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薇
所謂“細讀”,即仔細地讀,以獨特的視角探尋文本中那些關鍵詞語,那些令人怦然心動的細節,與作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仔細體會言語內在的精細微妙之處,細細品味作品的語言,揣摩細節,抓住結構,感悟文中的情感?!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苯處熂氉x文本有多深,學生就能在課堂上走多遠。全面有效地細讀文本,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必備的基本功。只有高屋建瓴地審視文本,深入淺出地挖掘文本,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切實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潛心細讀,充分挖掘文本內涵,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效果?
一、斟酌字詞,感受語言神韻
細讀是一種閱讀態度,更是一種教學方法。文本細讀的起點一定是文章的語言。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較低,對文章的整體感知還需要從小處入手,在一字一句上下工夫,讓學生把關鍵的字詞放到文本特定的語境中體會。因此,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必須從字詞入手,感受語言的神韻。例如,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中,師:“孤帆遠影碧空盡”中“孤帆”是什么意思?生:單獨的一條船。師:難道從黃鶴樓出發,只有一條船沿長江東下到揚州嗎?生:不是,應該有許多航船。師:既然如此,難道是他的視線出了問題?生1:視線沒有問題,作者在黃鶴樓上說明他視野極為開闊。生2:“碧空盡”說明天氣好,能見度高得很。生3:“天際流”說明李白看得非常遠,視線完全沒問題。師:同學們分析得很有道理,那為什么明明是“千帆”,在詩人的眼中卻成了“孤帆”?生1:因為除了那片帆影,其他人作者都不關心,又怎會注視?生2:因為此時李白的眼中只有孟浩然,所以眼前的“千帆”聚焦為心中的“孤帆”。生3:“孤帆”更看出李白與孟浩然深厚的情誼以及此時的依依不舍之情。我不由得豎起大拇指,理解得太深刻了,讓我們再次深情地讀讀這首詩……這樣的細讀是精彩的,學生的感受值得珍視,只有讓學生在“讀”中走進文本,用心靈在字詞間慢慢行走,才能體驗文本語言的神韻。
二、揣摩細節,領會文本內涵
細讀文本,除了對文章的語言進行推敲,某些細節也是值得發掘的點。作為老師,要讓學生學會關注細節。如果教師能有效挖掘細節,那將會成為精彩課堂最亮的閃光點。例如,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次抱母親》一課,師:請同學們認真研讀課文,說說文中哪些地方最能打動你?學生認真默讀課文,此時課堂上只有孩子們熱烈的思考。不一會兒,一只只小手舉了起來。生1:“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這段話讓我感動,讓我感受到母親的偉大。師:為什么呢?生1:因為母親挑著擔子“翻山越嶺”,“年復一年”太辛苦了,更重要的是我們長大后,母親還是不讓我們挑,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師:你有一顆善于感悟的心。生2:“可是,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讓我感動,“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讓母親流淚。母親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卻從未想過回報,只有母愛才這么無私。我微笑地看著大家:真了不起!文中抱母親的動作只是表象,是情感的觸發點。母親流淚不是因為動作本身,而完全是因為內心的激動、欣慰、幸福,這些情感全都化作兩行熱淚。至此,學生完全讀懂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由此,我再讓學生想想自己的母親,感受母愛的偉大。我想:給學生創造細讀的空間,用心揣摩細節,就能挖掘出思維的潛力,深刻領會文本內涵的同時深化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三、抓住結構,品味精妙構思
教育家葉圣陶曾講過:“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蔽谋炯氉x,不能僅抓住只言片語,這樣會造成對文本的曲解或誤讀。有條理的文本細讀,結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要點。只有把握文章結構的特點,才能品味出作者的匠心獨運、精妙構思。例如,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師:文章是從哪些方面說明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生:音樂搖籃、音樂生活、離不開音樂、音樂建筑四方面。師:回答完整,那你知道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嗎?生異口同聲回答:總分。師:那么這幾個方面的順序可以調換嗎?生1:可以,分述方面可以調換順序。生2:不可以,這幾個方面是一環扣一環的,不可以打亂順序。生3:不可以,正因為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那里的人們才會那么愛音樂,到處都離不開音樂,也才會有那么多的音樂建筑。師:真棒!你不但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還特別會思考。其他同學都投來佩服的目光。此時,教師進一步追問:總分結構的幾個方面都不能打亂順序嗎?學生聽了老師的問題后,都爭先恐后地舉起手:是否能打亂要看文章的具體情況,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至此,教師無需多言,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已經透徹如鏡,而且可以推此及彼,掌握方法。細讀的過程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更高的宏觀認識,在了解謀篇布局的基礎上,品味出構思的精妙,明白作者在表達上的目的、意圖。
我想,文本細讀就是逐字逐句地摸索文章思路,就是慢走細賞邂逅精彩。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關注細節,給予學生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讓學生由淺入深,披文入境,于文字間慢步,收獲精彩!這樣一路細讀下來,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了課堂閱讀效果,最終定會讓我們的課堂精彩紛呈。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