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菊
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是語文教學中最適合發展學生個性的活動領域。但在習作課上,卻總有一大部分學生害怕寫作文,他們要么皺著眉頭無從下筆,要么東拼西湊說一些空話套話。那么,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改變這種現狀,讓學生喜歡寫作文,愿意寫作文,寫出具有自己個性化的習作呢?
一、激發學習動機,掃除學生怕寫作文的心理障礙
作文是一項比較復雜的智力活動,它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字詞句篇,表情達意。這就需要付出一定創造性的勞動。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淺,語言文字的積淀也不夠,感到作文困難自然是難免的。皮亞杰說:“兒童是具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睆囊欢ǔ潭壬现v,“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使學生克服寫作文的心理障礙,激發學習動機,就應重視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一旦學生對習作產生了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由“怕”作文轉為“愛”作文,并產生表達內心感受的欲望。
只有讓學生寫內心世界的感受,他才會高興地說,高興地寫;反之,如果是為作文而作文,就會言不由衷,敷衍應付,視作文為苦差事。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激發學生寫作的動機和欲望,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學生的思想,而要學會用學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學生的耳朵去傾聽生活,讓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學生的思想感情發生共鳴與協奏。
二、積累素材,使學生有“話”寫
通過激發寫作興趣,學生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但一提起筆,卻又無從下手,原因就在于學生缺乏材料的積累。因此,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就要教給學生積累材料的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和優美生動的語言范例。
(一)在游戲中寫作
愛玩是孩子天性,游戲是孩子們最正當的行為,讓游戲滲入到作文訓練中,或者說讓學生在游戲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戲,玩中寫,寫中再現玩趣,這樣學生就會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了。一次,我和學生一起玩起了:“對著干”的游戲:由我來喊口令,學生來做動作,但所做的動作必須和我喊的口令相反,如:“坐下”,學生聽了這個口令后必須站起來,剛開始,學生還沉著應對,可等我把難度提高,速度加快,就弄得他們抓耳撓腮,不知所措了,大家都哄堂大笑。游戲結束,接下來寫作文,同學們眼睛都閃著喜悅的光芒,一個個胸有成竹的樣子。一節課后,學生交卷。都寫得那么具體、生動,有情有趣,學生真正體會到作文的快樂。這樣的作文課,學生能不喜歡嗎?
(二)在閱讀中寫作
古人云: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之一。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讀。不僅要加強語文課上的閱讀訓練,還要加大課外閱讀的指導力度,讓學生多讀書,讀各種書。通過大量閱讀,不僅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智慧,陶冶情操,而且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作者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寫作技巧,以及作者的觀察方法,思維方式。再進一步把讀書、思考、練筆結合起來,通過閱讀來豐富自己習作的材料,學習作者寫作的方法。
(三)在生活中寫作
生活實踐是學生作文素材的重要來源。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覺地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讓學生用眼觀察,用心思考,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明白處處留心皆學問的道理。我們可以讓學生在習作中敘述喜聞樂見的事情,刻畫具體可感的人物,描寫時時變化的風景,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如今天上課沒認真聽講,在干什么了,老師怎樣批評你的,你聽了心里又是怎么想的?放學回家的路上,撿到一片美麗的落葉,細細地觀察一下它的形狀、顏色,從它斑駁的顏色感受它經歷的風風雨雨,輕輕地將它夾進課本,悄悄地珍藏……生活中可寫的東西太多了,只要我們留意生活,真心去感受生活,習作就會成為你忠實的記錄者,成為你最好的伙伴,讓你進一步體會生活的滋味,豐富你敏感的心靈。
三、采取多元的評價,強化個性發展的動力
習作是學生展現個性的樂園,多元評價是發展學生個性的動力。長期以來,教師評價學生的作文大都只就學生上交的作文,根據“習作要求” “評價標準”等主觀地評定學生作文的優劣,根本沒有考慮學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個性的差異。這曲解了評價的本質—— — 促進學習者的發展?!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 “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評價學生的作文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法,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弘揚學生的個性。
《課標》強調學生在習作時要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評
價時,我們就要把“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作為評價學生作文的主要準繩,讓“真情實感”永駐學生的心田,讓學生養成寫“真實”的好習慣。
總之,基礎教育新課程作文教學需要與時俱進,加強和改進小學作文教學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我們應該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只要是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我們就應該采用。我們最終的目的是保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讓學生快樂地作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