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喜慶
唐河縣人民醫(yī)院 兒科 河南 南陽 473400)
不同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比較
肖喜慶
唐河縣人民醫(yī)院 兒科 河南 南陽 473400)
目的對比分析不同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唐河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6例小兒FD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3例。予以對照組10~15 mg/kg紅霉素口服,予以觀察組3~5 mg/kg紅霉素口服,兩組均持續(xù)治療7 d。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臨床癥狀評分(腹脹、腹痛)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臨床癥狀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FD可明顯改善其腹痛及腹脹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
紅霉素;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腹痛;腹脹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上腹不適癥狀持續(xù)發(fā)作,經檢查排除器質性消化不良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兒童為FD主要患病人群,多伴有上腹脹痛、早飽、食欲不振等不良癥狀,若長期不予治療,可導致其厭食、營養(yǎng)不良,從而延緩智力與身體發(fā)育,對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影響。以往臨床常采用多潘立酮或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腹脹、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但其治療效果不顯著,且不良反應較多[1]。本研究旨在觀察不同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FD的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唐河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6例小兒FD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兒科學》第8版消化系統疾病診斷標準[2],伴有長時間上腹痛、進食量少、食欲不振,知情同意本研究,并排除伴有器質性、代謝性疾病癥狀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3例。對照組男30例,女23例;年齡4~10歲,平均(6.70±1.71)歲;觀察組男32例,女21例;年齡5~12歲,平均(7.51±1.81)歲。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予以對照組10~15 mg/kg紅霉素(深圳萬和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170)口服,1次/d;觀察組口服3~5 mg/kg紅霉素,3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7 d。
1.3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7 d后FD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且食欲及食量恢復至正常;有效:7 d后FD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且食欲及食量趨于正常水平;無效:7 d后臨床癥狀、體征、食欲及食量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統計兩組臨床癥狀評分(腹脹、腹痛),根據癥狀嚴重程度依次為3、2、1、0分,其中3分表示癥狀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及學習;2分表示癥狀較輕,不影響正常生活及學習;1分表示偶爾出現癥狀;0分表示無癥狀。臨床癥狀評分=癥狀嚴重程度評分×發(fā)生頻次,癥狀總評分=腹脹評分+腹痛評分,其中發(fā)生頻次即7 d內出現的次數。③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臨床癥狀評分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2.3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88%(1/53),1例惡心嘔吐;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09%(8/53),包括6例惡心嘔吐,1例心率異常,1例肌顫。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0.000,P<0.05)。
小兒FD是臨床多發(fā)兒科疾病,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相關數據統計,小兒FD發(fā)病率占兒科門診8%,占兒科內科門診40%以上,其主要致病因素為飲食、環(huán)境、心理及消化道運動功能異常。相關研究表明,胃腸道功能障礙是導致小兒FD主要因素之一[3]。由于患者年齡尚小,其胃腸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加以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致使胃腸運動功能紊亂,進而引發(fā)小兒FD。
紅霉素作為大環(huán)內脂類抗生素,常用于治療革蘭陰性桿菌、螺旋體、支原體及革蘭陽性桿菌。紅霉素可有效結合胃動素受體,空腹情況下,誘導消化間期移動性運動復合波產生,促進胃十二指腸平滑肌收縮,同時增強其收縮能力,促使胃腸蠕動,同時紅霉素可增加下段食管括約肌壓力,減少胃內容物反流現象,通過抗炎及調節(jié)免疫效應,有效改善反流癥狀。紅霉素為抗菌性藥物,大劑量使用可致使腸胃功能收縮過度,進而出現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臨床癥狀總評分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FD可明顯改善其腹痛及腹脹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原因在于小劑量紅霉素可促使腸道平滑肌正常收縮,誘導移動性運動復合波出現,從而有效減少不良反應,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5]。
綜上所述,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FD可明顯改善其腹痛及腹脹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
[1] 王小仙,陳嘯洪,劉淑梅,等.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特征及治療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4):591-593.
[2] 王衛(wèi)平.兒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37-260.
[3] 張少輝,李寶靜,王志華,等.健胃消食口服液聯合多潘立酮片治療對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兒臨床癥狀及腹脹積分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7):121-123.
[4] 陳嘉慧,印根權,余嘉璐,等.紅霉素與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8):587-589.
[5] 湯明,馮玲玲,樂敬文.小劑量紅霉素與阿奇霉素治療嬰幼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研究[J].西部醫(yī)學,2014,26(5):653-655.
R 725.7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8.091
2017-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