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

秋天來了,清涼的秋風掃過,往日茂盛郁蔥的樹木都換上了新的盛裝,色彩豐富,綠色中夾雜著或紅、或黃、或紅黃相間的顏色,向人們呈現著一種獨特的、斑斑駁駁的大自然的美。他以另外一種形式的美來詮釋他生命的意義。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去野外欣賞及采集樹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2.掌握樹葉貼畫的制作方法、技巧,通過創作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意識。
3.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的能力以及合作的意識。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生通過收集、整理、加工資料,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并進一步掌握獲取課本以外的知識的方法。
(2)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多去發現身邊的美,提高自己的眼界,激發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2.情感價值觀目標
(1)學生通過了解樹葉的相關理論知識,逐漸形成熱愛自然、熱愛生活、保護環境的意識,并能自覺地在大自然中體會到美感給人們帶來的豐富多彩。
(2)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培養興趣,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教學重點
1.根據樹葉不同的形狀創作樹葉貼畫作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2.在大自然中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感受美的存在。
四、學生分析
初中學生由于剛剛步入中學校門,好奇心強烈而且積極活潑好動,他們有很強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想象力也比較豐富,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帶動,能夠大膽地創作出理想的作品。
五、教學用具
壓制好的樹葉多種,每一種樹葉多張,雙面膠、膠水、剪刀、16開卡紙(白色或有色卡紙)。
六、學習準備
1.樹葉的收集
帶學生去樹林之中,讓他們以自己獨特的審美眼光來欣賞自然,尋找他們眼中最美的樹葉。
2.樹葉的處理
將收集回來的樹葉進行分類及整理,撫平后(也可以根據需要將樹葉擺出自己想要的形狀)夾在書中壓平,待其失去水分變成干葉后即可使用。
七、學習過程
(一)引趣聯想
1.教師展示事先做好的樹葉貼畫作品給學生看,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并獲得了美的享受。
2.教師乘機設問:我們收集的樹葉形狀各種各樣,根據樹葉的形狀展開聯想,看看它與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相似,或者與物體的某一部分相似。
(二)觀察探究
1.運用這些樹葉你能拼貼出哪些有趣的畫面?
2.引導學生總結出樹葉貼畫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1)構思設計畫面,可畫出構思好的草圖,草圖要簡潔、概括。
(2)干葉失去水分易碎,所以拼貼時要小心輕拿。
(三)評價提高
展示學生作品,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評價:說說自己小組作品的創意及哪里最滿意;評價其他小組的作品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借鑒。通過自評、互評的環節,拓寬學生的創作思路,發展學生發散思維及創造表現的能力。
八、課時安排(1課時)
九、學習流程圖設計
十、教學反思
在體驗中學習,在創作中感受成功和喜悅。整個創作活動并不是在課堂上,其實在樹葉的收集過程中,學生已經在構思、設想、在有目的地尋找,這才有了課堂上學生的活躍、積極參與,才有了很多優秀作品的產生。通過樹葉的采集、整理到樹葉貼畫的制作過程,既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造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激情,又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對學生滲透了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保護環境的教育,培養了學生探究及合作精神,更使學生體驗了成功的愉悅。
編輯 張曉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