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瑞華
睢縣中醫院 內四科 河南 商丘 476900)
雷貝拉唑鈉與奧美拉唑治療Hp陽性十二指腸潰瘍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較
阮瑞華
睢縣中醫院 內四科 河南 商丘 476900)
目的比較雷貝拉唑鈉與奧美拉唑治療幽門螺桿菌(Hp)陽性十二指腸潰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選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睢縣中醫院治療的80例Hp陽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患者均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對照組患者加服奧美拉唑,觀察組患者加服雷貝拉唑鈉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Hp根除率、復發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及Hp根除率低于觀察組,復發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奧美拉唑相比,雷貝拉唑鈉治療Hp陽性十二指腸潰瘍的效果顯著,Hp根除率較高,利于緩解患者病情,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雷貝拉唑鈉;奧美拉唑;幽門螺桿菌;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多認為與Hp感染、胃酸分泌過多、生活及飲食不規律等因素有關,其中Hp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的檢出率高達98%[1]。因此,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關鍵在于根除Hp,從而有效促進潰瘍的愈合[2-3]。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抗菌藥物的三聯、四聯方案治療十二指腸潰瘍,以達到根除Hp目的。本研究旨在進一步探討雷貝拉唑鈉與奧美拉唑治療Hp陽性十二指腸潰瘍的效果和安全性。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睢縣中醫院治療的80例Hp陽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本研究經過睢縣中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1~56歲,平均(39.12±8.16)歲;病程2~8 a,平均(5.36±1.52)a。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1~57歲,平均(39.34±9.08)歲;病程3~7 a,平均(5.25±1.71)a。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服用阿莫西林(四川依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153),1 000 mg/次,2次/d;克拉霉素(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469),30 mg/次,2次/d;奧美拉唑(吉林省利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406),10 mg/次,2次/d。觀察組患者服用阿莫西林,1 000 mg/次,2次/d;克拉霉素,30 mg/次,2次/d;雷貝拉唑鈉(海南中化聯合制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160),10 mg/次,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 d。
1.3評價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判定:①顯效:反酸、噯氣、惡心、腹脹等臨床癥狀消失,內窺鏡下潰瘍消失或已經形成疤痕;②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內窺鏡下潰瘍縮小50%以上;③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甚至加重[4]。比較兩組患者Hp根除以及復發情況,采用黏膜活檢病理組織學和快速尿素酶試驗進行檢查,若兩項的檢查結果均為陰性,表明Hp根除,否則為尚未根除。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含口干、便秘、頭暈以及惡心。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及Hp根除率低于觀察組,復發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不良反應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機制為患者受到Hp感染后,將分泌大量的炎癥因子,從而導致胃黏膜局部發生炎癥反應,使得胃泌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水平顯著提高,最終引發十二指腸潰瘍。以往主要以抗生素治療為主,但Hp的耐藥性不斷增強,使該治療方案根本無法徹底消除Hp,導致病情反復,復發率較高,不利于患者預后。奧美拉唑是臨床上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其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在使用過程中,患者極容易出現夜間酸反跳現象,影響治療效果。相關研究發現,雷貝拉唑鈉抑酸效果更快、作用更強,且利用率較高,為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5]。
本研究采用雷貝拉唑鈉治療Hp陽性十二指腸潰瘍結果發現,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Hp根除率升高,復發率降低,同時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輕微。分析原因在于酸性是Hp生存條件之一,雷貝拉唑鈉是一種新型的質子泵抑制劑,其對胃酸分泌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使得胃內環境偏向堿性方向,從而破壞了Hp的生存環境,在堿性環境下,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菌藥物的藥效起到明顯的增強作用,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此外,雷貝拉唑鈉解離常數高,能解離出大量的離子于患者的血漿中,可迅速抑制質子泵,并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分離ATP、K+、H+,且藥效持久,對胃酸分泌功能的恢復抑制加快,從而達到長久的抑酸作用[6]。雷貝拉唑鈉適用范圍較廣,對各種基因型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均能起到顯著的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與奧美拉唑相比,雷貝拉唑鈉治療Hp陽性十二指腸潰瘍的效果顯著,Hp根除率較高,利于緩解患者病情,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池衛明,朱燕莉,張海.埃索美拉唑三聯療法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血清TNF-α及HMGB1表達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6,19(7):886-889.
[2] 陳渭,趙善池,王平.大蒜素聯合艾普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110例[J].中國藥業,2016,25(2):114-116.
[3] 張敏.化瘀止血散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效果觀察及其對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6,23(6):713-715.
[4] 楊松濤.老年十二指腸潰瘍根除Hp治療對胃排空及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5):711-714.
[5] 陳碧茹,劉宇虎,陳桂權,等.雷貝拉唑鈉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及患者耐受性觀察[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16,44(4):43-45.
[6] 齊秀榮,趙景成,宗湘裕.雷貝拉唑鈉聯合枸櫞酸鉍鉀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綜述,2014,20(12):2294-2295.
R 573.3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8.086
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