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污資源化處理技術
——種養結合模式(下)

案例三 武漢中糧山坡豬場
武漢中糧肉食品有限公司江夏山坡原種豬場是中糧投資建設的大型規模化現代化原種豬場之一,采用技術領先的養殖設備和養殖工藝。該場位于武漢市江夏區山坡鄉新生村,占地24公頃,國外進口生產母豬2200頭,總投資8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300萬元。
江夏山坡豬場采用漏糞工藝,糞污處理采用沼氣工程+沼液資源化利用的模式,年出欄5萬頭,每年產生沼液8萬立方米。為了配合沼液合理、科學使用,現場共建設16千米返田施肥管道,3000米支管、2000米臨時軟管以及8座2500立方米沼液暫存池。管道覆蓋藕塘、苗木、南瓜、辣椒地面積達400公頃,同時配有沼液運輸推廣車1輛,覆蓋周邊10千米范圍內的小面積種植戶。
工藝流程 公司目前所采用的基本工藝和流程是畜禽糞便經厭氧發酵,產生沼氣和沼渣液。沼氣作為能源供豬場日常生活用氣、發酵罐增溫鍋爐用氣、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蒸煮設備用氣以及沼氣發電自用。沼液作為一種高效的有機肥用于苗木、農作物種植,不僅能促進作物生長,大量減少化肥使用,還能改良土壤,實現生態循環利用持續發展。這種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目標的農業生態項目,是對生物種質資源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開發利用,實現種植業和養殖業的有效結合,是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最好方式。
管理與技術
1.工廠化管理。糞污的處理和沼液沼氣的產生與利用,全部采用工廠化管理模式。編制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下達管理目標和任務。每個沼氣站管理團隊均由1個站長和4個技術工人組成。站長負責協調站內工作,技術工人除了做好站內的設備檢查和維修以及保養外,還要開展沼液返田和推廣工作。站內的日常管理和設備檢查、維修、保養都有相關的標準手冊和準則,每個人必須嚴格按照標準SOP來操作。

2.合理處理糞污。按照公司豬場生產及用水標準計算,豬場常年存欄2.5萬頭,每年出欄5萬頭,大約產生8萬立方米糞污(數據會隨存欄量有所波動),沼氣站處理能力為每年10萬立方米,滿足生產上限值,沼氣站有存儲半年以上的沼液存儲池(公司共建設沼液池4萬立方米),以解決每年施肥淡季沼液沼肥的存儲問題。根據國家農業畜牧及環保的要求,每出欄1萬頭生豬需配備67公頃土地消納。因此公司現場鋪設16千米主管,覆蓋400公頃農田,其中330公頃已經開始穩定施肥,另70公頃作為推廣備用,土地已經滿足需求。
3.提高檢驗檢測頻率,合理施肥。公司每個季度對沼肥使用區域土壤養分含量進行檢測,主要檢測土壤有機質和氮磷鉀等指標;每個季度對沼液的養分進行檢測,然后根據種植作物的種類,結合土壤養分以及沼液養分含量水平給出施肥方案,嚴格控制沼液的使用量,建立施肥現場管理制度,要求現場管理施肥點并對沿途管道進行巡視,做到安全、科學使用沼肥,真正實現沼液的資源化利用。
沼液作為優質有機肥,通過了各大科研院所及生產實際的廣泛驗證和認可,但卻沒有廣泛推廣。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不能規模量產;二是基礎設施的投資過大,一般企業難以承受;三是推廣過程中受土地面積、種植作物、政府重視程度、農民意愿等條件限制;四是推廣過程中,對管理要求較高,包括專業團隊、高素質人才、高水平的培訓以及嚴格的監督管理等。公司在深入分析以上問題后,依據現場條件,均將問題妥善解決。在后期的計劃中,公司將深入開展試驗田項目,研究不同區域、不同作物在沼液使用和效果上的差異,為更高效、更科學地使用沼液有機肥做好技術工作。
效益分析 江夏山坡豬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