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明
藥品領域反向支付問題研究
曹志明
反向支付問題是創新藥和仿制藥競爭與博弈機制下難以回避的情形。隨著國內仿制藥產業的發展和藥品專利制度的改革,以及創新藥專利懸崖期的到來,反向支付問題將可能大量涌現。本文通過梳理與反向支付問題有關的典型案例及審查適用原則,希望對我國完善藥品專利制度和反壟斷執法工作有所幫助。
創新藥 仿制藥 反向支付
1984年美國通過了《藥品價格競爭與專利期補償法》(Hatch-Waxman法案),該法案簡化了仿制藥審批程序,只需要證明仿制藥與創新藥具有生物等效性,即可被批準上市,同時延長了創新藥由于審批而縮短的專利保護時間,在創新藥和仿制藥之間取得了一種平衡。
根據該法案,如果仿制藥企業認為其仿制藥不侵犯創新藥專利權或認為創新藥專利權無效,仿制藥企業可進行第四類注冊申請①Mossinghoff GJO:Overview of the Hatch-Waxman Act and Its Impact on the Drug Development Process, FOOD DRUG LAW J.,187-194(1999).,如果獲批,該仿制藥將在創新藥專利到期前上市,而且第一個提出第四類注冊申請的仿制藥企業,將享有180天的市場銷售獨占期,因而極大激勵了仿制藥企業的仿制熱情。據統計,Hatch-Waxman法案實施后的十五年內,仿制藥占處方藥的市場比例從18.6%上升到55%②趙曦:《原研藥與仿制藥的較量——美國Hatch-Waxman法案簡介》,載《中國發明與專利》2009年第10期,第80-81頁。,每年為消費者節省了數十億美元的開支。
仿制藥產業的發展影響創新藥的壟斷利潤,因而創新藥企業積極尋求并利用法案漏洞推遲仿制藥上市。2003年美國對Hatch-Waxman法案進行修訂③④陳敬:《美國藥品專利鏈接制度研究》,載《中國新藥雜志》2012年第22期,第2591-2595頁。,填補了一些漏洞,但是創新藥企業又找到另外一種方法,即采用反向支付協議來阻止或拖延仿制藥進入市場。
(一)反向支付協議
反向支付協議是指仿制藥企業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不生產銷售仿制藥,創新藥企業為獲得仿制藥企業的承諾而支付費用的協議,通常表現為藥品專利糾紛當事人達成的專利和解協議中的關鍵條款。2010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指出,反向支付協議導致美國公眾無法獲得廉價仿制藥,為創新藥每年平均多支出約35億美元⑤FTC,Pay-for-Delay:How Drug Company Pay-Offs Cost Consumers Billions, http://www.ftc.gov/reports/pay-delay-how-drug-company-payoffs-cost-consumers-billions-federal-trade-commission-staff, last visited May 30, 2017.。
(二)美國藥品領域反向支付協議是Hatch-Waxman法案的天然副產品
表1顯示,2003年法案修訂后,創新藥企業與仿制藥企業之間達成的專利訴訟和解中開始出現反向支付條款,其目的是為了消除Hatch-Waxman法案給仿制藥的激勵,因此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Hatch-Waxman法案是美國藥品領域反向支付協議產生的源頭。
出于上述考慮,即便在沒有類似Hatch-Waxman法案的國家,藥品專利訴訟糾紛中和解時出現反向支付也不奇怪。只不過,由于Hatch-Waxman法案“鼓勵仿制藥挑戰創新藥”的特殊制度設計,增加了雙方達成包含反向支付協議的專利訴訟和解的可能性。
(三)反向支付協議是否限制競爭
反向支付協議是否限制競爭還存在不同觀點。FTC指出,反向支付協議阻止或拖延仿制藥進入市場,使消費者不能享有低價,因而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構成了反競爭行為,但是美國各法院仍然存在不同的認定思路。

表1 根據修訂后的Hatch-Waxman法案申報至聯邦貿易委員會的藥業專利和解協議
(一)美國相關司法判例
針對反向支付協議是否限制競爭的主流判斷標準包括本身違法原則、專利排他測試原則、合理原則。
1.鹽酸地爾硫唑案⑥La.Wholesale Drug Co. v. Hoechst Marion Roussel, Inc., 2003 U.S.App.——本身違法原則的適用
2.3 影響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多因素分析 結合前述分析結果,將可能影響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危險因素納入logistic風險模型,結果發現,年齡≥80歲是影響患者全因死亡率的不可更改的獨立性危險因素(OR>1,P<0.001),單 non-HDL-C達標、雙達標是影響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獨立性保護因素(OR<1,P<0.05)。見表3。
鹽酸地爾硫唑緩釋膠囊是HMR公司的創新藥,為了阻止Andrx公司進入該創新藥的仿制市場,HMR公司與Andrx公司簽訂了一份協議,HMR每季度向Andrx公司支付對價,換取Andrx公司的仿制藥在專利侵權訴訟結束前不進入市場,并且暫停行使180天的市場獨占權。
第六巡回法院認為HMR公司與Andrx公司互為競爭對手,HMR公司通過反向支付協議暫停了Andrx公司的市場獨占權,并將其它仿制藥排除在鹽酸地爾硫唑緩釋膠囊市場之外,這種協議構成了反競爭行為,屬于本身違法。持類似觀點的還有美國第三巡回法院。
2.先靈葆雅案⑦Schering-Plough Corp. v. FTC,402 F.3d 1056-1060 (11th Cir. 2005).——專利排他測試原則的適用
先靈葆雅公司擁有微囊緩釋氯化鉀補充物的專利,Upsher-Smith公司計劃上市銷售該產品的仿制藥,先靈葆雅公司訴其專利侵權,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先靈葆雅公司支付6000萬美元及銷售額的一部分比例給后者,后者同意在專利到期之前不銷售仿制藥,同時將5種藥品許可給先靈葆雅公司。
第十一巡回法院認為,仿制藥在專利到期之前就進入市場,這一協議并未超出專利排他權的范圍,是促進競爭的。其理由在于,知識產權具有天然的壟斷豁免性,由于專利本身具有一定合法壟斷權利,創新藥企業有權在專利到期之前排除仿制藥進入市場,包括采用反向支付形式。判定反向支付協議是否違法,應當適用專利排他測試原則(包括專利排他權的可能范圍、反向支付協議超出專利排他范圍的程度以及導致的反競爭效果)來進行判斷。只要仿制藥延緩進入市場沒有超出專利保護期,即認為反向支付協議可以免于反壟斷審查。
3.阿特維斯案⑧FTC v. Watson,No.09-598(C.D.Cal. Apr.8,2009).——合理原則的適用
蘇威制藥與三家仿制藥企業——阿特維斯、派德克、帕爾通過反向支付協議就睪酮替代藥安得樂凝膠達成專利和解。FTC訴稱,蘇威制藥每年分別支付給三家仿制藥企業數千萬美元,以此為對價獲得了安得樂凝膠直到2015年8月31日前的市場獨占權,這種行為構成了反競爭行為。
第十一巡回法院駁回FTC的起訴,認為涉案協議使得仿制藥在專利到期前上市,未超出涉案專利的排他權范圍,應豁免適用反托拉斯法。就第十一巡回法院的該項裁定,FTC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
4.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采納的審查原則
針對反向支付協議是否限制競爭,法院之間的意見分歧以及FTC堅決反對的態度最終導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比進行審查。2013年6月,聯邦最高法院就阿特維斯案以5:3投票作出裁定,指出反向支付具有違法可能性,但法院進行個案評估時應當適用合理原則。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統一了對涉及藥品專利反向支付協議的反壟斷案件的審查規則,既不采用專利排他權測試原則又不采用本身違法原則,而是應用反壟斷法傳統的合理原則。反向支付協議導致仿制藥放棄挑戰創新藥的壟斷利潤,該協議將有可能導致實質性的負面效應。如果支付金額過高,有可能意味著專利權人對專利有效性的疑慮,因而企圖通過支付仿制藥企業,削弱競爭而維持高價。但是,如果付款旨在避免訴訟不確定性和訴訟成本、或旨在支付公平價值而獲得仿制藥企業的相關服務,反向支付協議是有可能被正當化的。目前該案被發回重審,案情發展值得進一步關注。
(二)歐盟有關司法判例——靈北制藥案⑨See General Court Judgment in Case T-472/13,Lundbeck v. Commission.
源于Hatch-Waxman法案的藥品領域反向支付協議提供了一種雙方達成專利訴訟和解的模式,這種模式被推廣至全球其他地域藥品市場。
靈北制藥公司是丹麥的一家制藥公司,擁有含有活性成分西酞普蘭的抗抑郁藥物,2002年在藥物分子的基本專利到期后(但仍保持有藥品的工藝專利),靈北制藥與四家仿制藥企業——Merck、Alpharma、Arrow、Ranbaxy分別達成專利和解協議,約定其在一定時間內不進入西酞普蘭市場,作為回報,支付近6500萬美元的補償。⑩張帆:《醫藥行業反向支付協議的反壟斷規制》,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第38-42頁。歐委會認為上述專利和解協議構成了對競爭的限制,并于2013年6月19日對涉案企業進行了1.46億歐元的罰款。涉案企業上訴至歐盟普通法院。2016年9月8日,歐盟普通法院維持了歐委會的處罰決定,并判決該案所涉的專利和解協議構成目的違法的壟斷協議。目前,涉案企業均已向歐洲法院提起上訴。
歐盟普通法院認為,涉案協議劃分市場,嚴重損害競爭,因此構成目的違法的壟斷協議。其理由在于:第一,靈北制藥的專利并不是阻止仿制藥進入相關市場的原因,其與仿制藥企業簽署的反向支付協議才是仿制藥無法進入相關市場的根本原因,該協議的目的是推遲潛在競爭者進入相關市場參與競爭;第二,反向支付金額越高,越能證明專利方認為自己持有專利的強度較弱,面臨較高的侵權敗訴風險,靈北制藥支付的金額是根據仿制藥企業進入市場后所能獲得的利潤來制定的,使得仿制藥喪失了進入相關市場的激勵,因而靈北制藥損害了相關市場的競爭;第三,涉案企業瓜分了因市場獨占與延遲進入而產生的利潤,導致藥品價格維持在一定的高度,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目前,國內藥企生產創新藥較少,仿制藥占比90%以上,暫不具備出現反向支付的產業環境,?蘇華、韓偉:《藥業反向支付協議反壟斷規制的最新發展——兼評Actavis案及Lundbeck案》,載《工商行政管理》2013年第16期,第23頁。但是與反向支付相關的案例已初見端倪,例如鹽酸吉西他濱案?具體案情參見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三終字第6號民事判決書。。2001年4月13日,美國伊萊利利公司訴稱江蘇豪森藥業公司生產和促銷鹽酸吉西他濱的行為侵犯了其擁有的專利權。經一審、二審、發回重審、再次二審以及專利權無效宣告程序,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2月3日作出最終判決。江蘇豪森藥業公司最終勝訴,但仿制藥上市時間耽擱十年之久,跨國藥企在訴訟期間仍然保持市場壟斷,成為事實受益者。
(一)引入專利鏈接制度可能帶來的影響
有觀點認為,美國出現反向支付協議的原因在于Hatch-Waxman法案,中國并沒有此類制度,因此不會面臨反向支付的威脅。事實上,反向支付協議是創新藥和仿制藥競爭與博弈機制下難以回避的情形,美國出臺Hatch-Waxman法案后,進一步刺激了反向支付協議的產生。2017年5月中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55號文,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擬在國內建立藥品專利鏈接制度,具體內容類似于Hatch-Waxman法案,參考美國經驗,其可能會引發反向支付問題,最有可能發生在國外創新藥企業與我國仿制藥企業之間。
(二)專利懸崖問題可能帶來的影響
據統計,2020年以前將會有400多種創新藥面臨專利到期,創新藥企業將因為此減少數千億美元的收入。以立普妥為例,作為全球最大藥企輝瑞旗下的頭號暢銷藥立普妥,自1997年上市以來銷售額突破1000億美元,然而2011年11月專利到期后,輝瑞2011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其利潤下降幅度超過50%,到2012年第二季度立普妥的銷售額更是僅有12億美元。面對巨額的銷售額差,創新藥企業勢必將采取措施以維持壟斷利潤,而反向支付協議將可能成為最佳選擇。
(三)反向支付問題的法律適用及相應制度的完善
美國在立法層面上要求,創新藥企業和仿制藥企業達成的專利訴訟和解協議,如果涉及反向支付,應主動向FTC申報,不要求FTC必須明示批準該協議,也不必在一定期限內給出是否違法的結論,同時給予FTC靈活采取執法行動的權力,這種制度可供我國借鑒。
在司法層面上,對涉及反向支付的藥品專利訴訟和解協議的合法性審查,適用《反壟斷法》進行規制。如果反向支付沒有任何正當理由,目的僅僅是為了排除仿制藥競爭,特別是在專利過期或無效的情況下維持藥品高價的反向支付協議,可直接適用其第13、46條;如果反向支付存在正當理由,例如允許仿制藥在創新藥專利到期前上市,此種情況適用《反壟斷法》第15條,考察其是否可以豁免。
The reverse payment problem is an unavoidable situation for competition and game mechanisms between new branded drug and generic dru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generic drug industry and the reform of the pharmaceutical patent system, as well as the arrival of the new branded drug patent cliff, the reverse payment problem may appear in quantity. By sorting out the typical cases concerning reverse payment and the relevant review rules, the paper hopes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improving the drug patent system and anti-monopoly law enforcement in China.
new branded drug; generic drug; reverse payment
曹志明,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