就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和審美能力,行之有效地開展好美育教育,讓他們學得開心、愉快,時新教改所追求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