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松
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自古以來就注重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做好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基層文化為民生工程的一件大事,它是緩和社會高速發展的潤滑劑,保障基層群眾生活穩定的一大助力器,為此,各地的基層政府紛紛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或幫助當地的文化建設,推動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這是非常重要的。對此,本文探討現在基層文化建設存在的一些理由,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
一、當前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存在的理由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發展,新的文化、新的傳播途徑開始引進,尤其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基層群眾多文化追求與享受有著更多的選擇性,也呈現趨同性,以此滿足個體身心上的享受。但是新媒體的出現,也給當前的基層文化建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依然存在著許多理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市場經濟的沖擊
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帶動各地經濟的飛速發展,基層群眾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給文化消費群體也帶來了較大的轉變,商業文化的形式大量出現,如歌舞廳、KTV、電子游戲廳、網吧等,這給群眾一個全新的視聽覺的享受,也給群眾一個多的選擇。由于這是一個商業文化,受到年輕人的追逐,讓傳統的基層文化難以發揮作用,由于對于一些中老年人而言,他們缺少適合自己年齡階層的文化活動,這是現在基層文化建設受到商業文化沖擊所顯現的一大理由,這也正是政府的職責范圍之列。
(二)缺少優秀的文化工作者
由于政府的財政預算有限,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工資待遇均比較低,并且無過多的活動經費,這樣就讓基層文化站的工作者缺少工作的動力。在基層文化站的隊伍建設中,領導除原機構改革中留崗的部分原文化站長外,部分由黨委或政府的分管領導兼任,站內僅有少數的專職工作人員,這在短期內是無法推動當地的基層文化建設與發展。甚至有個別文化站的職員僅將這一工作當成其他事業的跳板,不會投入過多的時間參與基層文化建設的工作。
(三)人民對文化追求有所提高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群眾對文化享受有著自己的選擇,審美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視覺,即是是同一年齡階層、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其文化消費的對象、力度也有所不同。對于基層傳統文化而言,已經受到嚴重沖擊,單一的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群眾的需要。為此,文化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應當認清社會發展的趨勢,基層文化就應當與時俱進,以此滿足社會群眾的需求。
二、新形勢下提高基層文化建設的幾點深思
基層文化建設是惠民富民的一大政策,也是推動當地文化建設的一個重大方針,豐富當地文化建設的必要一環。為此,文化工作者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積極挑戰自己的工作步伐,支持及引導當地的文化建設。
(一)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工作隊伍
1、人員上。
基層文化建設隊伍是保障基層文化方案計劃、執行及繁榮的重要一員,是基層文化建設的主力軍。為此,一個基層文化隊伍組織是否完備,將影響當地的基層文化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在此前提下,當地政府應當加大對基層文化隊伍的建設,增加專職的崗位。
2、在待遇上。
基層文化建設者被譽為“萬金油”、“百事通”,每天要面對著眾多的工作,要是待遇低,使得自己的產出與收獲不成比例,將影響這些工作者的工作動力。對此,為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者隊伍的建設,當地政府應當切實考慮他們的辛勞,提高他們的待遇,給予舉辦活動的經費,在物質上保障文化隊伍的建設。
3、業務保障。
基層文化建設需要專業的人員實施,為此,就需要專業的文化建設工作者。為此,為豐富及提高當地的文化建設,文化站應當加大對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培訓,提高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同時加大文化交流,開拓工作者的眼界,廣泛開展豐富多彩、極富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在新形勢下,也開展有創新、多元化的文化活動。
(二)積極開展當地富有特點的文化建設
文化沉淀在群眾中,在當前黨中央積極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時機,基層文化工作者,應當認清政策的轉向,積極發掘當地的文化傳統及歷史文化的傳承,與老一輩的文化工作者及藝術家保護或支持濃郁的地方文化,對此,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應當著力于歷史未來,立足地方,切實地發掘基層群眾喜歡的群眾文化,并且搶救當地快要失傳的群眾文化形式,將這些文化傳承下去。如群眾喜歡的廣場舞,文化工作者可以協調政府,多開辟群眾跳舞的場地,必要時可以提供一些音像設備,或者請一些藝術家現場指導,這樣就豐富了基層的群眾文化形式。同時文化工作站,還可以借助自己的平臺,組織群眾的廣場舞比賽,積極推動群眾喜愛的文化形式,展現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風貌。
(三)開拓基層群眾文化的空間
群眾文化具有多樣性、廣泛性,基層文化工作者在實施文化工作中,應當堅持積極引導基層文化的建設,切忌拘于形式,嚴重束縛了群眾的思維。基層文化工作者應當深入基層,切實了解群眾喜愛及存在的文化形式,如社區文化、青少年文化、老年文化、校園文化等,應當充分應用這些形式,為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合理的場地及資源,將基層群眾文化辦成服務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
做好文化建設,有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舉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