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桑+陳忠村
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說過:“詩歌只有一個職責:把自己和人們溝通起來。”詩人,是每一門語言最敏銳的觸角,而詩的力量就在于通過語言命名世界,通過命名而進入存在,刷新存在。詩人通過語言召喚出的光熱可以溫暖世界,他的思維方式、語言構成、寫作立場以及對生命和事物的感受與知覺都在重構一個社會的精致秩序。詩歌的任務就是在當下生活中揭示出另一種秘密,以拓展我們的心靈。在詩人的筆下,世界比我們所想象的要復雜得多,陌生得多,詩歌提示著我們,要學會尊重陌生的他人,學會去理解并包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命運。
我們都從童年而來,七八歲時的場景歷歷在目,聽長輩講故事、看一些小人書等,當讀到一些好的詩詞,會產生很大很長久的影響,正如詩人葦岸所說:“在精神的意義上,有些書籍形成了豐富我們情感的血肉,有些書籍構成了支撐我們一生的骨骼。”但是現代在互聯網時代,游戲無孔不入的時候,我們是否讓我們的孩子沉迷在電腦或手機上的游戲?肯定不能,同濟大學詩學研究中心的三位年輕詩人從世界詩的海洋中精選出近百首適合8-18歲之間的人群讀的詩,我們又從專業和生活的角度進行了解讀或賞析,有益于這個群體學習和閱讀,可以給他一段有溫暖、有意義和幸福的歲月。或者至少,如英國詩人狄蘭·托馬斯所言:“對我自己來說,讀詩不為別的,只為快樂。——讀你喜歡的詩歌,不要去管他們是否‘重要,或者它們是否有生命力。”
世界詩歌的歷史悠遠留流長,現存第一部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誕生于古巴比倫,形成文字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古希臘的詩歌與戲劇異常繁榮,誕生了荷馬、薩福、品達、赫西俄德、埃斯路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等諸多詩人,尤其是《荷馬史詩》,是一座難以超越的高峰。然而限于篇幅和體裁,希臘戲劇并沒有入選。與希臘并列的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古希伯來民族創造了深刻影響整個世界文明的宗教圣典《圣經》,其中的《雅歌》《哀歌》等部分均是不可多得的詩歌佳作。相較于古希臘和古希伯來,古羅馬是較晚崛起的文明,然而它通過對希臘文化的積極學習和創造,產生出了維吉爾、賀拉斯、卡圖盧斯、普羅佩提烏斯等一大批詩歌大師。與此同時,東方的印度古國在詩歌上也是成就璀璨,不僅有形成于三千多年前印度最古老的詩集《梨俱吠陀》,又有磅礴浩瀚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均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宏偉巨著,當然印度還有古梵語詩人迦梨陀娑,到了現代,則有在1913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的泰戈爾等。同樣在東方,波斯古國擁有海亞姆、魯米、內扎米、哈菲茲、薩迪等偉大詩人,他們無一不傳達著悠久漫長的伊斯蘭文化尤其是神秘主義傳統的精髓。
經過漫長的中世紀,歐洲各民族開始紛紛從拉丁帝國中獨立出來,首先就是意大利民族,生活于13世紀后期、14世紀前期的但丁選擇用托斯卡納方言來寫作傳世巨著《神曲》,奠定了現代意大利語的基礎,但丁的《新生》開創了整個現代詩歌的先河。隨后則有彼得拉克與之呼應,將人文主義的精神引入了詩歌創作,開始贊頌普通人的情感尤其是愛情,他的《歌集》充滿了真切而動人的愛情體驗,自此,凡塵的人的經驗和情感世界逐漸成為詩歌吟誦的主體。法國有維庸、龍薩奪其先聲,葡萄牙有卡蒙斯,英國有莎士比亞等。現代世界就是一個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的世界,各種經驗不斷流變,詩歌也隨之發生變化。從16世紀到19世紀,西方詩歌,主要是歐洲詩歌,經歷了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唯美主義等時尚與潮流,世界詩歌版圖豐盈而絢爛,英國的布萊克、彭斯、雪萊、拜倫、布朗寧夫人、華茲華斯、丁尼生、羅塞蒂,法國的雨果、拉馬丁,德國的歌德、席勒、荷爾德林,俄羅斯的普希金,都是一時的風云人物,在新大陸,惠特曼的開闊博大、狄金森的細致幽微開創了美國的現代詩傳統,在遙遠的東方日本,松尾芭蕉和小林一茶等將俳句藝術推向高峰。這些詩人為每一個現代民族奠定了自己的文學傳統,他們將自己也鐫刻進入母語的血脈之中。
19世紀中后期,隨著現代性的逐步擴散,現代主義詩歌隨之崛起,法國的波德萊爾、馬拉美、魏爾倫在詩歌技藝和體驗方式上都極大地拓展了詩歌的表現領域和限度,語言更加富于緊張感,對工業革命催生的現代生活積極吸收和轉化,極大地激發了各民族詩人的創造潛能。尤其是二十世紀,是一個現代主義詩歌大師輩出的世紀,其中影響最為廣泛的當屬象征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兩大流派,甚至二十世紀后半期許多其他流派大多是其變體,法國的瓦雷里、布勒東、阿拉貢、博納富瓦、勒內·夏爾,英國的埃茲拉·龐德、T.S.艾略特、狄蘭·托馬斯、W.H.奧登、菲利普·拉金,意大利的薩巴、蒙塔萊、翁加雷蒂、贊佐托,希臘的卡瓦菲、里索斯、埃利蒂斯,葡萄牙的佩索阿,西班牙的阿萊桑德雷、塞爾努達、洛爾迦,德國的里爾克、特拉克爾、艾爾莎·拉斯克-許勒、格仁拜恩,俄羅斯的曼德爾施塔姆、茨維塔耶娃、帕斯捷爾納克、阿赫瑪托娃、布羅茨基,美國有弗羅斯特、哈特·克蘭、斯蒂文斯、金斯伯格、伊麗莎白·畢肖普、默溫、馬克·斯特蘭德、阿什貝利,均以各自的精湛技藝寫下了風格多樣、深邃復雜的詩歌。
二十世紀的另一個重要現象是,歐美幾個強國之外的各個民族國家開始逐漸在世界文學中發出了自己的獨特聲音。愛爾蘭有葉芝、希尼,波蘭有米沃什、辛波斯卡、齊別根紐·赫伯特、扎加耶夫斯基,捷克有塞弗爾特、赫魯伯,瑞典有特朗斯特羅姆,斯洛文尼亞有托馬斯·薩拉蒙。在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語國家中,秘魯有聶魯達,墨西哥有帕斯,阿根廷有博爾赫斯、皮扎尼克,葡萄牙語國家巴西則有卡洛斯·德魯蒙德·德·安德拉德、卡布拉爾,英語國家圣盧西亞有沃爾科特等。東方的日本有與謝野晶子、石川啄木、大岡信、谷川俊太郎,以色列有阿米亥,敘利亞有阿多尼斯,巴勒斯坦有默罕默德·達維什等。我們的選本盡管傾向于多收入現代詩歌,以期年輕人可以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豐盈的現代生活體驗及其表達形式,然而終究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不免遺珠之憾。這個選本的初衷是通過詩歌了解世界,了解我們的傳統,我們的當下生活和處境,我們的愛與痛,我們的希望與失落,這些,我們都盡可能在詩歌文本的選取上得以呈現。我們不是為了匯集名家名作匯集,而是試圖讓詩歌與世界、傳統、歷史、記憶和生活的密切關聯得以清晰地展示,從而獲得一個與眾不同的、有著自己生命氣息的選本。endprint
我們的世界貢獻了無數的優秀詩人和那么多難以計數的精湛詩作——這些作品經受著語言的甘霖,沐浴著精神的光輝,芳香四射,美妙絕倫,我們在編輯的過程中享受到一次次詩的賜福。本書所選的詩作雖不能囊括所有優秀的外國詩歌作品,然而均出自世界詩壇大師或名家手筆,在人類文明史上傳誦已久,都已經成為我們人類精神文明的魁寶。詩的語言精練,情真意濃,構思巧妙,意境開闊,韻味悠長,詩歌以社會、神話、生活、友誼、藝術和自然等為主體,其立意深刻、富有情趣、耐人尋味、給人予啟發。這些詩貫注國外眾多詩人對自然、人生和社會的深度思考,包含著他們為人處世的豐富經驗,也是詩人在探索著人生的真諦。
孩子時代是天真和爛漫的,其實他們的人生道路剛剛開始起步,下面往往曲折艱辛,讓生活多一些詩意,為生命加油。詩并不神秘卻很神圣,詩讓人生開闊眼界,啟迪心靈,培養美感,讓人們熱愛生活。正如劉強教授在總序言總所寫:“這套書不僅是給孩子的成長的‘福利,更是饋贈給您的遲到的‘福音。”是的,也是賜給我的福音,我們在選擇詩歌時,也是一段學習的過程,哪些適合?還有沒有更適合的,找到以后,如何欣賞?也是我們學習的過程。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愛爾蘭詩人希尼講過:“詩歌是堡壘,是人類隱私的監護者之一;但它又是敞開的,是一種公眾的藝術形式……詩實際上是為讀者的你而寫的,他召喚你向它靠攏。它放在那兒讓你打開。他是一種造物,然而是內心的造物。”可見詩是社會人類的血液,唯有藝術和詩歌永恒地祝福著我們的激情、夢想和動力,并創造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詩意世界。詩的學習和推廣,同濟大學詩學研究中心在行動。我們也在行動!期望孩子們能早一點系統、高效、持續地享受到古今中外的詩歌盛宴,我們的關切點和著力點正在于此。
荷馬在《世代如落葉》中寫道:“秋風將樹葉撒落一地,春天來到,/林中又會滋發許多新的綠葉。”是的,對于已做父母的人來講,新的綠葉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給他最好的精神食糧,讀好書是最好的途徑之一,編好這本書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們都知道詩歌可以凈化、美化、靜化人的靈魂,詩說到底是人以生成性語言去審美地掌握世界的一種生命存在方式。生活中的我們在經濟、文化和自由時間上都富有了,這意味著我們更需要高質量的休憩、消遣享受,那就帶孩子一起讀讀詩吧。詩歌是智慧與創新的酵母,詩歌貴在創新,在創新中一切皆有可能,正如愛因斯坦所強調的“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想象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一切創新都不可能沒有詩人的氣質,是的,我們不想讓您的孩子都變成詩人,只希望他有詩人的氣質。
詩歌是依附于生命的一種精靈,就像我們的血液,我相信她一直就在我的身體內部潛伏著,處于種子潮孕的胚芽狀態,她在等待著,等待著陽光,空氣和水分,等待著抽芽萌長的那重要時刻的來臨。
我相信翻開此書,您和您的孩子將有一個個驚喜!
(作者簡介:胡桑,同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文學博士,青年詩人;陳忠村,著名詩人,畫家,同濟大學美學博士,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