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化工信息
據媒體報道,歐盟有條件批準了陶氏化學公司與杜邦公司之間的并購交易,前提條件是這兩家公司必須剝離一些業務以緩解歐盟對并購后導致企業產生市場壟斷擔憂。
歐盟委員會表示,這兩家公司已承諾出售旗下部分業務,包括杜邦的全球殺蟲劑業務及相關研究和開發機構,以及陶氏化學的酸共聚物和離聚物業務。歐盟方面最初擔憂上述交易降低殺蟲劑業務的市場競爭,不過二者剝離一些業務的承諾解決了這些擔憂。
杜邦和陶氏化學2015年12月11日正式宣布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將被命名為陶氏杜邦公司,雙方各持50%的股份,總市值約為1300億美元。并購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拆分為三個獨立的上市公司,分別專注于農業、材料科學和特色產品研究。
由于杜邦陶氏合并案成功后會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公司,基于反壟斷的考慮,歐盟委員會在2016年12月將意見傳遞給陶氏和杜邦兩家公司。意見主要集中在該并購會使作物保護、種子和相關的石油化工領域減少競爭,對行業產生不利的影響。
上個月,巴斯夫和斯塔爾(Stahl)簽署協議,巴斯夫的皮革化學品業務將并入斯塔爾集團。但是,該交易尚需經主管機構的批準,預計將于2017年第四季度完成。
根據協議條款,巴斯夫將獲得斯塔爾集團16%的股份。此外,根據一項中長期供應協議巴斯夫將為斯塔爾提供大量皮革化學品。本次交易包括巴斯夫全球皮革化學品業務以及位于西班牙 L’Hospitalet 的皮革化學品生產基地。
斯塔爾集團是皮革產品和功能性涂層工藝化學品領域的制造商,未來將由Wendel集團、科萊恩和巴斯夫共同持有。巴斯夫的皮革化學品業務覆蓋整個產業鏈,為皮革行業整個過程提供創新且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巴斯夫此項業務總部位于新加坡,銷售網絡、生產裝置和研發部門分布在世界各地,該業務目前是巴斯夫特性化學品業務部的一部分。
3 月 8 日,荷蘭帝斯曼集團和德國贏創工業集團聯合宣布他們將聯合投資2億美元用于建設最大生產ω-3脂肪酸(EPA和DHA)的發酵工廠。
據悉,該工廠由帝斯曼和贏創各出資 1 億美元投建,預計在 2019年完成建設投入生產,該工廠將生產超過全球 15%的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近日,美國紐約市場調查機構 TMR 公布了《全球化妝品原料市場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化妝品原料市場規模達到229.9億美元。同時,該報告還預測到2025年全球化妝品原料市場規模將擴大到338億美元,在2017-2025年期間預計年平均將增速為4.6%。報告指出,消費者對皮膚管理意識的不斷提高和抗衰老化妝品的流行是導致全球化妝品原料市場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從2016年不同地區市場份額占比來看,亞太地區占全球化妝品原料市場的份額最大。據悉,去年亞太地區化妝品原料市場占有率為32%。而主導亞太地區化妝品原料市場的國家分別是中國、日本和印度。報告分析稱,中國化妝品原料市場將持續維持高增長態勢。報告同時指出,全球化妝品原料市場份額位列第二的地區是歐洲地區,其中,法國、意大利、德國和英國貢獻較大,法國的市場占有率最高,且今后霸主地位不會改變。
市場研究機構BCC發布的最新報告,2016年天然脂肪酸市場價值約為124億美元,到2021年將增至162億美元,這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6%。天然脂肪酸衍生品市場總額從2016年的62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85億美元,年均增長6.8%。天然脂肪酸在個人護理、清潔用品、聚合、硫化市場中的應用價值從2016年的50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62億美元,年均增長4.7%。
在過去的10年中,作為油脂化學工業的重要產品之一,天然脂肪酸發展勢頭已經從歐洲和北美洲轉移到亞太地區。亞洲國家的產量一直在增長,特別是中國的產能在繼續擴大。
瑞士政府已經正式禁止銷售含有經過動物測試成分的化妝品。該禁令已于2016年3月首次發布,與歐盟化妝品法規要求保持一致。非政府組織表示,除歐盟成員國和瑞士外,印度、新西蘭、韓國等一直禁止動物試驗。而2017年1月初,荷蘭政府宣布2025年之前將逐步取消所有化學品安全的動物測試研究所。
據報道,新西蘭環境部長于2017年1月16日宣布,新西蘭政府計劃禁止生產和銷售含有塑料微珠的個人護理產品。
環境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塑料微珠無法生物降解,容易被水生生物當作食物,從而對魚類和貝殼類生物造成長期損害。個人護理產品中的塑料微珠可以用杏仁或堅果殼替代,沒必要繼續使用。目前美國、英國、加拿大、歐盟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組織都已經禁止或在逐步減少塑料微珠在個人護理產品中的使用。
ECHA就將7個化學物質列入授權清單的提案向公眾征求意見。公眾可于2017年6月2日前向ECHA就此提案提出意見。
這7個物質為:

物質 需授權的用途示例與高關注度物質相關的特性卡拉花醛及其同分異構體,還包括卡拉花醛和其同分異構體的任意組合強持久性、高生物累積性物質肥皂和清洗劑用香料N-甲基吡咯烷酮 生殖毒性 涂料,清潔劑,功能性流體的溶劑4個苯并三唑類紫外線吸收劑(UV-328, UV-327, UV-350,UV-320)持久性、生物蓄積性和毒性或/和強持久性、高生物累積性物質塑料制品,粘合劑中的紫外線吸收劑鄰苯二甲酸二(C6-C10)烷基酯;(癸基,己基,辛基)酯與1,2-鄰苯二甲酸的復合物;以上兩個物質只有在鄰苯二甲酸二己酯(E C號201-559-5)含量≥0.3%時,才被判為SVHC物質生殖毒性 PVC,粘合劑中的增塑劑
ECHA正就這些物質的優先級,用途,可能的豁免范圍,供應鏈的結構和復雜性以及列入授權清單后的過渡安排向公眾征求意見。
同時,歐盟委員會還需要有關將以上7個物質列入授權清單中可能導致的社會經濟分析結果的信息。任何有關以上7個物質可能導致的社會經濟影響的信息將會直接傳達給歐盟委員會。
若某個物質被列入了授權清單中(REACH法規附件XIV),那么這些物質只有在經過授權后才能使用/投放市場,并且只能應用于經過授權的用途。
歐盟委員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G/TBT/N/EU/456 號通報,擬新增REACH法規附件XVII限制物質,規定淋洗類化妝品中八甲基環四硅氧烷(D4)和十甲基環五硅氧烷(D5)含量不得等于或大于 0.1%。該草案擬于2017 年下半年采納。
2017年2月10日,歐盟發布了委員會條例(EU)2017/238,擬修訂化妝品法規(EU)No1223/2009附錄Ⅳ,將二苯甲酮-3在防曬化妝品中的最大使用量由10%降低到6%,本條例于歐盟官方公報發布后20天生效,并于2017年9月3日實施。
2017年2月2日,臺灣地區“衛福部”發布衛授食字第1051611056號公告,該公告主旨為預告訂定《樟黃素等17種成分為化妝品中禁止使用成分》,并自2018年1月1日起,凡含有此類成分的化妝品,禁止輸入、制造、販賣、供應或意圖販賣、供應而陳列。
被禁止使用的17種成分為:樟黃素、馬鞭草油、木香油、無花果葉萃取液、尖尾姑娑芋、蒟蒻、海芋、長春花、牛心茄子、毛茛科毛茛屬、廣防己、關木通、野百合、白薯茛、鉤吻、狼毒、打破碗花。該公告有60天的意見質詢期。
據新華社福州報道,經國務院批準,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商品經營范圍進行調整,在輕工業品類中增加玩具、眼鏡、珠寶首飾、日用化妝品、家用醫療器械等商品種類。經此次調整后,平潭6大類免稅臺灣地區原產商品具體包括糧油食品類、土產畜產類、紡織服裝類、工藝品類、輕工業品類、醫藥品類。
2014年6月,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開市,成為繼廈門大嶝島后的大陸第二個對臺小額商品免稅交易市場。根據相關政策,對進入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的人員免稅,包括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攜帶入境的臺灣原產商品總額限制為每人每日6000元人民幣。
臺灣地區“衛福部”發布衛授食字第1051611716號公告,修訂《化妝品中防腐劑成分使用及限量規定基準表》,涉及69個成分名;同日還發布衛授食字第1051611779號公告,修訂《化妝品中抗菌劑成分使用及限量規定基準表》,涉及18個成分名。2項公告均自2018年4月1日起生效。
2017年2月18日,臺灣地區“衛福部食藥署”發布FDA器字第1061600927號通知,發布有關化妝品含有機成分標示及廣告管理原則,對宣稱含有“有機成分”的化妝品要求提供有機驗證機構驗證的證明文件,未經有機驗證機構驗證的化妝品不得在標簽上宣稱含有“有機成分”。(羅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