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凌
摘 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愿意將愛語文的感情,以學習、研究語文為樂的熱情傳達給學生。事實上,真正用情教學的教師又怎能不會感染學生呢?而同樣融入感情去學習語文的學生又怎能學不好語文呢?喜歡語文,愛語文!希望學生也愛上語文!有人說:發自內心的話就會深入人心。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懷有一份真感情去教語文,定能換來學生真心實意地學。在浩瀚的語文學習的海洋中,樂學樂教!
關鍵詞:愛語文;用情教學;樂教樂學
對我而言,語文教學早已不僅僅是我的工作,十幾年來,在鉆研教科書中,在與文本無聲的對話中,在與學生的教學相長中,語文教學早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一、感染學生愛上語文
開學伊始,我總會迎來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就要離開小學,開始中學的學習生活了,這一年的學習很重要,對他們說些什么呢?怎樣調動孩子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呢?
給新學生上的第一節語文課,我會格外用心、用情。不急于講道理,不急于講新課。我都會親切地和學生交流:“孩子們,學了這么多年的語文,誰來說說‘語文是什么?你理解的‘語文是怎樣的?”初聽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們會一時語塞,但很快會舉手發言:“學習語文讓我們掌握了很多的字?!薄巴ㄟ^學語文,我們能閱讀很多的文章。”“在語文課上我們學會了寫作?!薄拔覀兊纳铍x不開語文?!薄瓕W生各抒己見,我會適時地給予鼓勵性的點評。此時,學生第一次格外地關注“語文”這個詞。我會微笑著說:“不錯,語文就是這樣重要,聽聽老師怎樣談語文吧!”學生的眼神充滿了期待。這時候我會為他們動情地背誦自己一直珍藏的一段話:“在流轉不息的生命之輪中,我為語文而來!是語文滋潤我粗糙的感覺,是語文放飛我稚嫩的夢想;是語文點燃我噴涌的激情;是語文喚醒我沉睡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為語文而精彩!”這時,我總會看到孩子們欣喜、興奮、敬佩的神情,我會回轉身為他們寫第一次板書:認識語文——在流轉不息的生命之輪中,我為語文而來!……我將這段話整齊地默寫在黑板上,這些話也成了學生們筆記本上第一頁的內容,孩子們讀著、抄著……小小的心里在想什么呢?之后,在練筆本里,在日記中,甚至在畢業留言中總會有很多學生深情地提起這節語文課,說些什么,具體的我已經不太記得,但我知道從那節課開始孩子們有的更愛語文了,有的開始愛上語文了!
二、以藝術形式激發真情學語文
第一學期語文課本的第二單元要學習的課文都是激發學生愛國之情的,從時間上也正值九、十月份,作為語文教師有義務在教好語文的同時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
備課時我認真思考,“愛國”不是一個口號,是一種情結——“愛國情結”,這種情感是要培養、要激發的,可以通過朗誦、賽歌的形式培養、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感。
“國慶節”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剛進入九月,我就向學生提出以朗誦、唱歌的形式向祖國母親獻禮,表達自己的情感。熱情的學生會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來:搜集詩歌、歌曲、背誦、練歌……而作為教師要在此時真正起到對學生引導的作用,除了幫孩子們搜集資料、解決問題之外,要有準備、有目的地找出學生想不到但很有意義的資料:國慶節的由來、開國大典那一天的盛況、國慶節的意義、人們怎樣慶祝這個節日、名人或普通人的愛國事例……講給孩子們聽,并引導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去收集相關材料,定下時間小組間進行匯報、交流。
學生收集、閱讀、整理的過程就是孩子們受教育的過程。他們會急切地等待著匯報、和其他組交流。在匯報、交流中,孩子們真正認識、了解了自己的祖國,懂得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對祖國的感情更深厚、更真摯了。在這種感情基調上,再學習課本中的文章,學生會很快理解課文,更會真正地體會文章中“愛國”的這種情感。同時為朗誦、唱歌做準備,時機顯得更加成熟了,為祖國獻禮已經不流于形式了,他們說出的是真心的話,唱出的是心中的歌。
匯報演出時學生會帶來驚喜,他們朗誦的內容會來自教科書:季羨林的《懷念母親》,學生真的能讀出這位大師旅居國外時對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深深的愛;詩歌《中華少年》,那激動人心的詩句,鮮明的節奏被學生演繹得異常精彩。那鏗鏘的童音真的表達了孩子們對偉大祖國的愛和建設祖國的決心……
有的學生會表演獨唱歌曲《我的中國心》《今天是你的生日》;有的組會合唱歌曲《長江之歌》《北京歡迎你》《國家》等歌曲。
師生們抑揚頓挫地誦讀,飽含深情地歌唱,共同享受著學習語文帶給我們的樂趣!
三、拓展課本外的美文學習語文
作家田曉菲寫過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寫了自己十三歲被北大錄取,在北大上學的經歷。十三歲,和即將畢業的學生相仿的年齡,經歷卻那么不平凡,我特意將這篇美文介紹給學生。我先是聲情并茂地朗讀,文中優美的語言,真摯的感情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讀后,我會結合文中內容與孩子們交流:誰像文中提到的那個小姑娘一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哭泣過?你們也像作者一樣很早就堅信自己會成為北大或其他大學的學生了嗎?有什么感同身受的地方?有沒有特別喜歡想積累下來的語句呀?……學生激動地你一言我一語,在交流中也觸動了他們那幼小的心靈,在那稚嫩的土壤里也會播下理想的種子吧!
下一步就是鼓勵孩子們寫讀后感,為他們命題《讀十三歲的際遇》有感,孩子們的讀后感中都十分真心地寫出了自己的感受,表達了對北大的向往,對未來的憧憬,還能默寫下文中很多喜歡的語句。對于寫得好的學生,我會將文章打印出來作為獎品送給他們,當然會提出要求,再寫一篇《再讀十三歲的際遇有感》,學生會高興地接受這個建議,搶著寫、爭著交自己的讀后感。作為老師不僅要認真地讀孩子的文章,還要認真地為孩子們寫評語,這樣也是在用文字和孩子們做溝通。
孩子們閱讀、寫作的熱情空前高漲,也會將自己閱讀到的美文拿來和同學、老師分享,發表自己的見解,寫下自己的感受,孩子們的閱讀和寫作水平有了可喜的提高。
四、文在紙上現,情從筆中生
很多學生對于寫作文有畏難情緒,不知寫些什么,寫一篇作文不知從何下筆。特級教師趙景瑞老師說過:寫作文不是從題目開始的,而是從生活開始的。是?。±蠋熞龑Ш⒆觽冏龈星樨S富的人,去感受生活,書寫生活。
比如,在作文教學中,習作要求以《關愛》為題寫自己父母關愛自己的一件事,很多學生寫的是生病時父母怎樣照顧自己,別的選材幾乎沒有。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素材。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一下:除了生病時父母在關愛自己,其他時間、其他地點還有哪些事呢?是誰雨天為你送來雨具,是誰冷天為你送來暖衣,是誰365天如一日地為體質不好的你搭配營養的三餐?我想,作為老師在幫助孩子們找到寫作素材的同時,更引導孩子們找到了被自己忽視已久的人世間最偉大的父愛母愛,他們會更懂得珍惜和回報了。
喜歡語文,愛語文!希望自己的學生也愛上語文!有人說:發自內心的話就會深入人心。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懷有一份真感情去教語文,定能換來學生真心實意地學。在浩瀚的語文學習的海洋中樂教樂學!
參考文獻:
[1]謝國文.淺談現代語文課堂之情感教學[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12):111-112.
[2]張平.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傾注情感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0(24):220.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