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黃+朱紀紅+徐颯
【摘要】高校開設ACCA班是培養高素質的國際會計人才的有效途徑。文章從ACCA班目標定位出發,從課程設置、師資隊伍等方面討論了地方本科院校開設ACCA班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ACCA;會計國際化;目標定位
【基金項目】湖南工學院2014年校級教研教改項目(JY201432),湖南省教學研究改革項目(湘教通〔2015〕291號),湖南省教學研究改革項目(湘教通〔2014〕247號)。
一、前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會計準則國際化的加速,ACCA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和包括普華永道(PwC)、德勤(DTT)在內的國際頂尖會計事務所的認可,由此催生了中國ACCA考證的熱潮。出于提高專業影響力和招生就業率等原因,加上高頓、中博、楷博等財經教育機構的推動,自2001年西安交大、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開設全日制ACCA成建制班以來,中國共有近百所高校開設了ACCA成建制班。國內多數學者肯定了ACCA專業教育對于中國高校會計專業教育模式、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積極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高校和ACCA的合作在辦學定位、課程設置等方面仍有不少的問題。近幾年地方本科院校開設的ACCA成建制班的數量呈急速上升趨勢,但其以應試為目的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效果如何,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二、地方本科院校ACCA班的現狀
地方普通院校在開設ACCA成建制班時,通常采取“全合作”的模式,將ACCA課程的教學任務全部委托給合作的知名財經教育機構,本校教師僅講授通識基礎課程和中文專業基礎課程。在新生入學時,學校會進行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介紹ACCA的基本信息、證書含金量、報考條件以及就讀ACCA班的優勢等內容,吸引新生咨詢報名。在ACCA建班前,高校通常會聯合培訓機構組織入校二次選拔。鑒于新生大學學習尚未開始,專業水平未知,多數選拔僅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測試,個別還會通過面試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性格愛好和溝通交流能力。進入ACCA教學班的學生除繳納正常的學費外,還需要繳納一筆培訓費用,另外還需自行負擔教材費、報考費、ACCA注冊費和年費等相關費用。
國內著名高校ACCA班的成功無疑是地方本科院校開設ACCA專業的催化劑,但ACCA教學給學校會計教育方面的軟硬件帶來了挑戰,尤其對師資隊伍的教育背景和教學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基本上,地方本科院校開設ACCA專業或多或少會在以下幾個方面遇到問題。
(一)目標定位
對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而言,能夠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無疑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ACCA在宣傳中一直向外界灌輸其培養國際性的高級會計人才的豐碩成果和ACCA證書獲得者的成功典范。不可否認,ACCA教育符合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職業教育轉型的需求。ACCA課程不僅涵蓋管理會計(F2)、財務會計(F3)等會計基礎課程,還包括學生未來成為高級會計師所需的公司治理(P1)、高級業績管理(P5)、高級稅務(P6)等高級職業技能。對于學員而言,這些知識對他們以后不管是從事財務工作還是從事人力資源之類的管理工作都會有所裨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絕大部分ACCA學員是在職會計人員,有的在跨國企業已經工作多年,相對于在校大學生,他們具有豐富的會計理論知識和實務經驗,甚至熟知國際會計準則,因此在考試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優勢。而ACCA大學學員不僅缺乏從業經驗,甚至缺少必要的會計理論基礎,在課堂上往往對教師的講課內容一知半解。為了在學校的四年里全科通過ACCA考試,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死記硬背。在這種急于求成的功利導向下,學生不僅無法做到會計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且也缺乏對其他學科的了解,容易形成固化思維,缺乏開闊的視野,這嚴重違背了大學素質教育的初衷。
(二)課程設置
本科生要獲得畢業證和學士學位必須獲得一定的學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ACCA班人才培養方案時,通常會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優先考慮14門ACCA考試課程的前提下,盡量做到與普通會計專業班學科基礎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的有機結合,同時還要綜合考慮通識教育課程(如英語、數學等課程)所需的課時。一般情況下,大學第一學期會安排包括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在內的一些專業基礎課程,為第二學期開始的ACCA課程打下學科基礎。雖然國內外會計準則會有差別,但在會計國際化進程加速的情況下,高校會采取課程置換的方式,學完ACCA課程可以得到本科畢業所需的相應的學分,ACCA考試成績同樣可以應用于學生評優評先,從而保證學生考證和大學教育兩不誤。另外,大學英語和數學之類的通識教育課程也有利于ACCA教學的進行,所以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會繼續保留這兩門課程的課時數。
由于以應試為目的,ACCA教材其實不太適合作為低年級會計專業大學課程的教材。相對于普通會計教材而言,ACCA教材內容覆蓋面廣,側重于對考試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缺乏系統性的會計基礎原理和實訓方面的內容,特別是很多高校通過課程置換的方式,用ACCA課程替代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的一些專業課程后,ACCA專業的畢業生的會計知識體系不完整,他們熟悉國際會計準則卻缺乏對國內會計準則的了解。這樣一來,這類畢業生就會在處理國內會計事務時有所不適。另外,ACCA班學生必須兼顧ACCA課程和會計專業課程,學習壓力較大,導致部分學生無法通過考試或無法順利拿到畢業證。因此,鑒于生源和通識課程設置等問題,對地方本科院校開設ACCA專業的培養效果應持保留態度。
(三)師資隊伍
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ACCA課程對教師要求很高,教師必須熟知ACCA考試的內容和應試技巧。師資雄厚的高校一般采取獨立辦學的方式,ACCA課程主講教師基本上都是教學經驗豐富、高學歷、高職稱的專業教師,他們基本上能夠滿足上述要求,不管是在教學水平還是在語言水平上都能勝任教學。但地方本科院校缺乏相應的師資力量,所以只能采取學校和培訓機構合作的方式。以筆者所在的湖南工學院為例,從事會計專業教學的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20多人,雖然他們專業功底扎實,教學經驗豐富,但無人參加過ACCA考試,缺乏考試經驗,無法勝任ACCA課程教學,因此在開設ACCA班時,學校采取了與楷博財經全面合作的方式,由本校教師講授專業基礎課程,由專業培訓機構派出的專業教師來承擔ACCA課程的授課任務。endprint
高校和培訓機構進行的“全合作”模式有利于減輕學校的師資壓力,對本校ACCA教師的培養有很好的幫扶帶動作用。但由于培訓教師上課過程只注重灌輸考試內容,側重應試技巧的講解,同時也因為他們基本上在多所高校、機構或城市上課,來去匆匆,缺少與學生的交流,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三、對高校開設ACCA建制班的建議
(一)目標定位
ACCA班的確能為中國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國際會計人才,但是其以應試為首要目標的職業教育的性質不會改變,即使是在中國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轉型的大背景下,這也與中國本科教育的本質背道而馳。個人認為,ACCA班不適合成為地方院校的成建制班,也不應納入大學學歷教育的范疇。如果將其定位為高校與ACCA合作開設的職業教育或繼續教育培訓班,在適當刪除目前大學教育規定的通識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和部分專業基礎課程的情況下,ACCA培訓班的效果顯然會更加明顯。
(二)課程設置
ACCA班的主要課程內容為國際會計相關知識,這有利于以后學員到跨國企業、國際會計事務所求職就業。但考慮到大部分ACCA學員即使順利拿證,可能也會選擇留在國內工作,甚至還有部分學員最終拿不到證的,因此,在課時允許的情況下,地方本科院校的ACCA班有必要適當開設普通會計學科的部分課程,以必修、選修或課堂串講相結合的形式,將中國特色的國內會計基本理論和實務的內容補充到教學當中。同時,為達到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目的,ACCA班還應適當開設經濟學、管理學和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
(三)師資隊伍
地方本科院校開設ACCA班不應僅僅為了經濟效益,還應該利用與培訓機構的合作加強與會計職業界和會計從業人員的交流與溝通,學習ACCA先進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師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打造更高水平的會計教師隊伍。在合作期間,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可以從本校選送一批高素質的會計教師去國內外訪學,學習ACCA的知識體系和培訓模式,了解會計國際化進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引進優秀的ACCA教師充實本校會計師資隊伍,組建本校ACCA培訓團隊。同時,建立長效的獎勵機制,通過資金和政策傾斜,鼓勵優秀的會計教師報考ACCA,獎勵高分通過者,并組織學習交流活動,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參與繼續學習,促進會計教師共同發展。當然,教師的進步反過來也可以促進學校高素質國際會計人才培養的發展。
四、結論
地方本科院校開設ACCA成建制班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國際化會計人才,但關于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理念是否違背大學教育的本質,眾多專家意見不一,對其人才培養效果也可謂見仁見智。總體而言,ACCA的教學模式在客觀上有利于提高我國的會計教學水平,開設ACCA的地方本科院校應該利用合作機會,鼓勵教師關注會計專業領域發展,改進教學方法,實現教育與職業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冬.ACCA專業教育有助于培養國際化會計人才嗎?——來自武漢大學的經驗證據[J].財會通訊,2015(10):47-50.
[2]李明,趙惠娟.論ACCA給高校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08):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