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
2016年以來,金湖縣委針對新形勢下權力監督的難點和重點,緊盯“關鍵少數”,織密制度牢籠,積極構建“7+8”模式的權力制約監督體系,有效破解鄉鎮黨政“一把手”權力監督難題,在強化黨內監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制度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初步構建起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鄉鎮權力運行體系。
一、堅持問題導向,把準鄉鎮黨政正職
權力行使問題癥結
全面從嚴治黨,意味著從嚴治權,意味著對權力配置和運行監督,需有更嚴的規范和更具體的要求。金湖縣在調研中發現,基層鄉鎮黨政正職權力運行中均不同程度存在著職責界定難、權力制約難、監督落實難等三個方面的問題亟須解決。
職責界定難,“權責分裂”現象難以破除。權力任性和不為均源于權責的不對等。鄉鎮作為最末端的行政組織,存在較多的權責不一致、事務與財力不匹配現象。因缺乏明確的職權目錄、職責邊界和權力清單,導致一味蠻干恣意為、怕擔風險不敢為、利益受損不想為等問題較為普遍。
權力制約難,“高度集權”格局尤為突出。對于身處鄉鎮權力核心的黨政正職,高度集中的權力,極易造成財務“一支筆”、用人“一人定”、權力“一把抓”的局面。而現行的制度規定中,對鄉鎮黨政正職規范用權的要求,多為原則和寬泛要求,制度規定“牛欄關貓”,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的制約作用。
監督落實難,權力“暗箱操作”仍存空間。在鄉鎮范圍內,權力運行流程相對比較封閉,缺乏民主公開透明程序,社會群眾無法介入,監督浮于表面,易導致“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無法監督”問題發生。
二、堅持務實管用,織密鄉鎮黨政正職
權力監督制度之籠
針對權力監督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明確規范的運行流程、有效管用的監督手段,構建“7+8”模式制度體系(7項重點權力規范、8項制約監督措施),努力做到內部防范與外部監督相結合,事前防范與過程監管相結合,監督約束與保護激勵相結合。
科學分權限權,破解“一把手”權力高度集中弊端。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鄉鎮“一把手”高度集中的人事權、財務權、決策權,往往導致權力濫用、以權謀私,也是一部分人走向違紀,乃至違法的重要因素。科學的分權限權,有利于形成既相互制約監督,又相互配合支持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流程。金湖縣從規范流程限權、重大事項分權、建章立制明權三個層面入手,有效防范并減少了“一把手”在處理人財物方面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權力濫用問題。一是規范流程限權。在厘清鄉鎮黨政正職與班子集體,黨政正職與班子成員之間權力界限的前提下,對鄉鎮黨政正職在科級干部初始提名、股級干部選拔任用、編外人員聘用、財政經費支出、專項資金管理、工程項目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等7大重點權力事項進行規范,編制權力行使流程圖,為權力運行劃定固定軌跡。二是重大事項分權。明確鄉鎮黨政正職不直接分管人事、專項資金、工程項目建設和公共資源交易等重點權力,分別交由班子其他成員負責,同時確定一名班子成員協助鎮長負責財務審核。對涉及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民生實事等“三重一大”重大事項決策,須事先征求群眾意見,決策時班子其他成員必須先于黨政正職發表明確意見,黨政正職最后表態,并進行票決。決策事項提議、討論、表決、決定情況實行全程紀實。三是建章立制明權。出臺《金湖縣股級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規定》、《金湖縣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管理辦法》,明確選人用人權限。建立鄉鎮公車運行、公務接待、招商引資三項費用財務單列、季度審核制度,每季度經鎮長簽字背書后報縣財政部門備案;黨政正職經手支出的公務費用,自己經辦簽字,由黨政辦及時統一處理,不得由他人代簽代辦。
突出用權監督,減少權力行使“暗箱操作”空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為公開制度,保證領導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為我們有效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提供了對策,選準了突破口。金湖縣立足鄉鎮基層實際,創新機制,對癥下藥,為鄉鎮黨政正職“一把手”監督開出“藥方”。一是構建多維監督體系。結合鄉鎮黨政正職“四不直接分管”、決策過程紀實和末位表態3項內部監督制度,創新實施特定關系人從業行為報告報備、廉潔從政“獨立空間”測評、專項權力行使巡查、年度四責聯審、用權公開質詢等5項外部監督制度,推行監督權力“雙記雙評”機制(各鎮研究重點權力事項,鎮紀委參與決策并獨立記錄,與黨委形成“雙記錄”,同時對權力運行過程監督質效進行自我評價并接受外部評價的制度),最大限度擠壓“暗箱操作”空間。二是嚴格實施用權監督。深化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在推行黨政正職配偶、子女從業情況報告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特定關系人轄區內經營活動備案制度,涉及鄉鎮黨政正職親戚、同學、同鄉、戰友等特定關系人,在其轄區從事經營性活動情況一律向縣紀委備案,便于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查處。三是開展用權巡查質詢。針對人、財、物等核心權力行使、重大事項決策、主體責任落實及個人廉潔自律情況,定期開展用權專項巡查。縣委組織2次專項質詢評議會,現場質詢評議并公布測評結果,已對12名黨政正職用權行為進行專項巡查,發現問題線索30個,問責相關責任人員21人,黨政紀處分10人,其中黨政正職3名。
強化制度執行,推進“7+8”監督制約機制落地生根。“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否則就會形同虛設、流于形式。制度只有真正貫徹執行、落實到位,才有執行力、公信力和生命力。金湖縣狠抓“7+8”監督制約措施執行,不打折扣,不搞變通,不做選擇,確保各項制度規定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一是選人用人公開透明。全縣各鎮嚴格按照科級干部初始提名辦法和股級干部任用交流規定,提拔科級干部24名,提拔、調整股級干部84名;按照編外用工管理程序規定,選聘編外人員14名,其中一個鎮未按程序申報5名股級干部提拔人選,未獲通過。二是權力運行規范高效。全縣10個鎮按照“副職分管、正職監管、集體研究、民主決策”要求,實施工程項目建設227個、總投資3.75億元,節約資金4500余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下由各鎮“三資”管理中心招標建設工程項目191個、1093萬元,10萬元以上由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一招標建設工程項目36個、3.64億元;完成農村產權交易項目297個、6285萬元,增加集體收入300余萬元。三是監督問責動真碰硬。辦法實施以來,共對5個鎮、10名黨政正職開展年度四責聯審,發現問題42個,提出整改意見38條;10個鎮20名黨政正職主動向縣紀委申報備案特定關系人從業行為69項,并進行了全面核查和跟蹤監督;延伸拓展實施鄉鎮黨政正職廉潔從政“獨立空間”測評,共對10個鎮112名三套班子成員開展個性化測評,發現作風問題9個,開展提醒約談5人,問責1人,立案查處2人、組織處理1人。
三、堅持權責統一,打造鄉鎮黨政正職
寬嚴相濟用權環境
整治“亂為”,更要推動“有為”。加強對鄉鎮黨政正職權力的制約監督,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保護黨員干部的合法權益,用明規矩消除“潛規則”,讓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干部心情舒暢、充滿信心、積極作為,保護和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金湖縣在強化權力監督制約的同時,在容錯機制建立方面也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鮮明嚴權盡責導向。堅持激勵引領、追責倒逼,鼓勵和督促鄉鎮黨政正職大膽創新、履責擔當、廉潔從政,切實做到依據權力履行具體情況,區別對待,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責當其錯,確保嚴格追責和高效用權的有機統一。
建立寬容失誤機制。在《金湖縣鄉鎮黨政正職權力制約監督暫行辦法》基礎上,配套出臺《金湖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支持創業創新寬容失誤的實施辦法(試行)》,按照規定的四種情形,對鄉鎮黨政正職在干事創業、創新實踐過程中出現失誤造成的信訪舉報和負面影響,認真研判、仔細甄別,在不違背黨紀法規的前提下,對用權失誤行為實施寬容,保護干部干事創業激情。
嚴格實施責任追究。對經認定的鄉鎮黨政正職錯誤用權行為,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誡勉談話、書面檢查、通報批評、調離、免職等處理;構成違紀的,追究黨政紀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鄉鎮三套班子成員連續發生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四風”問題典型案件、影響惡劣,或出現區域性、塌方式腐敗案件的,嚴格實行“一案雙查”。
辦法實施以來,縣委對1名反映不實的黨政正職和6名鎮三套班子成員,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了事實澄清,保護了干部干事創業激情。縣委既鼓勵干部干事創業,又倒逼干部嚴守紀律規定,對違反規定的嚴肅追責,決不偏袒。縣委對“八項規定”典型案件頻發的一個鎮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實施了問責;對群眾有不良反映的一名鎮黨委書記進行了組織處理,免去鎮黨委書記職務;對未嚴格執行廉潔從政相關規定的一名鎮黨委書記,進行提醒談話,責令其限期糾正。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金湖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責任編輯錢國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