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好習慣,益終生”。
什么是習慣?哪些習慣稱得上是受益終生的好習慣呢?人的良好習慣養成有無規律可循?如何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呢?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結合我校的一些習慣養成工作,來跟大家一起探討:細節養成,潤澤生命。
一、細節養成,理念為先
習慣的概念。習慣,是指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好習慣,顧名思義,就是良好的習慣。那么,什么是“良好的習慣”呢?良好的習慣,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事,并長期堅持,直到成為習慣性的行為。
二、細節養成,制度保障
鑒于良好習慣養成的科學規律,基于細節養成的基本理念,習慣養成教育作為我校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形成扎實有效的工作機制,深入落實到學校計劃、工作反饋、考核評價的每一環節。
1.“習慣養成月”達標養成
學校每學期開學典禮上啟動“習慣養成月”主題活動。開學第一課為習慣養成教育課,第一周為習慣養成教育周,第一個月為全校“習慣養成月”。活動中,學校組織各班運用主題班隊會學習養成內容及達標要求,通過升旗儀式、全體教師會、班主任會、學校公告欄等多形式多角度反饋,主題活動結束后對達標的學生進行“安全小衛士”“學習小能手”“文明小標兵”“生活小達人”四個方面的表彰,以此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2.家長會、家校合力養成
每學期召開兩次家長會,分學段分年級向家長下發《致家長的一封信》,從文明禮儀、家校安全、學習習慣等多方面明確要求,聯合家長的教育力量,家校協同,不斷強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3.班主任經驗交流共話養成
每學期開學前,都要召開全校班主任經驗交流會。會上多位在班級管理各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優秀班主任,將自己的經驗充分總結交流,借此加以推廣。無論低年級班主任介紹的運用兒歌、童謠、故事,發小紅花、小貼畫、小印章等方式培養激勵學生的各項良好習慣養成,還是中高年級班主任介紹的班干部以身作則、組內“你管我、我管你”互相約束、結對子互助、班級量化考核督促反饋學生習慣養成效果,對于細化實化學生養成教育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細節養成,重在落實
航天史上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升空80秒后爆炸,機上7名宇航員遇難,而調查結果表明,造成這一慘痛災難的“兇手”竟是一塊脫落的泡沫擊中了飛機左翼前的隔熱系統。應該說,飛機整體性能等許多技術指標是一流的,但是一小塊脫落的泡沫就毀滅了一架航天飛機和7名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生命,實在是匪夷所思。
無數的事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細節決定成敗。”中國傳統的古語也有“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等來說明細節的重要性。小學生的良好習慣養成同樣要從細節中出發,在課程中升華,在實踐中落實。
四、課程統領細節引導
我校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注重對學生三大習慣的培養:一是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二是文明知禮的生活交友習慣;三是防微杜漸的安全習慣。
1.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教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特別是自主預習的習慣;在讀書活動中引導學生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在教學中逐漸養成學生快樂寫作的習慣;在作業書寫評價中督促學生養成認真的書寫習慣。
2.文明知禮的生活交友習慣
(1)禮儀課程提素養。“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儀規范是文明禮貌的外在體現。
(2)情景劇目展素養。2015—2016學年,我校作為山西省“少先隊文明禮儀體驗教育”堯都區唯一一所活動試點學校,試點探索“文明禮儀體驗教育”活動。引導他們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養成良好文明禮儀、講究衛生、勤儉節約、熱愛勞動、尊老孝親的習慣。
3.防微杜漸的安全習慣
(1)安全課程有指導。生命彌足珍貴,安全提供保障。小學生的人身安全事關千家萬戶。為了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教學環境,我校針對小學生特點,編寫了校本教材《臨鋼小學小學生安全教育手冊》。該讀本介紹了社會安全、校園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電安全等19種安全常識和自救自護知識,圖文并茂,通俗易懂。
(2)安全活動有落實。在安全校本教材進課堂的同時,注重開展集趣味性、實用性、實踐性為一體的培訓實踐演練活動。
(3)安全細節有督促。減少課間安全傷害,養成文明健康的課間游戲秩序,是學校養成教育的一個重點。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我們要從細節出發,制度保障,課程引領,實踐中養成,為國家造就一批批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能夠應對未來國際化挑戰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作者簡介:苗賢鳳,女,1966年9月生,1984年參加工作,大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歷任小學語文、數學、品德與社會等學科教師、班主任等,現任堯都區臨鋼小學校長。2009年至今連續9年獲臨汾市堯都區“優秀校長”稱號,被評為臨汾市教育先進工作者,山西省“育人杯先進個人”。臨鋼小學在其任期內被評為山西省教育先進集體,臨汾市名校,市級文明單位;2015年臨鋼小學少先大隊被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授予“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稱號。
編輯 司 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