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嘉黎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多樣化。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的關鍵時期就是小學階段,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經過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不斷活躍學生的思維模式,關注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小學生了解和把握處理數學問題的多樣化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
對于數學這一科目而言,學生們的思維發散能力的如何是十分重要的,不論在什么條件下,若是學生自身能夠有很好的思維發散能力,或者是后天培養起來的思維發散能力,那么他在數學這一科目上的學習必定比其他人能加容易,不僅更容易理解老師所教授的理論知識,同時在自己做題時也更容易想出解決方法。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有多方面解決問題的意識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能夠具有一個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這樣的學習數學的意識,對于小學的學生而言,不管是在他們現如今的數學學習,還是在他們往后的數學學習,都是十分有利。因此在小學這樣的一個黃金階段,教師們更應該好好培養學生們的思維發散能力,并且要盡可能的提高他們的思維發散能力。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結果,首先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細細引導學生,讓他們產生這樣的一個意識,若是學生能夠主動有這樣的想法,那么在數學學習上必將會事半功倍。再者,學生不但要有這樣的意識,同時若是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的,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相信這也會成為學生們學習數學的一大助力。故而教師們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小學數學的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它對于學生今后在數學這一條路上的學習能走多遠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教師對學生的引導。
從上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教師對是否進行學生一定引導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引導學生產生這樣的意識呢?相信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也有許多教師也嘗試過這樣的相應措施。就比如:在教師對學生進行講解一個數學問題時,教師們可以詢問學生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案,或者是教師們可以問學生關于這道問題有沒有其他的想法或者是看法。在教師的一番指導之下,也許就會有學生思考從其他途徑來解決這道問題,或者就會猜想是否真有其他的解決方案。然而只要有了這樣的一個意識,學生便會開始思考,他的思維便會開始發散,這樣一來無論是否想出其他的方案,都會對他在數學學習上大有幫助。
(二)教師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是重要的,但與此同時,在學生學習數學時,教師也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然而這樣的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忽視或者是容易混淆的。通常有些老師錯誤的認為學生們學習就應該有一個緊張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們才能更努力的學習,才能學的更好。其實不然,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疲憊感,尤其是小學生,這樣的話也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厭煩心理,因此會適得其反。故而,在小學生學習數學時,教師應該營造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夠更好的相互交流溝通,這樣學生才能夠大膽的把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說出來,這樣學生才能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同時輕松的氛圍更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這一方面。
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淺談
(一)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解答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展現數學題目的多種解題思路,經過對比分析解剖各類解題思路的優勢和劣勢,最后教育學生應該選擇合適的解題思路,盡可能避開比較困難的解題方法,在學生主動積極開發解題能力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對學生進行多樣解題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培養學生全方面能力發展的過程中,倘若只教授學生如何選擇簡便的解題思路和方式方法,在解題能力的培養方面不夠重視,使得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性的發展受到阻礙,只是會被動的接受教師講授的解題思路,不會產生新穎的想法和觀念,逐漸減少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1、根據不同的解題方式設置問題情境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了解解題的主要思路,在解題的主要方式中設置問題情境,經過分析和考慮選取適宜的解題方式。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多數教師的教學重點放在解題算法中,往往忽略了培養學生解題方法多樣化的能力。
2、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熟練把握教材內容的同時指導和教育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此同時,開發和激勵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自主尋找和發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和途徑,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解決問題方式的多樣化。
3、多種教學方法聯合并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開發和利用多種教學模式,聯合并用,培養和引導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能力,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方式和途徑。
(三)在教學中正確的引導學生
學生形成創新思維的重要階段就是小學階段。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整合眾多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尋求解題方式的多樣化。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式的多樣化不是單一的尋找多種方法,更不是解決方法越多越好,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應用最適宜的方式解決小學數學問題。
三、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的意義
自然科學中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數學,一方面緊密聯系人類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對國家的綜合實力影響遠大。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加大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力度,一改傳統教學的理念和模式,經過融合多種教學形式和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中提倡解決問題多樣化的目的是,鼓勵和增加學生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不斷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更有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結語 :
隨著科學和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小學生作為未來的儲備力量,一方面注重人才方面的培養,另一方面注重培養與開發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經過小學數學解題多樣化的學習不斷鍛煉和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造就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劉權.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4(05):103.
[2]韓飛.“一題多解”與高職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J].高等數學研究,2012(04):99-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