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詩波,李愛民
(1.南京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2.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江蘇 南京 210019)
保障性住房電梯問題與管理策略研究
任詩波1,李愛民2
(1.南京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2.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江蘇 南京 210019)
本文從一棟剛交付使用的保障房電梯問題投訴入手,通過數據分析保障房電梯在規劃、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保障房;電梯;投訴;規劃
隨著保障房規劃和建設樓層的增高,配套使用的電梯,是使用最頻繁、感受最深的附屬設施,電梯規劃和建設、使用單位的管理、維護保養都直接影響著電梯的質量,影響居民的出行。
近兩年來,電梯投訴的主要問題是困人、電梯損壞無法使用、修復慢、影響居民出行等。以下以一棟剛交付的保障房小區為例,分析保障房電梯交付后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案例:交付時間:2013年5月26日;電梯數量:58臺;樓層:33層;住戶情況:每單元6戶;房型:60~100m2;電梯品牌:國產外資品牌;配置:電梯2臺;額定速度:2m/s;額定載重量:800kg/10p。
表1為交付使用后3個月內12345、12365的投訴舉報情況統計。
從表中可以看出,29次投訴中,存在同一問題多人投訴,如因6、7月份暴雨導致電梯井道灌水,電梯集中停用不能使用。這些投訴僅僅是電梯問題的一部分。
電梯故障記錄顯示,電梯投入使用3個月累計發生故障590次,平均每臺電梯發生故障10余次,表2所示電梯故障統計表。電梯停用后,普遍存在恢復運行時間長,修復時間基本在24小時以上,最嚴重的達7天,平均修復時間超過2天。大量的電梯停用造成了每個單元實際使用電梯只有1臺,甚至部分單元2臺電梯同時停用,嚴重影響居民的使用。

表1 12365及12345電梯故障居民訴求統計
表2可以看出,造成電梯故障停用的主要原因如下:
(1)人為因素是電梯故障的主要原因,隨著房屋的交付,野蠻使用造成了大量電梯部件的損壞(表3),引起了電梯停用。
(2)由于配套電源的不穩定,電源跳閘導致了電梯停電無法使用。
(3)6、7月份的暴雨造成了電梯底坑大規模進水,自來水管爆裂,水從廳門灌入電梯井道造成電路進水導致電梯停用。
(4)小區安保松懈,電梯主板、廳外召喚面板等被盜導致了電梯停用或部分樓層無法使用電梯。

表2 電梯故障和停用因素統計分析表

表3 人為因素造成的電梯故障分析表
(5)由于對電梯基礎知識的不了解、電梯狀態差也導致了一定比例的故障誤報。
通過故障記錄分析,現場調查和電梯檢查,小區電梯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電梯規劃數量不足,導致電梯等待時間過長。通過現場實際乘用,在2臺電梯都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平均候梯時間AWT=10min,遠遠超過候梯時間不超過40s的要求。
(1)緊急報警裝置無效。電梯投入使用后,開發商還在對小區弱電系統進行調整,致使緊急報警裝置無法使用,應急對講系統形同虛設。
(2)未張貼《電梯使用標志》。電梯發生困人/故障時,乘客找不到《電梯使用標志》,無法通過“應急救援電話”聯系電梯維保單位。
上述兩種法定要求的對外聯系渠道不暢,電梯發生困人/故障得不到解決,是導致12345、12365投訴的直接原因。
房屋交付時,門崗、電梯緊急報警裝置值班室沒有移交物業,開發商又沒有切實承擔起電梯管理的主體責任。由于電梯無人管理,裝修工人野蠻使用電梯,導致電梯門系統、轎廂壁被撞變形,轎門、廳門、防夾人裝置、門鎖、門刀、門球損壞嚴重,影響電梯使用。
水泥、沙子和裝修垃圾沒有做好袋裝化運送,拋撒嚴重,電梯廳轎門下端滑塊導向槽堵塞,阻擋電梯正常關門;水泥沙子通過轎廂滲漏進入井道,造成門鎖觸點吸合接觸不良,導軌、導靴上布滿沙子,15天一次的維修保養不能及時清理水泥、沙子等異物,影響了電梯運行。
綜上所述,使用單位缺乏管理、電梯無序使用、應急通話無人職守、電梯故障不能及時修復,導致了投訴的居高不下;專用電梯部分乘客人為阻止電梯關門、撬開轎廂控制盒將電梯打到專用,惡化了電梯使用環境。此外,電梯規劃配置少,致使候梯時間長,部分乘客為了情緒宣泄,破壞電梯,加劇了電梯的損壞,惡化了電梯使用環境。
電梯規劃就是要合理配置電梯數量,合理確定電梯額定載重量/載人數量、額定速度等重要技術參數,根據保障房住戶情況、人員數量,規劃電梯數量。根據經驗估算和通過參數計算表明,近100米高33層1單元6戶的保障房應該配置4臺電梯才能保證良好的電梯服務質量,滿足居民的正常使用。
4.2.1 確保電梯對外聯系渠道通暢
使用單位要及時張貼《電梯使用標志》,確保緊急報警裝置對外呼叫有效,值班室24小時有人值守。在南京,電梯被困人員還可以通過96333呼叫“南京市電梯安全運行應急處置中心”,由中心組織快速救援。12365、12345電話訴求是事后問題處理,可以敦促使用單位加強電梯管理,不能確保電梯困人/故障得到快速解決。
4.2.2 做好電梯管理移交
保障房在交付使用前,要明確電梯的使用單位和安全管理人員服務電梯使用人員。電梯交付時,保障房的開發商要確保電梯具備使用條件,物業要提前做好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確保能勝任電梯的管理。電梯移交時,物業要充分檢查電梯狀態,做好資料交接,并由雙方簽字確認,同時填寫電梯使用單位變更申請,加蓋雙方公章,攜帶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證書,到電梯主管部門登記備案。
4.2.3 落實電梯管理主體責任
使用單位是電梯管理的主體,要對電梯安全管理切實負責。保障房交付初期,裝修建材運輸考驗著電梯的管理,使用單位要建立《崗位責任制》,落實電梯管理有關崗位職責,做好裝修材料的運輸管理和登記,有條件的可以安排專人服務材料運輸。為不影響電梯使用,指定電梯服務裝潢材料運輸,做到人物分流。做好電梯轎廂防護,如用木工板保護轎廂,杜絕人力車或重物撞擊電梯門系統;沙子、水泥和裝修垃圾要做好袋裝化運輸,及時安排人員做好電梯保潔,防止異物漏入井道和阻擋電梯關門。做好電梯每日巡查,確保緊急報警裝置有效、《電梯使用標志》已張貼,發現電梯異響或部件損壞及時報維保單位處理,同時做好故障記錄。
保障房電梯問題不單純是電梯本身的問題,是開發商趕工期不能確保電梯等輔助設施隨著房屋一起交付,保障房物業力量薄弱且疏于管理,推卸責任,導致了電梯問題頻發。電梯規劃配置不足是保障房建設的先天缺陷,管理不到位、使用頻率高、無序使用和人為破壞,加劇了電梯問題的惡化。
[1]電梯交通分析和選型——配置系列專題(4).電梯選型與配置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的開發.中國電梯,2006.21.16~20.
[2]朱德文.電梯運行周期對于建筑物層數的關系的研究.基礎自動化,1995(6).
[3]任詩波等.保障房電梯交付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電梯,2014(4).
F299.233.47
:A
:1671-0711(2017)09(下)-0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