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秀,甘瑞容,劉彩霞,陳玉晶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外科,廣東 佛山 528000)
系統性護理模式在腸梗阻患兒中應用效果及對患兒不良情緒影響
黃金秀,甘瑞容,劉彩霞,陳玉晶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外科,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討系統性護理模式在腸梗阻患兒中應用對患兒療效及不良情緒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64例保守治療腸梗阻患兒,將其隨機分為系統組和常規組,分別采用系統性護理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療效及護理前后不良情緒評分。結果 系統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96.88% vs.81.25%),(P<0.05)。護理干預前兩組患兒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系統組患兒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均低于常規組(13.4±2.6)分vs.(18.6±3.5)分,(12.4±2.7)分vs.(17.9±3.1)分,(P<0.05)。結論 系統性護理模式在腸梗阻患兒中應用能減輕患兒不良情緒,協助提高臨床療效,具有顯著臨床應用價值。
腸梗阻;系統性護理;不良情緒
腸梗阻為多種原因引起患兒腸內容物不能在腸腔內通過,以腹痛、腹脹、肛門停止排氣、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對患兒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腸梗阻具有起病急、癥狀重、并發癥多等特點,如不能及時診治嚴重者可危及患兒生命,患兒在面對嚴重疾病可表現為不同程度恐懼、緊張、擔憂等不良情緒,進一步加重臨床癥狀[2]。系統性護理圍繞患兒疾病、不良心理、生理功能等全面實施護理干預,為探究在腸梗阻患兒中實施對療效促進作用及患兒不良情緒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64例保守治療腸梗阻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信封分組法將其分為系統組和常規組,各32例。患兒入院后根據病史、體征,結合腹部DR平面明確診斷為腸梗阻;所有患兒均有保守治療指征;排除有繼發嚴重感染、生命體征不穩定患兒;排除不能配合完成本次護理和研究患兒。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囑患兒禁食水,行胃腸減壓,灌腸等護理操作,協助患兒排便,指導患兒以順時針方向輕柔腹部,并在輸液完成后下床適量運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遵照醫囑完成藥物和護理干預。系統組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系統性護理模式,具體實施方法如下:(1)健康宣講:告知患兒及家屬腸梗阻發生機制、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和可能獲得療效,提高患兒及家屬對腸梗阻認知度,消除患兒及家屬片面、錯誤認知,讓患兒主動參與到疾病治療和護理中,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2)心理干預:患兒產腸梗阻后腹部脹痛、嘔吐等癥狀明顯,患兒在突發疾病面前可產生恐懼、緊張、過分擔憂等不良情緒。向患兒講解腸梗阻健康知識后,采用不良情緒評估量表了解患兒存在不良心理狀態,采用音樂療法、轉移注意力、希望療法等減輕患兒存在不良情緒,保持患兒積極樂觀心態。(3)個體化護理:根據患兒文化背景、社會背景、家庭背景,結合患兒興趣、愛好,實施針對性、個性化護理,滿足患兒一定物質和精神需求,如允許患兒在病房中擺放書畫、盆栽等,提高患兒認知功能,提高患兒對疾病治療渴望和信心。兩組患兒連續護理10~15天。
1.3 觀察指標
(1)療效評估:根據患兒治療10天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評定。(2)比較兩組患兒護理前及護理10天后焦慮[3]、抑郁[4]情緒。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表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兒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兒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兒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分)
組別n焦慮抑郁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系統組3221.6±4.113.4±2.623.5±4.012.4±2.7常規組3221.1±4.918.6±3.523.1±4.317.9±3.1 t -0.44276.74660.38537.5682 P -0.65950.00000.70130.0000
隨著醫學模式轉變,護理質量在臨床中要求越來越高,常規護理工作已不能滿足患兒常規需求,系統性護理不僅協助對患兒疾病進行治療,還針對患兒生理、心理進行護理,通過提高患兒健康知識、心理疏導,并提供個性化護理協助改善患兒不良情緒,維持正常生理平衡,協助提高患兒臨床療效,符合現代護理提倡“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理念[6]。本次研究系統組在常規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系統性護理,協助患兒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同時有效減輕患兒不良情緒,(P<0.05)。研究指出,系統性護理圍繞患兒疾病治療、不良心理干預和生理平衡全面實施護理干預,在為患兒提高優良護理服務同時,可顯著提高患兒療效[7]。李嘉等在腸梗阻患兒中實施系統性護理干預,有效減輕患兒不良情緒,提高患兒護理滿意度[8]。
綜上所述,系統性護理模式在腸梗阻患兒中實施,通過減輕患兒不良情緒,保持患兒正常生理平衡,能顯著促進提高患兒臨床療效,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1] 賴登嬋,李 疆,章玉英,等.經肛腸梗阻導管在結腸癌性腸梗阻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8):1647-1649.
[2] 陽莉萍.腸梗阻病因分析及護理策略[J].河北醫藥,2013,35(14):2228-2229.
[3] 滑志娟,張彩菊,劉玉英,等.循經絡按摩對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護理效果[J].河北醫藥,2013,35(11):1751-1752.
[4] 洪濟榮,蔣艷麗.結腸癌并腸梗阻急診手術中腸道清潔臨床護理40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7):935.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14.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