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錦萍,袁 暢,萬 巖
(北京郵電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北京 100876)
財務重述、信任損害與投資意向研究
高錦萍,袁 暢,萬 巖
(北京郵電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北京 100876)
財務重述會對資本市場產生負面效應,研究財務重述對投資者信任的影響路徑對日后修復投資者信任有重大意義。筆者研究發現:財務重述時滯性越長,對投資者的信任損害越大;財務重述的表內數據和表外信息均會損害投資者的信任,而且表內數據的損害性更大;純粹的技術問題不會對投資者信任產生顯著影響,但是會計問題引起財務重述會對投資者信任產生顯著性損害。最后筆者從提高財務重述報告披露及時性、規范財務重述內容和格式、降低內部會計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
財務重述;重述滯后性;信任損害;投資意向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重述現象在各國資本市場上呈現日益普遍的態勢。據統計,*手工搜集2006—2015年間上交所和深交所披露的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半年報和季報的財務重述報告。2006—2015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共有2 223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 593份財務重述報告,其中,在2006—2012年間呈現先升后降、2013年又上升的趨勢。財務重述是一項消極經濟事件,已有文獻研究表明,財務重述會降低公司市值、影響股票價格、提高資本成本,甚至增大訴訟風險。目前尚少有文獻把焦點放在引起負面效應的原因,即投資者行為方面。與企業破產和經營失敗不一樣,財務重述代表了對公司財務信任的危機,不符合投資者對被投資公司及其管理的積極期望,損害了投資者對公司的經營和財務信息的信任。信任是基于對他人意圖或行為的積極期望下做出的一種可接受的信念,這種信念極易被損害[1]。因此,當公司宣布財務重述時,努力降低其對投資者信任的損害,修復投資者信任成為公司的一個重要目標。
財務重述報告的披露涉及重述內容、重述原因及重述時間等重要元素,那么財務重述的具體歸因、表內外內容和披露時滯性是否會對投資者信任損害產生不同影響?從而是否會影響投資者意向?筆者建立財務重述影響投資者信任及投資意向的理論模型,通過問卷調查及結構方程分析檢驗得出結論,從而為企業進一步完善財務重述報告披露,降低投資者信任損害提出可行性建議。
財務重述的相關研究主要體現在財務重述動因、財務重述內容、財務重述及時性、財務重述的市場反應以及投資者信任與決策等方面。第一,財務重述的內外歸因研究。Beneish[2]基于企業內部人員的交易行為,發現財務重述公司管理人員憑借掌握信息的優勢進行股票交易的可能性顯著地高于非財務重述公司的管理人員;隨后相關文獻從股權激勵、企業融資、高管薪酬契約等方面對管理者自利行為下的財務重述內部歸因問題展開了研究[3-4]。財務重述的外部歸因方面的研究主要反映在審計師訴訟、監管機構監管與稽查以及外部資本市場壓力等方面[5-6]。而以上內外歸因的具體表現形式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大類:技術錯誤、會計規則使用錯誤以及其他問題。第二,財務重述內容研究。GAO[7]將財務重述內容具體劃分為收入確認、成本費用、關聯方交易等九大類。曹強[8]將財務重述的內容分為費用、權益、存貨、負債及或有事項等。以上財務重述內容的分類均可以劃分為表內數據和表外信息兩大方面。第三,財務重述及時性研究。上市公司越來越傾向于拉長年報財務重述公告的滯后期間,年報財務重述信息披露的及時性較差[9],而且披露時間受上市公司控制。投資者對財務重述報告的披露滯后性有消極的反應,即信息披露越及時其財務重述后信息含量越大,并且信息披露不及時會影響資本市場的效率[10-11-12]。第四,財務重述的市場反應研究。GAO[7]研究發現公司在財務重述后股價將會下跌,且與正常的市場均價有明顯區別。Hribar和Jekins[13]以及Palmrose等[14]研究發現,宣布財務重述報告還會提高公司籌資的資本成本,影響公司的股票價格。并且在財務重述報告發布的前后幾天,短期投資者就會顯著地拋售財務重述公司的股票,相較于中長期投資者,中短期投資者對財務重述更為敏感。李世新和劉興翠[15]指出,財務重述不僅會導致本企業的股票價格下跌,同時還會影響行業類的其他企業,財務重述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具有傳染作用。第五,財務重述對投資者信任及決策的影響研究。目前很少有文獻對引起負面效應的原因進行探討。Elliott等[16]指出財務重述后管理層試圖解釋財務重述原因、通過內部歸因進行道歉來承擔責任或通過外部歸因解釋來推卸責任;試圖通過先進的披露場所如在線視頻披露財務重述。其中道歉與解釋以及披露場所會對投資者信任產生交互影響。研究發現,只有當高層管理人員為財務重述道歉并接受通過內部歸因的錯誤承擔責任時,通過在線視頻宣布財務重述才有可能使公司受益。當管理層道歉,但通過外部歸因否認責任時,通過在線視頻宣布財務重述很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尚未有文獻針對財務重述內容、財務重述的滯后性以及財務重述的具體原因來研究其對投資者信任產生的不同影響,而筆者的研究將進一步豐富該方面的文獻。
(一) 研究樣本
筆者對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班、上市公司財務部和投資部人員進行訪談和預填試卷,幾經修改,最終形成量表式調查問卷。修改后的最終問卷采用了網絡和實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大規模發放,主要的發放途徑以以下四種方式為主:問卷調查網站;課堂學生問卷;公司實地發放;郵件訪談反饋等。具體回收情況如下:網站實際回收問卷569份,經過兩次篩選后剩余503份;課堂學生實際回收問卷246份,經過兩次篩選后剩余209份;實地公司填寫的問卷共40份,實際回收37份,經過篩選后剩余29份。最終優化后有效樣本為502份。
(二)研究測量
本文主要是研究財務重述、信任損害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因此,各種變量都是從其普遍含義與企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角度進行定義和測量的。
1.信任損害
眾多文獻采納信任的三因素模型,即誠信、能力、善意[17-18]。誠信體現的是對一個人堅持控制行為原則(如誠實)的理念。關懷(善意)捕捉的是有關公平的信念和基于其他人最佳利益的行動。能力代表了對他人技術和人際交往能力的信任。筆者對信任的測量借鑒了上述三因素模型,分別從誠信、能力和善意三方面設計題項。
2.財務重述內容
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財務重述報告的類型包括了更正報告、補充報告及更正補充報告三種。通過對目前中國上市公司財務重述統計數據的歸納,財務重述內容可以劃分為兩大類:(1)表內數據重述。指涉及財務報表數據的財務重述行為,主要覆蓋上市公司年報或季報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等其他相關的更正補充行為。(2)表外信息重述。指與財務報表內部數據無關的補充更正公告,包括利潤分配、關聯方及關聯方交易重述、經營業務、財務報表項目注釋、公司治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述。
3.財務重述歸因
根據高錦萍和陳宇[19]統計分析發現,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是自愿披露財務重述報告的。發生財務重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技術原因,是指由于輸入數據、校對、排版格式上存在的問題導致的數據錯誤和遺漏。二是會計問題。是指由于會計估計、會計政策的變更,以及會計政策應用不合理引起的財務重述。各變量的具體題項設計如表1所示。

表1 各變量定義及題項設計
(三)模型構建
筆者在綜合已有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研究財務重述、信任損害與投資者行為的整體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財務重述、信任損害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
筆者研究的是財務重述、信任損害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因此,模型的自變量為財務重述,因變量為投資者的投資意向,中介變量為投資者的信任損害。財務重述間接通過信任損害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意向,信任損害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意向。其中,財務重述分為五個維度:重述時滯性、技術原因、會計原因、表內數據重述和表外信息重述。
(四)假設提出
1.財務重述的時滯性與信任感知
Kravet 和 Shevlin[11]在研究財務重述和信息風險的關系時,指出重述報告披露時點間的差異源于信息的不對稱,由此會造成一定的信息風險。Wilson[20]指出具有不同的時間滯后期的財務重述,其盈余的信息量會存在差異。謝羽婷[21]發現上市公司管理者會利用制度監管的缺失進行會計操縱,對財務重述報告進行時機選擇性披露。財務重述披露的時滯性越長,可能表明重述內容越重大,原因越復雜,對投資者的信任損害越大。因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H1:財務重述的時滯性越長,對投資者信任的損害越大。
2.財務重述原因與信任損害感知
現有研究表明,不同原因導致的財務重述其市場反應各異。因技術問題導致的財務重述市場反應較為平淡,因為這類重述并不實質性影響公司價值。然而,因會計問題、涉嫌欺詐引起的財務重述,通常直接或間接地損害了公司價值,將導致相當嚴重的市場反應。會計人員數據輸入、排版、審核等導致的錯報和漏報相對于其他原因來看,在技術上更可控,下次此類問題發生的可能性較低;會計估計和判斷不恰當所造成的財務重述,表明重述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不能有效控制和發現財務報告生成過程中的錯誤,而且財務欺詐的嫌疑更大,此類原因產生的更正和補充重述更不可控制,未來錯報重述發生的可能性大。因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H2:技術問題引起的財務重述不會損害投資者信任感知。
H3:會計問題引起的財務重述會損害投資者信任感知。
3.財務重述內容與信任損害感知
Tomlinson 和 Mayer[22]從原因源、可控性和穩定性三方面提出了信任修復的影響因素。從財務重述報告中,投資者可以進一步分析重述的內容、原因等特征來判斷重述者的意圖和動機,從而評價重述行為的可控性和穩定性。財務重述內容包括了財務報表內的數據,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數據和指標錯誤;財務報表外信息,比如利潤分配預案、管理者薪酬、大股東資金占用以及關聯方交易等。表內數據指標和表外信息指標是引起財務重述的最常見的原因和隱含許多會計欺詐問題,其中表內數據重述再次出現的可能性更大,穩定性較差,可控性較差,其對投資者信任的損害就更大。已有的實證文獻表明重述內容是否涉及核心會計指標是投資者關注財務重述的焦點之一,當重述公告涉及調整直接影響公司價值的核心會計指標時,市場反應要比調整非核心會計指標嚴重得多[14]。因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H4:表內數據和表外信息重述會損害投資者的信任感知,并且表內數據重述對信任的損害性更大。
4.信任損害與投資意向
投資者會基于一定的數據和資料形成初始判斷,即可理解為初始信任。信任之所以與投資決策相關,是由于基于心理狀態的信任程度的不同會作為一條有利的線索去主導投資者的判斷甚至是交易行為本身,特別是在私人投資中,這種主觀因素會成為極大的判斷標準。Harrison等[23]的研究證明了信任是投資決策中考慮的主要因素,金融文獻研究也表明信任對于股票市場的參與者有著一種積極的并且極具價值的影響力[24],并同時會增加邊緣投資的可能性。因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H5:財務重述對投資者信任的損害,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意愿。
(一)信度與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根據前文優化后的樣本數據,利用SPSS16.0分析各個題項的CITC、Cronbach’s α系數,和各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量表的信度分析
由表2可知,所有22條測量題項的CITC值都大于0.500,且7個變量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93、0.899、0.923、0.917、0.887、0.889和0.915,都大于0.700的高信度標準,因此,本文所涉及的量表都有著較高的信度,即內部一致性較好。
2.效度分析
筆者使用AMOS21.0對測量題項和量表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通過模型擬合情況來對量表的結構效度進行考評,觀察結構方程模型的擬合指數,具體如表3所示。

表3 結構方程的擬合度評價指標
(1)收斂效度檢驗
筆者運用AMOS21.0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可以看到,除了RMSEA,模型的擬合指數都在標準范圍內,擬合效果較為理想。而在90%的置信度下,如果RMSEA取值小于0.080,則可認為近似誤差是合理的。模型適配度系數如表4所示。

表4 各量表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適配度系數
各個量表的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所用量表的22個題項的標準化因子載荷都大于0.500,且5個變量的AVE分別為0.688、0.753、0.811、0.815、0.701、0.806、0.817和0.815,都符合大于0.500的標準,因此,本研究所用的量表有著較高的收斂效度。

表5 各量表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
注:*、** 和***分別表示1%、5%和10%置信水平下顯著。
(2)區別效度檢驗
本文7個潛變量的AVE平方根和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如表6所示,對角線上的數字是各變量AVE平方根。可以看到,各個潛變量的AVE平方根均高于各潛變量與其他變量的相關系數,說明本研究所用的量表有著較好的區別效度。

表6 潛變量相關系數和AVE平方根
(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財務重述、信任損害與投資者行為模型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在相關理論研究和文獻中,因變量的值代表了研究模型的解釋度,Falk和Podrid[25]認為因變量的值大于40%標準時,對結果的解釋才是有效的。該模型解釋了投資者行為(投資者意向因變量)方差的76%,因此,這個模型具有真實而穩定的解釋性。
標準的路徑系數(模型線條參數)表明了自變量和因變量的關系強度(相關性強度)[26],由圖2可看出,財務重述(自變量)“重述時滯性”(β=0.162,p<0.001)、“會計原因”(β=0.174,p<0.001)、“表內數據重述”(β=0.475,p<0.001)和“表外信息重述”(β=0.418,p<0.001)對信任損害(中間變量)有顯著影響;財務重述(自變量)“技術原因”(β=0.000,p=0.923)對信任損害(中間變量)沒有顯著影響;信任損害(中間變量)(β=0.821,p<0.001)對投資意愿有顯著影響。

圖2 財務重述與投資行為模型
注:顯著性水平P<0.05,一般顯著;P<0.01,比較顯著;P<0.001,非常顯著。
(一)結論
筆者實證檢驗了財務重述、信任損害和投資意愿的關系,基本上驗證了筆者提出的研究假設。具體研究結論如下:
首先,財務重述對信任損害有顯著的正面影響,且財務重述時滯性、會計原因、表內數據重述和表外信息重述都與信任損害呈正相關關系。其中,相對于表外信息重述,表內數據重述對信任損害產生更強的影響,技術原因與信任損害沒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其次,信任損害與投資意愿具有顯著的影響作用,財務重述(重述時滯性、會計原因、表內數據重述和表外信息重述)都通過信任損害間接影響了投資意愿。
(二)建議
本文研究結論表明,財務重述時滯性、歸因和內容均會損害投資者信任并對投資決策判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管理投資者信任十分重要,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提高財務重述披露的及時性,減少重述的負面效應。及時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特征之一,及時地披露信息可以降低利益相關者間的信息不對稱,有效遏制逆向選擇,提高資本市場效率。據筆者對財務重述的滯后期統計分析,發現上市公司短則一天內就披露重述報告,而長則一年以上,而且上市公司越來越傾向于拉長年報重述公告的滯后期間。而時滯性越長,對投資者信任的損害越大,因此上市公司應該致力于提高財務重述信息披露的及時性,降低財務重述的負面效應。
其次,規范財務重述的披露內容和格式。目前上市公司的財務重述報告規范不統一,許多重述報告僅僅幾句話,尤其是涉及表內數據的,只是簡單地進行了數據更正,并未具體解釋更正涉及的具體會計方法、原因等。這樣勢必會造成信息嚴重不對稱,嚴重損害了利益相關各方的信任。因此對于表內數據更正,如果是由于管理層會計政策選擇不當或會計估計不合理所造成的錯報,公司在披露財務重述報告時應該做出詳細解釋;對于表外信息補充,財務重述報告中應該按照會計準則和信息披露的相關要求進行具體披露。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復投資者的信任,降低財務重述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后,完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降低會計問題出現的頻率。完善和強化內部監管制度,加強會計系統的審核流程,建立嚴格的內部審計程序,提高管理人員的風險認識,切實將內部控制建設落到實處,提高財務年報信息披露的質量,從源頭上減少財務重述頻率。
綜上所述,本文的結論為未來基于解釋與道歉、穩健性會計政策選擇等來研究投資者信任的修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依據。
[1] Kim, P., Ferrin, D., Cooper, C., Dirks, K.Removing the Shadow of Suspicion: The Effects of Apology Versus Denial for Repairing Ability- Versus Integrity-Based Trust Viol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4, 89 (1): 104-118.
[2] Beneish, M.D.Ineentives and Penalties Related to Earnings Overstatements That Violate GAAP[J].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9,74(4):425-457.
[3] Anup, S., Edward,P. S., Efendi,J. Why do Corporate Managers Misst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Role of Option Compensation and Other Fator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5(3):667-708.
[4] Richardson, S.A., Tuna, A.L., Wu, M.Prendi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Case of Earnings Restatements [M].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2.
[5] Plumlee,M. , Yohn, T. An Analysis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Attributed to Restatement[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9,24(1):449-460.
[6] 馬晨,張俊瑞,李彬.財務重述影響因素研究——基礎差錯發生期和差錯更正期的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5):96-105.
[7]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GAO). Financial Statements Restatement: Trends, Market Impacts, Regulatory Responses and Remaining Challenges[J].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Reports, 2002,(11):221-245.
[8] 曹強.上市公司財務重述原因分析[J].經濟管理,2010,(10):119-126.
[9] 祝楠.2005年至2010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年報重述行為的趨勢和特征[J].中國證券期貨,2013,(2X):40-41.
[10] Ken, Y.C., Randal, J.E., Shengmin,H.Do Post-Restatement Firms Care About Financial Credibility?Evidence From the Pre- and Post-SOX Eras[J]. Journal of Account Public Policy, 2014,33(2):107-126.
[11] Kravet, T., Shevlin, T.Accounting Restatements and Information Risk[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0,15(2):264-294.
[12] Mark, H. ,Kevin, R.S., Wendy,M.W. The Timeliness of Restatement Disclosure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Cred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 2015,42(7-8):826-859.
[13] Hribar,P., Jekins, N. 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on Earnings Revisions and the Estimated Cost of Capital[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4, 9(2-3):335-356.
[14] Palmrose, Z.V., Richardson, V. J., Scholz, S. Determinants of Market Reactions to Restatement Announcemen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 37 (2): 59-89.
[15] 李世新,劉興翠.上市公司財務重述公告的市場反應與行業傳遞效應研究[J].管理評論,2012,(5):137-143.
[16] Elliott, W.B.,Hodge,F.D., Sedor,L.M. Using Online Video to Announce a Restatement: Influences on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2,87(2):513-535.
[17] Mckinney,V.,Kanghyun,Y.,Zahed , F.M.The Measurement of Web-Customer Satisfaction:An Expectation and Disconfirmation Appoach[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2,13(3):296-315.
[18] Fuller, M. A., Serva, M. A. , Benamati, J. S. Seeing Is Believing: The Transitory Influence of Reputation Information on E-Commerce Trust and Decision Making[J]. Decision Sciences, 2007,38 (4): 675-699.
[19] 高錦萍,陳宇.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重述的特征研究——基于上交所A股的分析[J].會計之友,2016,(6):26-31.
[20] Wilson, W.M.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icline in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Earnings Following Restatements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83(2):519-548.
[21] 謝羽婷. 財務重述報告公布的及時性與時機選擇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22] Tomlinson,E.C., Mayer,R.C. The Role of Causal Attribution Dimensions in Trust Repair[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9,31(1):85-104.
[23] Harrison, R. T., Dibben, M. R.,Mason,C. M.Role of Trust in the Informal Investors’ Investment Decision: An Exploratory Analysi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7, 21 (4): 63-81.
[24] Guiso, L.,Sapienza,P.,Zingales,L. Trusting the Stock Market[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8, 63 (6): 2555-2600.
[25] Falk,R. H., Podrid,P. J. Atrial Fibrillation :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M]. Rittenhouse Book Distributors Inc,1997.
[26] Chin,W.W. Issues and Opinion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MIS Quarterly, 1998, 22(1):7-16.
(責任編輯:于振榮)
F276.6
:A
:1000-176X(2017)09-0082-08
2017-05-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財務呈報創新、信息透明度與資源配置效率研究”(71372193)
高錦萍(1971-),女,江蘇南通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資本市場信息披露與審計研究。E-mail:gaojinping@bupt.edu.cn 袁 暢(1994-),女,安徽安慶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研究。 萬 巖(1966-),女,北京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管理信息系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