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梅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搭配(二)》例題1
【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已經接觸了搭配問題,有能力和欲望繼續探索排列與組合問題。本冊中的搭配(二)例題1與二年級的例題1相比,不僅元素多了1個,而且增加的是0這個特殊元素。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愿意在活動中自主學習知識,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我選用設計密碼、擺數字、組漢字等有趣的活動,讓學生擺一擺、排一排、寫一寫,進行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小組操作等,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體會分類、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掌握稍復雜事物的排列數的方法。
2.使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計算原理,能用比較簡潔、抽象的方式進行表達,發展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3.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滲透分類、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稍復雜事物的排列數的規律,掌握排頭法和排尾法,進行有序列舉。
教學難點: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感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激發興趣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很有挑戰性的問題,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一個密碼箱,兩個數碼孔可以分別填0~9中的一個數字,這個密碼箱可以設置多少種不同的密碼呢?
這個問題和數學中的搭配問題緊密聯系,這節課我們就繼續研究“搭配”。板書課題:搭配。
(設計意圖:創設“密碼箱”的問題情境,學生會有自己的猜想,但是現有的知識水平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帶著求知的欲望走進本節課的學習,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用1、3、5、7能組成多少個個位和十位不同的兩位數
(1)理解題意,明確任務
你讀懂了什么?(寫兩位數,個位和十位的數字不同)
教師借助數位表用數字卡片演示,問:還能組成哪些兩位數?有多少個?我們來試一試吧!
(2)合作探究,記錄結果
出示“學習要求”:
①同桌兩人一組合作完成,一人擺,一人記錄;
②想:你是怎么擺的?擺了幾個數?用什么方法保證不重復、不遺漏?
學生動手操作。
(3)匯報交流,梳理方法
預設:固定十位法、固定個位法、交換位置法
重點研究固定十位法。固定十位上的數字,把剩下的卡片依次放在個位上,得到不同的兩位數,一共能擺12個兩位數。我們把固定十位的方法叫做排頭法。
這些方法都能找出存在的規律,先固定一個數位上的數字,再把剩下的3個數字依次放在另一個數位上,這樣就可以有順序地一一列舉出來,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如果在我們擺放的時候能按照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就更好了。
2.用0、1、3、5能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把這些兩位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
(1)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同桌合作完成
(2)匯報交流
9個數:10、13、15、30、31、35、50、51、53
強調:0不能放在高位。
3.對比觀察,總結方法
(1)這兩道題都是4個數字,怎么寫出來數的個數不同呢?
(2)總結:先明確有幾個數字可以放在十位上,每個數字放在十位時,個位有幾種情況,引導用乘法得出擺出的數的個數。
板書:3×4=12;3×3=9
用排頭法擺數時,一定要注意0不能放在高位上,我們考慮問題一定要全面。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設計用“1、3、5、7”排列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既是對二年級上冊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又為教學“0、1、3、5”做好鋪墊和準備。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優選“排頭法”,讓學生經歷“發現規律—有序排列—不重不漏”的排列過程,孩子們的思維得到了理性的提升。兩道題完成后,探究的過程并沒有停止,而是設計了“對比觀察”環節,讓學生輕松地發現了“0”的特殊性,從而自然地學習了乘法計算原理,為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知識運用,拓展思維
1.用3個部首和3個熟悉的字能組成多少個漢字
2.用2、5、7、9組成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能組成多少個個位是單數的兩位數呢
個位是單數的兩位數,是什么意思呢?
方法一:先按排頭法排好后選出個位是單數的兩位數。
方法二:先確定個位,再擺十位。
像這樣,先固定個位上的數字,這樣的方法叫做排尾法。我們要根據具體的要求,全面地思考,去選擇合適的方法。
3.學以致用,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
一個密碼箱,兩個數碼孔可以分別填0-9中的一個數字,這個密碼箱可以設置多少種不同的密碼呢?
預設一:9×9=81(種)
預設二:10×10=100(種)
預設三:9×10=90(種)
第一個數碼孔可以設置0~9,10種方法。第二數碼孔可以設置0-9,10種方法。按照先固定一個數碼孔,第二數碼孔依次設置10種,就出現了10種密碼,所以一共有10×10=100種密碼。
(設計意圖:練習1,巧用乘法計算原理,感受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充分體現學科之間的融合;練習2,巧設排列“單數”,意在“排尾法”,引導學生全面思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練習3,首尾呼應,學以致用,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四、課堂小結,提煉升華
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暢談收獲,梳理研究思路,樹立學習信心。)
【板書設計】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