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艷
摘 要:現在的社會早已進入了三屏時代:電視、電腦以及近似瘋狂的手機。越來越多的小朋友早早成了刷屏一族!可怕的數據也在顯示:我們的閱讀信仰在今天面臨著被破壞甚至是消失的危險!閱讀也正在遠離校園,遠離孩子們!因此,閱讀勢在必行!讓孩子做一個有溫度、有情趣、有能力的讀書人!改變,從閱讀開始!從兒童的閱讀開始!
關鍵詞:閱讀;兒童;改變
曾經有一位兒童作家這樣說:“我們種一棵樹的目的是什么?我們需要一張桌子,可以種一棵樹,但是,種一棵樹如果只是為了制作一張桌子,就忽視、蔑視了一棵樹的價值。一棵樹當然可以做一張桌子,但是,同時它又可以使水土不流失,是一道好風景;是一片濃陰可以讓人遮陰避暑;可以讓孩子們玩耍,可以拴一根長長的線讓風箏在天上飛;可以讓鳥兒鳴唱,筑巢;可以花團錦簇,碩果累累;可以千秋傲立,成為滄海桑田的見證……這就是一棵樹的價值。閱讀就是這棵樹,閱讀的價值就是這棵樹的價值。”
說到讀書,大家可能立刻想到了一個字“忙”!是啊,但是大家想想無論多忙,一閑下來大家看得最多的是什么?對,手機!火車站、公園、商店、餐桌、大街上……甚至是睡覺前,人們幾乎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刷屏!現在的社會早已進入了三屏時代:電視、電腦以及近似瘋狂的手機。所以就有了孩子花錢買媽媽時間的事情,也正是因為這個大環境所致,越來越多的小朋友早早成了刷屏一族!還有很多小朋友正是因為成了“刷屏粉”,一二年級就患上了近視。放眼望去,時常會看到一個個小眼鏡懷抱手機,津津有味地盯著屏幕,他們時而吶喊,時而開懷大笑,時而……其中有多少孩子是讀書學習導致近視的呢?那么怎么改變這種狀況從而提升全民素質呢?兩個字:讀書!
一、讀書的現狀
在這個三屏時代,我國全民閱讀狀況怎樣呢?我國每年出版的圖書超過30萬種,但是每戶平均消費圖書是1.75本,2010年我國人均閱讀圖書4.25本,比2009增加了0.37本。而韓國閱讀量是人均11本,日本40本,以色列則是64本。
可怕的數據顯示我們的閱讀信仰在今天面臨著被破壞甚至是消失的危險,為什么呢?
主要原因出現在這兩個方面:一是對讀書持懷疑態度,覺得讀書沒用,很多孩子初中輟學和父母學著做生意,掙錢;二是讀書的人中真正有閱讀信仰,相信閱讀價值,愿意讀經典的人越來越少。
正是因為整個大環境所致,閱讀也正在遠離校園,遠離孩子們,甚至出現了一種“閱讀與學習無關”的說法。聽起來很荒謬,但卻是長久以來存在的事實,而且還將那些人類文明的精華美其名曰“課外書”。
二、讀書的重要性
那么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不需要讀書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
高爾基也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而我們的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親眼目睹中國人在自己家門口受盡欺凌后也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書決定著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系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也就是說,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可見讀書小到關系到一個人的生活、進步,大到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因此,閱讀勢在必行!而我們倡導閱讀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做一個有溫度、有情趣、有能力的讀書人。
說到兒童的閱讀,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朱永新,他在書中這樣說道:“人的一生是圍繞童年展開的,一個人在童年階段看到的真善美的東西越多,以后他的心靈,他的世界也就充滿了真善美,這也是孩子走向社會的奠基石。而童年時的閱讀,是讓兒童走進真善美的最好路徑。”所以他倡導:新教育從拯救閱讀開始,拯救閱讀從拯救兒童閱讀開始。
不僅如此,他還指出兒童的閱讀有許多關鍵期,一旦錯過了關鍵期,精神上的損失永遠也彌補不回來。說起關鍵期我想起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同事的姐姐有一次出國外派學習一年的機會,因此她帶著自己的女兒出國學習,孩子上幼兒園,僅僅半年時間就適應了那里的習慣包括語言,能順利地和小朋友交流。這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第二件事是我的一個侄子高中畢業去韓國留學,因為要上韓國大學必須先過語言關。三年我以為他就要畢業了,通過聊天才知道他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剛剛過了語言關,現在的他在街上能聽懂韓語但還達不到交流的層次。我想這就是《學記》中所說的“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說得再通俗一點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事半功倍,錯過了關鍵期則事倍功半。因此,我們一定要抓住兒童的閱讀關鍵期!
三、孩子讀什么
小學階段是所有關鍵期中最為關鍵的時期,那么我們應該讓孩子讀什么呢?低年級學生比較適合讀繪本、童話。
說到繪本我想起一個小男孩叫陽陽,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剛剛失去父親,變得孤僻、易怒,甚至對自己的母親也異常的冷漠。但沒想到的是,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改變了這個孩子,師生共讀這本書后,他竟然主動對母親說出“媽媽,我永遠永遠愛你”,從此后逐漸變得溫和開朗起來。
說到童話,大家想想孩子們讀的童話大部分來自于那個國家?對,北歐是童話的王國,在那里有一種奇妙的現象,說來大家可能不相信,在挪威買農副產品,可以把農副產品放到一個筐子里,擱在馬路邊,無人看管,顧客每拿走一棵菜會自覺地付錢。這得需要人的一種多么高的境界呀!但這確確實實是存在的。后來,人們發現這些國家都是童話非常發達的國家,童話創造美好的境界,影響著一個孩子的一生。由此不難想象為什么他們筐子里的菜沒有被搶。所以繪本、童話是低年級孩子的首選。
其次,到了小學中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閱讀書籍的內容和范圍更廣,閱讀興趣也更寬,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兒童文學、數學、科普讀物以及兒童版傳統經典等。
再就是小學高年級的孩子抽象思維進一步發展,可以讀一些兒童小說、歷史、自然、生物、人文、傳記等。但是無論讀什么書都要在尊重孩子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加以引導,讓孩子們真正地閱讀到文學的精華。
四、做一個有德有才的讀書人
科比用頑強堅守和努力進取取得了成功,但相比他的成功,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他那“凌晨四點”的故事,溫暖而又充滿力量!所以人們這樣說道:“NBA從來不缺少才華橫溢的球員,卻沒有一個球員像他那樣讓人印象深刻。”我想這就是人格魅力!我們所折服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才,更重要的是他們身上所映射的德,有才有德有精神。朱永新教授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它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我們倡導孩子讀書正是培養孩子的德和才。所以,我們要選好書、讀經典,引導孩子吸收書中的正能量!
通過閱讀,我們不一定變得更加富有,但我們一定可以變得更加智慧!
通過閱讀,我們不一定能改變長相,但一定可以改變我們的品味和氣質,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通過閱讀我們不一定能延長我們生命的長度,但一定可以闊大我們生命的寬度,增加我們生命的厚度!
最后我想用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所以,改變,從閱讀開始!
參考文獻:
[1]董蓓菲.國際小學生閱讀素養評估解讀[J].語文建設,2009(9).
[2]黃嬌.學生閱讀素養有效培養策略[J].教育科研論壇,2006(5).
編輯 張曉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