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燕

摘要:目的 就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和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以2016年4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阻肺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將這68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35例患者,對照組33例患者,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干預,護理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了2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5.70%,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10%;在對照組患者中,出現了8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4.20%,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8.80%,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阻肺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臨床護理干預能有效地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關鍵詞:慢阻肺;臨床護理;滿意度;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128-02
慢阻肺是一種氣道異常炎癥而引起的氣流受阻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胸悶、咳嗽、呼吸困難、喘息、氣短等[1]。慢阻肺病死率較高,伴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威脅到患者心臟以及其他器官。慢阻肺疾病會帶給患者巨大的折磨,在病魔的折磨下,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極大的危害[2]。因此,在慢阻肺治療過程中,必須做好相關護理工作。本文就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護理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研究對象為2016年4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阻肺患者,現將相關研究內容作如下介紹。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6年4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阻肺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 將這68例患者分成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33例)兩組。在觀察組患者中,男25例,女10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6±1.6)歲,學歷最高的為大專,學歷最低的為初中;在對照組患者中,男21例,女12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47±1.3)歲,學歷最高的為中專,學歷最低的為初中。就此次研究統計的一般資料來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學歷等方面相比,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心理護理干預 慢阻肺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喘息等,患者在經的折磨下往往會出現一些 消極的心理,如恐慌、不安、焦慮、急躁等,患者的消極心理會給臨床治療造成困擾。因此,護理人員要積極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導工作,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工作,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做患者重視的傾聽對象,急患者所急,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從而讓患者安心、放心接受治療。
1.2.2呼吸護理干預 在慢阻肺林場護理中,呼吸護理干預工作至關重要,做好患者的呼吸護理指導工作可以引導患者正常呼吸。針對那些呼吸困難的患者,要做好呼吸指導工作,必要時要給患者吸氧治療,要引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讓患者做深呼吸。同時,要幫助患者止咳排痰,患者咳嗽時可以輕拍患者背部。
1.2.3飲食護理干預 針對患者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堅持少吃多餐的原則,要叮囑患者少吃甜食,多食水果、蔬菜以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要多飲水,要避免使用過冷、過熱、生硬、產氣的食物或飲料,要忌海鮮及黏滯性食物。
1.2.4有氧運動護理干預 對于慢阻肺患者,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促進患者呼吸順暢。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引導患者做一些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要控制運動量以及運動時間,運動不宜過長,控制在5~15 min,在患者運動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全程陪同,要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一旦發生耳紅面赤等癥狀時,要讓患者立即停止運動,并作相應的處理,防止出現并發癥。
1.2.5環境護理干預 舒適、健康的環境對患者的康復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要保證病房環境干凈、整潔、舒適,要保證空氣流動,要勤換洗床單、被褥,防止壓瘡。
1.3觀察指標
以患者護理過程中并發癥以及護理滿意度為指標,護理人員記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以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為依據,實行評分制,滿分100分,≥95分為非常滿意;85~95分的為滿意;≤85分的為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與滿意之和/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統計過程中的數據已軟件SPSS17.0進行護理,數據結果用t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了2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5.70%,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10%;在對照組患者中,出現了8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4.20%,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8.80%,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慢阻肺是呼吸系統常見疾病,該病發病機制是肺和氣道對空氣或有害顆粒產生異常炎癥反應,一旦出現慢阻肺,患者呼吸就會受阻,嚴重的還會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據相關研究表明[3],在慢阻肺治療過程中,臨床護理干預對疾病治療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慢阻肺疾病臨床中以呼吸困難、咳嗽、喘息等癥狀為主,一旦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就會引起心理的恐慌,從而給疾病治療造成困難。同時,咳嗽會引起一系列的反應,咳嗽的不確定性使得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格外注重飲食[4]。在慢阻肺疾病治療過程中,如果不注重護理工作,就會引起各種并發癥[5]。因此,在慢阻肺疾病治療中,護理工作十分重要。護理作為臨床疾病治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的護理對疾病的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本院結合慢阻肺疾病的特點,為患者制定了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飲食干預、運動護理干預、環境護理干預、呼吸護理干預措施[6],有效地降低了護理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潘娜,萬靜波.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7):137,146.
[2]吳穎,劉書環.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康復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06):78-79,90.
[3]陳瑞君.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6(13):177-179.
[4]王彩瓊.臨床護理干預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4):216-217.
[5]路艷紅.護理干預對穩定期慢阻肺患者的療效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繼續醫學教育,2014(03):23,29.
[6]劉玉珍.綜合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05):305-307.
編輯/錢洪飛endprint