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夢
摘 要:語文不止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更是中國的國粹,說它是國粹,是因為它是中國獨有的,并代表了中國的古代文明。
關鍵詞:語文應用;文字魅力;學習方向
一、語文應用的廣泛性
語文最普通的應用就是我們日常的交際,與人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說話的深度及抓住交談要點的能力就是從語文中學來的。溫暖的語言可以讓人如沐春風,惡語傷人六月寒。有的人與人交流,信口開河,有的則相反,說得不多,但句句是切入要害的,給人一種望而生畏、敬仰的感覺。所以如果一個人沒有學好語文,在如此現實的社會里,就連說話都是問題,表達不好,溝通就沒有效率,甚至會產生誤解。
語文在各個學科里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數學、物理、化學、英語都與語文有著莫大的關聯。舉個例子,學英語的時候,如果語文功底差,那就會理解不了英語中的主、謂、賓,數學、物理的應用題也會理解不透徹,因為應用題都是用語文中的語言組織起來的。最有力的證據就是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也常常是文摘、報刊上的常客。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就常常在研究數學之余,寫些散文發表;世界聞名的大畫家達·芬奇靠《蒙娜麗莎的微笑》在畫壇上立下了不可逾越的地位,而在文壇上,他同樣是人人敬仰的巨匠。
語文課也可以提升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例如,《喂——出來》中,作者深刻表達了人類破壞環境的一些現象,通過了解小說的情節,理解作品的主旨,揣摩作者的想象活動,探究想象與現實的關系,引導學生關注自然,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培養他們的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
二、語文的魅力
語文還是藝術和審美的體現。大家學習的很多課文,比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唐詩宋詞、現當代著名作家的名篇,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時時感受到文章傳遞的自然、生活、人生之美。如,《春》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是千古名篇,時讀時新,都有美的享受。他們的文體、音韻、節奏、語音,無不體現了漢語之美。有人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這是有道理的。因為詩就是審美的。學習語文,語文學得好,就能得到良好的審美熏陶,讓學生從小就能感知到美,認識到美。
三、語文學習的方向
語文考試有固定的思路。事實上,對各種各樣的語文試卷加以分析總結,可以發現,初中語文試題可以分成一些固定的題型,比如,搜索、概括、理解、鑒賞、發散是必考的五大題型;每種題型會有固定的答題思路,固定的答題思路決定了語文試題的答案都是唯一的,無論文字表述如何千變萬化,答案中的采分點(或者說答題要點)都是固定的。而這些語文的題型及答題思路都是可以通過訓練熟練掌握的。因此,如果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進行這方面的能力訓練,掌握了題型和相應的答題思路,語文成績達到110分以上,沒有問題。
所以,教師應該從初一剛開始就給整個初中語文建立一個清晰明確的語文學習規劃,并明確初一語文學習的重點在哪幾個板塊。
1.文言文閱讀
雖然中考文言文都放在課內,相對而言,文言文閱讀不是中考中的難點。但對初一孩子來說,小學接觸相對較少,到了初一需要首先培養語言習慣。這就好像學習英語一樣,必須將常見的實詞、固定搭配等語言習慣掌握了,才談得上理解和做題。因此,建議學生多讀多背,不僅是背中考必背的篇目,最好能在時間較充裕的初一將課本中出現的文言文都背誦下來,這對初中學習很有幫助,同時其益處還能延續到高中語文的學習。因為高中會繼續考查文言文,并且考的都是課外的,如果初中有了較多的語感培養,高中會輕松很多。
2.現代文閱讀(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
上面提到文學類閱讀是初中三年學生的“老大難”,具體到初一,文學類閱讀主要呈現方式是記敘文閱讀。這一塊,建議學生回家多做閱讀題,可能的話,給做的題分分類,并對解題方法加以總結。
3.作文
相比小學作文而言,初中作文從評分標準及規定字數等方面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僅從字數來看,初中作文的要求就比小學增加了200字,并且中考高分作文的字數一般都在800字或再往上,這對初一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需要剛進入初中就加以重視。
剛剛升入初中,家長和學生都不能忽視語文學習,并且應該制訂一個清晰明確的初中語文學習規劃,這樣,語文才能成為初中學習的向上力量,而不是拉后腿。
總而言之,語文課是最基礎的課,要認得字怎么寫,詞怎么讀,句子怎么理解,是我們要學習的溝通表達課,更是要求我們學習中國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字,是傳承知識的工具,是衡量人才知識和素質的標準之一。
參考文獻:
[1]鄭金娥.淺談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6).
[2]趙燁.初中語文細節教育教學的重要性[J].讀寫算(教研版),2014(10).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