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玉
摘 要:作為一名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習成為學生自主的活動,成為他們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就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進行論述。
關鍵詞:語文;課堂;生命;活力
低年級的小朋友是可愛的,他們天真活潑、聰明好動,是一群無憂無慮的小天使。但是低年級又是積累知識的重要時期,所以,學習是至關重要的。由于年齡較小的特點,他們能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很短暫,對每節課的新鮮度只能持續十幾分鐘而已,而后經常會出現精神狀態不佳、走神、做小動作等現象。學生都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并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使課堂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而我們的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讓學習成為他們自主的活動,成為他們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幾年來的教學讓我領會到要使整節課都充滿活力,一定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愿學、樂學、會學。因此,在教學中,我總是用盡各種方法、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整個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如果沒有強烈的興趣,就不會產生參與的意識,也就沒有學習的欲望。在教學中,我經常創設各種有利于學習的情境,提供富有思考性的內容,留給孩子足夠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他們主動地去發現知識、運用知識。用一些美麗的圖片、生動的故事、有趣的謎語等輔助教學,由于孩子們對這些都非常喜愛,就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
如,在教學《小小的船》一課時,我將夜晚美麗的星空展現在學生面前,還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讓學生邊欣賞邊體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課文的情境中。
在教學生字時,如果總是單純的結構分析,孩子們很難接受,整個教學過程顯得平淡、枯燥。孩子們表面上似乎積極參與,而實質上僅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動動手、動動口而已,他們的思維火花沒有被點燃起來。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我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化平淡為神奇,編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字謎來幫助他們識字,讓孩子們興致盎然地學習生字,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二、學中有玩,讓學習充滿樂趣
好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在課堂上我們不能扼殺孩子的天性,做游戲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戲、童話、音樂、幻想和創造的世界里,他的精神生活才充實、才有價值。”做游戲可以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戲中獲取知識沒有負擔,輕松愉快而又印象深刻。把游戲與學習結合起來,是寓教于樂的最好表現。
記得在教學《影子》這一課時,正好是個艷陽天,我索性讓孩子們到操場上去做游戲,比賽誰發現有關影子的知識最多。孩子們在陽光下感受玩的樂趣的同時,也很好地體會了為什么說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了解了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后。真是玩得盡興,學得生動有趣。
課堂上如果加一些表演的因素,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思維,在樂趣中加深記憶,也會讓課堂氣氛活力無窮。
三、適當的肯定和鼓勵,讓孩子充滿自信
在課堂上最怕看到孩子們低頭喪氣、缺乏自信。俗話說:“擁有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自信能將人的一切潛能調動起來,使人能百折不撓、不斷努力,最終獲得成功。每個孩子都希望老師關心自己、肯定自己,所以課堂上老師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下學習,課堂中沒有諷刺、沒有嘲笑、沒有羞辱、沒有指責,才會有學生人格的自由、思想的活躍,才會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老師要用欣賞的目光關注每一個學生,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他們展現自我的空間,并適時加以肯定和鼓勵,讓他們多一些認同,少一些失落。
低年級的孩子年齡雖小,卻喜歡讓人表揚和鼓勵。在教學中,我注意發現和抓住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幫他們樹立“我能行”的信心。在學習《未來的橋》這個口語交際時,有一位平時學習不太好的孩子拿著一幅設計得不錯的自動橋,卻不敢上臺展示。這時,我微笑地對他說:“設計得真不錯,去向同學們介紹介紹好嗎?”面對我的肯定和鼓勵,他戰勝了膽怯,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和“你真行”的贊美。我看到了他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從此,他的學習成績急劇上升,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好,在課堂中,還經常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呢!
可以說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肯定和鼓勵,就像鮮花需要陽光雨露一樣。在肯定中,他們逐漸發現自己的優點,在鼓勵中,他們逐漸樹立學習的信心。有了信心,在課堂中就能積極思考、暢所欲言,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低年級的孩子如雨后春筍一樣生機勃勃,在課堂上要使孩子如生活中一樣神采奕奕,就要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因為,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充分地發揮出來;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孩子們學得有趣、學得生動、學得扎實;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孩子們充滿了自信,勇敢地攀登知識的高峰,挑戰未知的將來。
參考文獻:
史秀萍.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活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7):73.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