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群
摘 要:本文就轉型期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轉變問題,提出以實踐應用為導向前提下新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即集中實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模式、企業項目實訓模式,并就畢業設計教學實踐價值展開探討。
關鍵詞:藝術設計;實踐應用;教學模式;畢業設計價值
中圖分類號:J06-4;G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183-01
高校藝術專業畢業設計是體現教學理念及成果的最終環節,但大多數藝術專業畢業設計仍是專業課內容的重復,許多高校最后一個學期,都被學生以找工作為由占據,畢業設計教學環節形同虛設,學生的畢業設計與工作實習都沒有最好體現。因此,在轉型期的高校,應以全面提高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為目標、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很有必要建立迎合市場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并以此展現全新的教育價值。
一、畢業設計改革模式探討
1.集中實訓設計。藝術設計專業培養學生特點是要具有創新意識和設計實踐能力。只有對畢業設計環節加大改革力度,進行整合設計,才能有效改善畢業設計的形式和質量。建議從第七學期在校的八周課中,植入綜合設計環節,學生利用綜合設計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由指定的畢業設計指導老師進行全程的畢業設計與制作的教學指導。在本學期完成畢業設計的第一個階段,即專業考察、市場調研、畢業設計課題選定、初步設計概念到設計方案深化定型;第二階段,在第八學期實習返校后結合上個學期的設計方案和實習經驗進行適當修改和實物與產品的制作,完成設計作品的規范設計說明;第三階段,進入畢業設計展覽和畢業設計答辯階段,最后是畢業設計公開展覽、網絡推送與企業人才招聘會的結合,全體畢業生通過自我營銷,走向就業崗位。通過畢業設計三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建立起畢業設計展覽、畢業設計答辯和人才招聘完整的“三位一體”畢業設計教學新模式。
2.專業工作室制模式。工作室模式是藝術設計專業特有的形式,將其引入畢業設計,可以形成一個將教學、培訓、設計實踐有機地融為一體的平臺,課上時間固定、課下時間靈活,利用工作室的設備條件,解決實物的制作。導師與外聘企業導師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共同解決傳統課堂模式所帶來的局限性,讓社會與企業來共同指導和評價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
3.企業項目實訓模式。將企業實題引入畢業設計,形成"基于職業崗位與就業導向"的畢業設計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從校企合作單位引進真實、完整的項目,在"市場、企業、課堂"三位一體的教學系統中,學生在導師團隊的指導下,展開分工協作的方式完成畢業設計項目。反過來,學生在實習期間帶著自有設計實題進行實踐,在社會中進行檢驗,有效提高自身實踐操作能力。
二、畢業設計實踐價值體現
1.自我價值體現。畢業設計模式的更新,引導著學生實踐價值的更新。每一個學生的設計主題,或自創品牌,或社會實題體現,在精心構思設計后,以專業特色的手法表現。其作品最終是展現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深層認識和理解,針對一個主題,采用恰當的宣傳形式和媒介,平面的和立體的,靜態的和網絡動態的,融入大量的個人創意和廣告手法,體現年輕人全面的整合思維能力、專業設計表現、材料運用表現和展示策劃表現能力,是年輕人有效進行自我綜合能力展示,自我推銷能力的體現,是大學生四年學習實踐價值的最佳展現。
2.社會價值體現。畢業設計是大學生與社會初次接觸的第一站。針對設計題目都要經過前期的市場調研和考察,結合社會商業需求進行設計構思,這正是學生進行自我與社會對接的第一步。畢業設計實踐過程具有重要意義,指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是一種設計團隊的工作方式,在設計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從設計創意到實物產品的實現過程中,也是學生認識自我、認知社會、認知行業定位,逐步實現自我社會價值的體現。
三、結語
轉型期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有效進行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也是重新進行社會角色定位和自身發展的決策。畢業設計改革必須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必須跟蹤市場,讓學生日后走向社會作好充分準備。通過有效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改革,最終使學生獲取認知社會和謀生的手段,使學生成為社會所需的、富有主體精神和實踐能力強的人。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改革研究》,課題編號:GJC1215110。
參考文獻:
[1]宋連凱.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畢業環節“一條龍”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1(08).
[2]趙文琰.高等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之思考[J].科教文匯,2012(12).
[3]孟穎.社會資源是藝術設計教育的實踐課堂[J].文藝爭鳴,2010(24).
[4]李潔.高校設計藝術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策略[J].職教論壇,2012(35).
[5]江韶華.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初探[J].包裝世界,201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