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
永城市婦幼保健院 小兒內科 河南 商丘 476500)
神經節苷脂聯合納洛酮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宋莉
永城市婦幼保健院 小兒內科 河南 商丘 476500)
目的觀察分析神經節苷脂聯合納洛酮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永城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HIE患兒,根據用藥方案分為觀察組(神經節苷脂+納洛酮)及對照組(單用納洛酮),各25例。觀察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控制情況(包括肌張力、意識及原始反射恢復時間)及治療前后的神經行為變化情況(NBNA評分)。結果觀察組意識、肌張力及原始反射等癥狀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NBN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BNA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神經節苷脂聯合納洛酮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效果優于單用納洛酮,可改善患兒的神經行為,促進癥狀緩解,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神經節苷脂;納洛酮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圍生兒因諸多原因導致血流量減少及缺氧引起的腦部損傷,是圍生兒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1]。對于HIE,臨床主要以降顱壓、吸氧、止痙等常規治療為主,效果并不理想[2]。神經節苷脂屬于一類細胞膜的有效成分,具有營養神經的功能,是一類治療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常用藥物;納洛酮屬于一種阿片受體拮抗劑,能增加患兒氧合,促進腦部血流提高。本研究選取永城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HIE患兒,通過分組對比,觀察神經節苷脂聯合納洛酮治療HIE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永城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HIE患兒,根據用藥方案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日齡1~20 d,平均(12.14±2.57)d;體質量2.4~4.6 kg,平均(3.47±0.56)kg。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日齡1~20 d,平均(12.21±2.61)d;體質量2.5~4.7 kg,平均(3.51±0.61)kg。兩組患兒性別、日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研究。
1.2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入院后均接受糾正低氧血癥、吸氧、腦水腫控制、糾正高碳酸血癥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接受納洛酮(河北奧星集團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377)治療,0.1 mg/(kg·d),注入10%葡萄糖溶液20 ml稀釋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神經節苷脂(北京賽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02)治療,20 mg/d,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兒均治療14 d。
1.3評價指標①臨床癥狀控制情況,包括肌張力、意識及原始反射恢復時間。②采用中國新生兒20項神經行為評分(NBNA)評價患兒治療前后的神經行為,分值越高患兒神經行為恢復越好。

2.1臨床癥狀控制情況觀察組肌張力、意識、原始反射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肌張力、意識、原始反射恢復時間比較
2.2NBNA評分治療前,兩組患兒NBN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BNA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NBNA評分比較分)
HIE的發生發展可造成新生兒部分甚至完全性缺氧,患兒腦供血量減少,甚至出現暫停供血,引起其腦部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傷。患兒發病后其腦組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軟化、出血甚至壞死等現象,患兒將出現肌張力異常、驚厥、意識不清等癥狀,造成新生兒神經系統損傷、不同程度的殘疾,是圍生兒病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針對HIE患兒盡早降低其顱內壓、改善臨床癥狀對疾病預后至關重要[3]。
鄧素翰等[4]研究指出,HIE患兒腦部發生嚴重損傷及腦水腫加重等均與其腦內高水平的β-內啡肽有關。納洛酮是一類阿片受體拮抗劑,與阿片受體的親和力極強,較內源性阿片肽強3倍,對阿片類物質受體有著極佳的競爭抑制性,可抑制腦垂體β-內啡肽的釋放,有效阻斷阿片肽介導的諸多效應,有效逆轉β-內啡肽對患兒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循環的控制,改善其腦部血液循環,降低腦神經損傷;同時,納洛酮自身還有抗脂質過氧化及抑制氧自由基的功效,降低患兒遲發型神經元壞死情況的發生率,恢復受損腦細胞[5]。神經節苷脂屬于糖神經鞘脂,主要由唾液酸寡糖組成,是組成神經細胞膜的重要部分,能幫助神經細胞生長及分化,使大腦及神經組織正常發育。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意識、肌張力及原始反射等癥狀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NBNA評分高于對照組。該結果說明神經節苷脂聯合納洛酮治療HIE可改善患兒神經行為,產生良性影響,加快其臨床各癥狀的緩解。
綜上所述,神經節苷脂聯合納洛酮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效果優于單用納洛酮,可改善患兒的神經行為,促進癥狀緩解,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馮穎華,杜倩.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0):156-157.
[2] 袁水生.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早期干預及預后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31):97-98.
[3] 錢東星,鄭田華,鄭柳萍,等.神經節苷脂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患兒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5,23(5):114.
[4] 鄧素翰,何斌.神經節苷脂聯合納洛酮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4):749-750.
[5] 宋偉瓊,嚴建泉,王智堅,等.神經節苷脂與納洛酮治療對顱腦損傷的療效研究[J].浙江臨床醫學,2016,(2):244-245.
R 742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8.063
20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