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林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新能源在汽車制造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能在相當程度上解決石油緊缺、環境污染等棘手問題,能為我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現在高校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教學過程中,應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加大對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的力度,基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特點、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車輛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完善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低碳經濟新能源汽車產業 人才培養 策略
高校汽車專業教師在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以知識發展為引領,積極促進專業能力的自主發展,是高校汽車專業教師繼續保持職業生命活力的一項現實要求。因此,加強高校新能源汽車人才的培養,為高校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特點
(1)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技術需要電化學系統動力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等學科知識,還需要有動力電池管理、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電子控制與智能技術等專業功底,不但需要具備寬泛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更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的應用能力。
(2)新能源汽車維修除了需基本傳統汽車的維修技能外,還須具有對電池、驅動電機、電子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技術檢測的專業技能。
(3)隨著新能源汽車動力提供方式的改變,其維修作業方式也產生了根本的變化。由于新能源汽車技術融入了當今前沿科技,技術含量高,前瞻性強,對維護保養技術具有較強的實踐挑戰性,因此,在新能源汽車人才的培養中更應重視方法能力的鍛煉和養成。
二、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車輛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2.1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車輛專業人才的培養原則
2.1.1社會需求原則
按照新的專業目錄所培養的高校學生,必須能滿足社會對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的基本要求,所培養的高校學生應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1.2理論實踐結合原則
堅持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作為新能源車輛專業人才的基本原則。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技術創新層出不窮,培養的人才應充分掌握已積累的理論和知識,作為創新的基礎,同時,強化實踐實訓環節,提高高校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3學科發展原則
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專業知識涉及多學科之間交叉、融合,新的專業培養目標應當反映和適應這種發展,在課程設置上加強基礎并拓寬專業的服務面。
2.1.4全面發展原則
新能源車輛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還包括知識素養、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2.2新能源車輛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車輛工程是研究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試驗測試、以及工程設計,產品質量控制等的專門學科,其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具有競爭和團隊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語運用能力,系統掌握新能源汽車技術與工程的基礎理論、基本實驗技能和科學創新的研究方法,能在新能源車輛工程領域、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營銷與服務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與產品開發、生產工藝工程設計、質量控制和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完善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策略
在現在高校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過程中,以市場發展需要為引導,以培養學生新能源汽車專業崗位技能為目標,通過課程設計、教材建設、教學模式選擇等方式,提高高校學生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認識。
3.1結合市場發展,專業課程教師要不斷提升實力
低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涵蓋了較多的先進技術,并且技術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涉及了眾多的信息技術、電化學技術、電工電子技術等知識。因此要提高高校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首先應該就要保證教師的專業素質符合當代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求。這也就要求汽車專業的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充分掌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向,并且不斷更新自己知識儲藏,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同時專業課程的教師還要深入新能源汽車企業去學習,通過實際調研,掌握現代生產方式,并且了解企業實際崗位能力標準,為專業人才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引進新技術,提高教學內容的實效性。還要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的反思,提高本身的教學能力。
3.2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校企深度合作可以有效改變傳統教學中合作范圍小、專業信息來源渠道窄、合作“校熱企冷”、校企人才培養標準不同一等弊端。所以,高校應與新能源汽車生產、使用企業通過共同構建人才培養機制,共同開發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共享教學培訓資源,合作開展工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等途徑和方法,進一步深化和擴大校企間人才培養的合作內涵和合作范疇,以利于促進高校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3.3依據產業發展需求,加快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據,也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課程中也不例外。并且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提高汽車專業教材的實效性、加快新能源汽車技術專門教材的開設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高校要依據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以及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要求為根本,對教材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的安排,并在教材內容的排列上還要依據由簡單到專業化的規律,使內容不斷地深入,使教材能夠滿足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同時,其教材內容還要符合一體化教學需求,滿足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綜合性要求,不僅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專業水平,促使學生自我成長。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適應汽車行業發展需要,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加強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為社會培育更多高質量的汽車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付鐵巖.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分析[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5(12)
[2]高韶坤.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