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山
要打造平臺,就必須讓更多的知識分享者先成功。
整個2016年,我們見證了太多像李翔、李笑來等人這樣通過內容價值變現的案例。

從2017年開始,經過半年多的市場實踐,大家開始重新審視這些訂閱產品的持續性、打開率以及續購率,內容付費也從過熱回歸到了常態。
除了打造“頭部”內容的邏輯,也有創業者選擇以工具和平臺為切入點。“《李翔商業內參》的行與不行并不是整個內容付費市場的判斷依據。”千聊創始人朱峻修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
千聊是一個專注于知識分享的語音直播平臺。從去年5月上線付費直播功能以來,千聊的平臺獨立訪問用戶達到9800萬人,注冊機構及講師累計80萬名,平臺總流水超過4億元,月均流水3500萬元。
千聊于2016年3月正式上線,核心團隊來自阿里、騰訊、優酷、荔枝FM等互聯網公司,創立時即獲得YY創始人李學凌的天使投資,2016年獲得聯基金千萬元的A輪投資,2017年2月獲得九宇資本、分享投資千萬美元的A+輪投資。
解決微信平臺授課弊端
在朱峻修看來,創業做知識分享和內容付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015年底,朱峻修從媽媽網的產品運營VP職位離職,放棄價值兩三千萬元的股權,自掏腰包三四十萬元創業做千聊。
朱峻修出身于教師家庭,祖上三代均從事教師職業,朱峻修自己也畢業于師范類大學,對教師這個群體有著天然的敏感。他認為在共享經濟的背景下,人的知識結構和內容經驗將發揮巨大的價值。
與此同時,朱峻修發現“微課”已經成為線上教育的高頻場景,尤其是在微信的環境體系下。然而,一方面微信群本身其實是一個社交產品,而并非一個知識分享平臺,另一方面,當時市面上可供選擇的YY等游戲網紅直播平臺又不太具備知識和教育屬性。
于是朱峻修創辦千聊,講師可以在千聊上以語音、圖文分享、短視頻等方式授課。此外,千聊還解決了在微信群中發送語音長度受限、不支持PPT等課件展示、消息刷屏快影響講課節奏等問題。
內容付費產品必須標準化
在做千聊之前,朱峻修曾帶領團隊協助媽媽網做推廣,令媽媽網在移動端的日活提高了6倍。此外,朱峻修還曾經擔任過美柚產品負責人,也曾作為創始成員擔任騰訊QQ空間游戲和阿里淘江湖的產品經理。
與媒體人出身的羅振宇切入內容付費的方式不同,朱峻修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多年后,更擅長用技術產品思維思考問題。
一開始,千聊上的內容全部免費,之后經歷了從用戶自愿打賞到內容付費的過渡,上線付費內容第一個月,交易額就突破了100萬元。而在當時,市面上只有羅輯思維的“得到”開始嘗試了內容付費服務。
朱峻修之所以堅定內容付費是未來的趨勢,是因為他發現千聊線上用戶的打賞活躍度非常高,且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小額支付已經成為用戶的習慣。
但是要做付費內容服務,朱峻修認為必須要能提供標準化、可量化的內容產品,所以從一開始他就開始考慮內容的結構化、實用化和技能化,并推出了頻道和系列課等功能。
他想要知道用戶需要什么,同時要求千聊提供的服務得是能讓用戶感覺見效很快,并能采取實際行動的。在這方面,他的用戶需求敏感度甚至會超過商業價值敏感度。
所以,相比得到等平臺采取“頭部”IP策略,在一推出就形成很強的市場傳播勢能,千聊上所提供的內容更具大眾化、生活化、實用化特征,涵蓋母嬰育兒、醫療、健康、興趣愛好、理財、家庭經營等領域。
今年2月,千聊和女性課程服務提供商“夫人學苑”共同推出了一門課程,據千聊提供的數據,課程推出當天促成了30萬元的交易。此外,丁香醫生、卡娃微卡、中國教育報、詩詞世界等機構用戶也通過千聊實現了月達幾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的現金流水。
對劣質內容進行下架處理
朱峻修認為,得到主打的精品化內容是一種模式,但千聊想做的是在線教育平臺,每個人學習的知識是寬泛和個性化的,所以更看重在“看、聽、讀、寫”等各個環節用戶和老師的互動,更看重千聊的工具平臺屬性。
千聊的A+輪投資方,分享投資管理合伙人、享投就投CEO蔡聰認為,如果從純粹的知識教授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為如下三種形式:
第一,必須言傳身教的面對面教育,如幼兒教育、手藝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需要坐在電腦前進行的教育,如成人體系的教育和培訓、典型的學歷教育、會計考證培訓等。
第三,碎片化的輕知識分享,如聽一個財經主題或親子教育話題的公開課等。
他認為第三類的輕知識分享就是千聊主要的競技場,也是增長速度最快的類別,這也是他看好千聊的原因。
然而,內容付費在發展了近一年的時間后,眾多跟風者的涌入讓該行業出現了內容同質化嚴重,甚至有部分內容創作者不對結果負責的問題。
為此,知乎Live曾在今年4月推出了類似淘寶的七天無理由退款服務和升級評價體系,同時,知乎平臺會為評價較高的主講人提供流量補貼、編輯推薦等扶持,并提供版權保護等市場化運營措施。
對于平臺上產生的越來越多的內容,千聊團隊會根據用戶停留時間、完播率、交易單數等數據對好的內容進行篩選和推薦,對劣質甚至違規的內容進行規范和下架處理。與此同時,千聊也會根據課程的數據表現確定和內容提供方的合作程度。
要讓更多知識分享者先成功
在商業模式上,千聊目前還沒有收取任何傭金和服務費,老師授課所獲收益全部歸老師所有。朱峻修認為,既然要打造平臺,就必須讓更多的知識分享者先成功,千聊才能成功,未來,千聊會在為講師提供增值服務的同時分享一定的收益。
關于以后,朱峻修認為知識消費就是大眾消費品,這個市場足夠大,千聊與知乎Live、紅豆Live等產品各自有各自的目標用戶。未來市場競爭的核心關鍵因素來自兩方面,第一是用戶經營能力,第二是成體系的內容輸出。而作為平臺,要想長久地把講師和付費用戶留住,關鍵是能夠產生實際經濟效益,以及讓老師有成就感。
但是,42章經創始人曲凱認為,像千聊這種平臺型工具產品的好處是能夠讓每一個主講協助做用戶引流,提量很快,弊端則是很難把所有的流量留在平臺上,并且再做二次分發的難度也應該不小。
這其實有點像視頻平臺,不斷地通過業務拓展來打造IP是沒有用的,最終拼的還是平臺自主制作內容、打造IP的強運營能力。所以,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認為,這類工具產品最終要走得長久,還是要簽約或打造獨家的“頭部”資源,做類似MCN的事情,而不是只滿足于做好一個工具。在服務好80萬內容輸出方的同時,未來千聊也得考慮如何通過更好的內容留住9800萬注冊用戶,并讓他們繼續為內容付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