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麗華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手術治療的162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治療順序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1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手術對于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以及對于護理的滿意度。 結果 分別進行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13.76±2.12)d以及住院費用(6 514.31±231.79)元,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對于相關知識的知曉率(82.71%)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知曉率(65.43%),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9.87%)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96.30%)也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進行比較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提升護理效果,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明顯降低,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則顯著提升,值得在臨護理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腦出血;手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7(a)-0156-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urgery
XING Li-hua
ICU, Xinyi Peoples Hospital, Xinyi, Jiangsu Province, 22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urgery. Methods 1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81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rder,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linical nursing path for intervention,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situation, awareness situation of related operation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ength of stay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13.76±2.12)d and (6 514.31±231.79)yuan, which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related knowled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2.71% vs 65.43%), and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9.8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96.3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obvious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obviously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Cerebral hemorrhage; Operation; Nursing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形成的腦實質血管破裂出血的情況,多發于中老年人群中。在臨床治療中,該病具有病情的發展速度快,死亡率均較高的特點[1]。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科學、高效的護理干預模式,整個護理過程中,堅持做到以患者為中心,提升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2]。該次研究對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手術治療的81例腦出血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服務,且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接受手術治療的162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治療順序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1例。觀察組男41例,女40例,患者年齡為32~74歲,平均年齡為(48.6±2.3)歲,出血部位:外囊26例,腦葉22例,丘腦或其他部位33例,出血量為14~68 mL,平均出血量為(40.6±3.1)mL;對照組男16例,女13例,患者年齡為29~72歲,平均年齡為(44.7±3.1)歲,出血量為13~70 mL,平均出血量為(42.6±2.7)mL,兩組患者常規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干預模式進行護理服務。同時還應為患者提供干凈衛生的治療環境,并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進行皮膚護理等[3]。
1.2.2 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出血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具體做法如下:①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的診斷結果以及相關檢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并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對其既往病史的調查為其制定專門的臨床護理路徑[4]。②手術開展之前,為患者進行備皮等相關術前準備,并采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患者簡要介紹手術的操作流程以及手術治療的效果,進而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手術治療。③手術前,護理人員應當提前熟悉手術流程,確保各醫療器械均能夠正常使用,治療藥物均在保質期內。在對患者進行運輸時,應盡量保證平穩,避免對其頭部進行劇烈的晃動。手術開始時,應幫助患者選擇一個較為舒適的手術體位。術后密切監控患者的血壓、脈搏、瞳孔等生命指征,觀察患者的尿量變化[5]。對于需要進行頭部引流有的患者,應當密切關注引流液的顏色、性質以及流量的變化情況[6]。④加強對于患者的用藥護理。在患者的用藥期間,定期對其生命體征進行檢查,提升對于治療的依從性。⑤在術后康復期間,還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進而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識以及自我保健能力。嚴格控制病房探視人數,確保患者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待患者病情穩定之后,應鼓勵患者適當進行康復鍛煉[7]。⑥患者出院康復期,應當加強對于血壓情況的監控。為患者制定回院復查的方案,并定期進行電話回訪,確認患者的病情,及時解決患者及家屬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此確保患者的康復效果。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術后出現并發癥的人數,相應計算并發癥出現的概率,記錄兩組患者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護理結束之后,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采取評分制度使患者對于滿意度進行評分,100~80分為滿意,79~60分為比較滿意,59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率=(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使用的數據分析軟件為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將收集到的數據錄入之后進行整理、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用(x±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指標。兩組患者進行比較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以及并發癥出現的概率
觀察組患者的相關知識知曉率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對于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而其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進行比較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兩組患者進行比較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腦出血一般好發于中老年群體,且該病具有病情發展快,患者的死亡率較高的特點,采取高效、及時的護理服務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對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重要意義。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都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此外,觀察組患者對于相關知識的知曉率(82.71%)以及對于護理的滿意度(96.30%)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此外,觀察組患者在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9.87%)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由此可見臨床護理路徑能夠在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有目的的開展護理服務,不僅對疾病本身進行護理,還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為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護理服務。
臨床護理路徑在開展過程中,充分強調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前期對患者的基本情況的綜合分析,制定科學、高效的臨床護理服務。臨床護理路徑是一個連續的、系統的護理服務模式[8]。該護理模式下,要求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就對其實際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相應制定出臨床護理路徑開展的具體措施。整個護理方案應當涵蓋了從患者入院時的病癥診斷、檢查以及圍手術期的用藥、飲食、鍛煉、心理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多個方面。在踐行臨床護理路徑的過程中,還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及時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使其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相較于傳統的護理方式,臨床護理路徑更具有預見性,是一種計劃性較強的、更加主動的護理形式。臨床護理路徑下,護理服務的各項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避免了傳統護理路徑經常出現遺漏與疏忽的情況,護理服務的效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也不斷提高[9]。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提升腦出血患者的預后效果,同時還能明顯縮短住院時間,提升醫療資源的利用率,此外,臨床護理路徑還能顯著提升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對于樹立健康的醫院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顧愛紅.臨床護理路徑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0):21-23.
[2] 姚靜,劉棟.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腦出血手術患者的效果評價[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20):3104-3106.
[3] 張玉平.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6(5):20.
[4] 鄧風清,歐陽素琴,蘇意心,等.臨床護理路徑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 9(6):1-3.
[5] 蔣璐遙.臨床護理路徑在右側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急診手術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1): 3310.
[6] 張輝利.臨床護理路徑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15):102,108.
[8] 趙利紅,侯小艷,是明啟,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1(12):1662-1663.
[9] 岑益女,陳利波,盧筱華,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5,13(6):933-935.
(收稿日期:2017-0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