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國民報》9月27日文章,原題:蓋洛普巴基斯坦高管表示,對中巴經濟走廊的誤解是胡言亂語周二,蓋洛普巴基斯坦(該公司并非美國蓋洛普的分支機構——編者注)主席艾賈茲·沙菲·吉拉尼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是巴奔向經濟進步和發展的長途旅行的起點,鑒于巴已成為歷經戰爭考驗的堅毅國家且該走廊完全適合應對(巴面臨的)新千年挑戰,對該項目表達出的所有擔心都沒有事實依據。”
在巴最大私立大學哈姆達德大學等機構聯合舉辦的“中巴經濟走廊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會議上,吉拉尼博士發表演講稱:“(外界)擔心像美國那樣的最富裕國家都未能解決我們的貧困問題時,像中國那樣的國家又怎么能做到這一點?”他表示,答案顯而易見,如今的中國已不再是貧窮國家。他還說道:“(另一個類似的擔心是)所謂中國工人將取代巴工人并導致后者失業。我們務必知道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其工人在他們自己的國家內擁有大量工作(機會)。”他進一步表示,“此外,中國現在更傾向于(發展高科技)重工業,如今中國正在為德國(鐵路集團)制造高速列車。”
面對有輿論擔心中國或將成為新的東印度公司(英國在歷史上進行殖民擴張的工具之一——編者注),他解釋說:“這種擔心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現在的)世界已成為一個全球村,在這個時代,任何外國都不可能成為殖民國家。而且,中國已直截了當地否認其希望成為殖民國家。”
不過,在他看來,擔心中巴經濟走廊——中國或將導致巴工業被邊緣化——并非完全杞人憂天,而巴方應關注該問題并采取某些必要措施。“現實是中國已積累巨額資本,中國政府希望向其他國家投資。中國不打算提供援助但對貿易感興趣”,他說,“中國希望提高巴基斯坦和其他投資目的地國家的購買力,因為當這些國家擁有(更強)購買力時就將有能力購買(更多)中國商品。如今巴最大貿易伙伴是中國,而以前是美國。”▲
(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